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学界在对大卫·休谟尤其是对亚当·斯密的政治思想研讨中,往往将视角集中于自由、权利、民主等理论范式上,不同程度上忽视了权威、义务、责任等价值理念。实际上,无论是休谟还是斯密都曾对这两组思想理念进行过整全性的思考与探究,即他们的理论充分凸显了在自由民主宪政政体制下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的重要性。他们批判了契约论者关于政治权成基于“自愿同意”、政治义务基于“承诺”的观点,将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建立在“权能原则”与“实利原则”的基础上,并在“交互义务”的前提下强调公民对公共权力的认同感、责任感与忠诚感。  相似文献   

2.
政治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解放初期建立人民自己的教育时,首先抓了政治思想工作,确立了党在学校中的领导地位,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把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传统与学校教育特点结合起来,逐步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制度,向学生进行“五爱”、“三好”教育,对旧知识分子着手进行思想改造。正象蒋南翔同志指出的那样:“文革前的政治思想工作是成功的”。我们逐步的稳妥的改造提高了教师队伍,并依靠他们培养了三百二十多万大学生,他们现在大多都是各条战线的骨干,是四化建设的主力军。但是,也犯了左的错误,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80后”、“90后”民警是公安队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生力军,承载着公安工作的明天和希望.抓好“80后”、“90后”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笔者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对这一群体的思想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就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做好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的青年教师迅速增多。因此,认真审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各高校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双肩挑”辅导员的特色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高等学校的“双肩挑”辅导员制度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成功实践。“双肩挑”辅导员制度的特色是向高学历和能力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并在工作中使用与培养人才,新形势下“双肩挑”辅导员面对激烈竞争与过大的工作压力,经验不足、能力受限和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以及职业化问题困扰。建议积极为他们做好辅导员工作创造必要的发展条件,加强对“双肩挑”辅导员的科学培养,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1948年5月,茅盾和沈从文同时写文章表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仔细阅读中,我们发现:茅盾和沈从文这种评价是他们不同的“五四”想象。茅盾侧重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和五四的政治意义,显示出“毛文体”“毛话语”对茅盾的潜在影响;沈从文侧重五四精神与文运的重建、五四学人与新北大人的思想探索,显示出作为思想者的沈从文的独特思考。两种不同的“五四”想象,导致他们的思想分野。1948年,是他们这种“五四”想象的最后展现。  相似文献   

7.
张莉  余文盛 《延边大学学报》2024,(1):92-100+144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唐甄与同时代朝鲜思想家柳馨远在政治革新思想方面有较多相似之处,这是目前所见的文献中几乎没有深入论及之处。他们虽处于不同的国度,但重塑政府组织结构却是二人政治革新的共同选择;在重塑过程中,都更加注重各个部门和机构的“实权”;为了让政府组织更高效地运行,二人都选择了“省官”这一办法;二人对于官员的选拔与任用,都把“实功”作为最核心的指标。他们之间存在着这样的相似之处与二人所处的相似的社会现实和刻在他们骨子里的儒家民本思想有关;相似的社会现实是外因,儒家民本思想是内因。对其二人的政治革新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学术界研究唐甄与柳馨远的思想提供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党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教育好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工程。”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发展,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  相似文献   

