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凡世人有忧烦愁郁,少不得要有人相劝,然劝亦有术。 劝之得力,烟消云散;劝之乏术,无济于事;劝之不利,火上浇油。现归纳“劝术”十二条;  相似文献   

2.
美侨 《决策与信息》2005,(10):73-73
北齐后主高纬,幼颇善良,长好文学。即位之初,亦有料事之明。他曾作“无愁曲”,自弹瑟琶唱之,侍从和之者以百计。一时称为“无愁天子”。然而这个“无愁天子”骄傲放纵,奢侈暴虐,使得百姓愁苦,终致国灭身亡。  相似文献   

3.
民间之语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根据民间传得最多的话语,可了解2006年的一部分社会情态.比如,有女愁嫁人、有儿愁就业……成了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4.
人才使用,当用其长处。从长处看人,世无无用之才;从短处看人,人人难逃平庸。 西邻五子食五愁 在《泾野子内篇》一书中,记录着一位西邻。此人有5子,但5子“各有千秋”:长子质朴,次子聪明,  相似文献   

5.
沮授、田丰都曾是袁绍的重要谋士,都是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也都是曹操“倾心折节”的大才。官渡之战袁绍大败而沮授义不降曹,曹操不得已而杀之。当时曹操感叹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曹操对沮授评价之高,世所罕见。官渡之战前,曹操得知田丰未随军出征高兴地说”绍必败矣”。可叹的是这两位天才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6.
美丽泸州     
周丽 《决策与信息》2004,(10):41-42
美哉!泸州!凭两江舟楫之利,扼川滇黔渝要冲,从来商贾云集,历代市井繁华;古有诗人“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之美誉,近有游客“璀璨明珠熠生辉,老窖飘香誉八方”之感叹。从“春秋巴子国地、先秦古县”到如今水陆空立体交通发达的西部化工城,泸州,恰如大西南一颗璀璨的明珠!14年经久不衰的“国家卫生城市”之殊荣,铸就泸州站在更高的高度眺望大城市,正向大城市的目标昂首阔步!  相似文献   

7.
政府打瞌睡     
王跃文 《领导文萃》2005,(3):115-116
往日在政府机关公干,经常听人感叹:真不想再干了,哪怕不下海,就算给企业当当顾问也好。发此感叹者,必肩负一官半职、多少握有尺寸之权、自我感觉非常之好。我闻得此言,嘴上不便多说,心里却忍不住暗笑。这类官人,不仅假作淡泊之相,而且有些忘乎所以。他们真以为自己是神仙,只消他动动嘴皮子,稍加点化,企业就会财源滚滚。他们平日也许到企业做过所谓调查研究,或是在自己办公室里听取过企业汇报,他们煞有介事地说上几点意见,企业头头都是如沐甘霖的样子;于是,他们就飘飘然了,总以为自己的指示无比正确。其实,这不过是场面上的逢场作戏,当不得真…  相似文献   

8.
日前,一组“乘客爬窗挤车”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北京国贸附近一辆815路公交车拥挤不堪,在车门被乘客堵死的情况下,部分乘客从车窗努力攀爬入车。这组照片让很多人感叹公交拥挤之苦。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在我国民间被称为"民告官",因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在儒家的愚忠及皇权天授思想洗脑下,不管当权者还是百姓,脑海中根本无法治、人权、民主之概念。提及"民告官",百姓只能感叹"难于上青天"!  相似文献   

10.
深谋远虑     
深谋远虑这词说起来容易,真正要做到,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在一叶障目的情况下,谁还看得到泰山呀?再说,眼前有了一叶,谁又愿意再去看什么泰山呀。也就因为这个缘故,我们这里才流行诸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之类“格言”。也正因为深谋远虑不容易,所以对那些真正能深谋远虑的人和事,我们就该标而出之。商朝时,纣王开始还艰苦朴素,身上穿着打了补丁的干部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有一天,他突然要工匠用象牙给他制作筷子了。这事儿要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没什么奇怪的:纣王是国君呀,国君用象牙筷子,那不也是我们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么?…  相似文献   

11.
自从刘晓庆发出“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之感叹后,类似的感叹不绝于耳,诸如“我也想做个好干部,但谈何容易啊。”归结起来就是一个意思,做“人”难。为什么做“人”难,仔细分析,人所承担的角色太多样了。在家庭内部,体现在一个已经成家的成年男子身上的角色有:对父母而言,他是儿子;对妻子而言,他是丈夫;对孩子而言,他是父亲。在单位内部,体现在一个普通工作人员身上的角色有:对上司而言,他是下属;对同事而言,是同处于团体之中共事的人;在社会中,还有朋友的角色,等等,不胜枚举,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要求,甚至于角色之间是相互冲…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不少中学生感叹学数学没劲, 因为苦苦学来的东西到社会上却无用武之地。学生的这些感叹,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教材内容的安排不合实际,不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二是老师没讲生动。新教材已经作了很大的改动,不过,我认为,要让学生感到学数学并不枯燥,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13.
官样     
返乡探亲时,与儿时光屁股堆泥巴的好友相坐而谈,倾听他们诉说身在两亩桑田,心向小康生活而为之奋斗的苦衷:层层摊派,道道剥皮,操劳一年,仍与富字无缘。众亲友感叹;  相似文献   

14.
说价值     
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汉初大臣王陵被封安国侯,任右丞相。一日,他与左丞相陈平谈及国事,同为世事感叹。此时,正值有使节送金银玉帛数车于宫内,王陵叹曰:“倘若此人无金银玉帛,却有一番为人为民为国的正道之法,皇上和那些大臣们又会如何看待呢?”陈平意味深长地答曰:“可惜世人多有见礼(金银玉帛)之眼力,却  相似文献   

15.
正晚清位高权重的中兴名臣曾国藩,一生官运亨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功绩彪炳,世人瞩目。那么,是什么力量使曾国藩创造了让后世为之感叹的辉煌成就呢?这不仅与他志存高远、意志超群、胸怀宽广有很大的关系,还在于他非常注重自己人格的修炼,注重慎独,清清白白无所求,坦坦荡荡无所欲,踏踏实实有所为。  相似文献   

16.
目前有不少中学生感叹学数学没劲,因为苦苦学来的东西到社会上却无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7.
常听人感叹活着真累,感叹生活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遗憾和无奈,那么多企盼和无法实现的愿望.是啊,现实生活与自己的想像或者说与自己的设计总是相差甚远,于是苦恼、伤心甚至悲观、失望不时折磨着自己,生活中充满了郁闷与不快乐.  相似文献   

18.
何世岳 《领导文萃》2013,(8):105-109
庄子和惠子在濠上关于"游鱼之乐"的辩论,潜藏着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与庄惠的濠上之辩,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恐也未必。濠上之辩时,庄子看到濠下白鱼"出游从容",感叹它们一定很快乐,惠子诘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则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惠之辩,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之下,不但有暗潮涌动的“新盲流”,还涌现出富有传奇色彩的“面霸”、“考霸”,皇帝的女儿开始“愁嫁”了。  相似文献   

20.
“多好的群众啊”,这是很著名的感叹。这样的感叹,感叹着些什么呢?一个企业破产了,大家都下了岗,但是“大多数职工非常通情达理,许多一辈子为工厂作奉献的老职工尽管生活困难,却从不给工厂添乱,都是自谋生路”,领导非常赞赏地