9.
葛兰西和柯尔施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通过其关于哲学的“幻想”、意识形态“常识”以及政治“实践”等范畴和思想而得以体现的。在哲学“幻想”中,他们通过对哲学以及哲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等问题的探讨,对庸俗唯物主义哲学的各种思潮和表现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即实践哲学式的理解范式;在意识形态“常识”中,他们通过对“常识”等日常心理和思维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意识形态理论探索的新维度,即文化和具体层面的意识形态问题,这也是他们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一次西方马克思主义式的阐释;在政治“实践”中,他们通过对“市民社会”、霸权、政治与意识形态(主要是上层建筑与基础)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政党和知识分子等问题的探讨,从社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他们的实践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以德治国”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德治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以德治国”为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德治国”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自19世纪开始,西方现代政治思想涌入中国,它被接受和吸纳的速度与程度等受到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向现代转型程度的制约,其中传统政治价值的现代转型又是关键中的关键。传统政治思想的现代转型,首先是传统政治价值体系的现代转型,其次是以现代政治价值体系筛选、改造、吸纳传统的政治工具理性,最后是以现代政治价值为导引,注重从整体上改造和吸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视角、方法等精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政治思想体系,只有在完成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现代转型之后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人民生活艰辛.无数仁人志士在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道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报刊在宣传政治思想上的重要性,他们因此自觉的将办报办刊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报刊宣传西方近代政治思潮,启蒙中国民众的政治思想,并寻找适合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理想"模式.在历次政治斗争中,政治家都通过报刊鼓动民众参与政治斗争,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通过报刊及时总结政治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推动中国政治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建设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理论需要建立在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学术概念之上,那么"势"就属于这样一类值得探索的概念。"势"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维中观察世界和事物的一种方式,可以弥补西方国际政治理论中着眼于权力、实力或力量等"力"(power)视角的不足。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中的"势"思想非常丰富,既包含了"力",又超越了"力"。"势"的概念不仅涉及政治、军事、哲学和历史发展规律等方面的思想,而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势"对当代许多国际政治现象的解释有"力"所不及的优越性。相对于"力","势"的模糊性和可感知性强于可测量性,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连接了科学和艺术。"势"可以发掘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一个学术概念,基础在于其解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 Walzer)是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论著等身,论题广泛,涉及清教徒革命、政治义务、正义战争、分配正义等道德与政治哲学的所有重要领域。他的思想以对西方文明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政治观念与原则的细致分析享誉国际。他采用了一种介于语境主义与普遍主义之间的方法进行论述;深刻认识到自由主义并非共同体的对立面,而是对现代社会的特定情形做出回应时构建的一种共同体观念;哲学知识的统治在本质上是反民主的;民主与真理无关。  相似文献   

15.
理性、自由、平等等西方政治概念被认为具有普世价值,但这并不构成中国政治发展必须接受它们的直接理由。因而,用可被理解的方式将它们表述出来,让中国人能够认可便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梁漱溟以文化言说政治,给出了独辟蹊径的诠释:籍佛家唯识理论辨析理智与理性;以儒家伦理思想解释平等与自由。梁氏将佛学、儒学及西学知识三者糅合在一起,构成了他解读西方政治概念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6.
大同思想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思想,大同世界更是为万千中国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同时,把它和西方的一些理论杂糅在一起,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大同思想,其中康有为和孙中山的大同思想最具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7.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启蒙大师,为解决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期的政治出路问题,康有为"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在学术上首创借用西学因素以"通古今之变"的论证模式;康有为首次提出宪法概念,从"仁"出发,进行了民本-民权-人权的阐释。康氏用西学对儒家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首创儒家宪政思想,即建构对国家权力有所制约的君主立宪制度,体现为传承、西化、实践儒学,给新儒家提供了智识资源,开启了后人建构中国独特的儒家宪政制度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16世纪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登陆后所带来的西方观念,冲击了传统思想,动摇了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基础,究其原因,它一方面来自于西方异质思想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已开始对自身传统提出质疑与反思,并且已初步具备了接纳外来思想的精神准备。外来思想的影响与对自身文化的质疑与反思的合力,使批判性成为晚明思想的主潮。  相似文献   

19.
西方审议民主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产生背景和话语表达,形成了西方民主发展的一种新的方向。它的理念、运作机制以及实践效果都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深化政治协商制度改革提供了重大的借鉴意义,在有效结合中国特色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可为我国政治民主化和科学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20.
"政治发展"这一政治学术语是20世纪5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首先提出并阐述的,其含义是政治关系和政治结构的调整与变革。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是由政治发展的目标、动力、途径和保障组成的严密科学体系,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观的集大成之作,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时代和个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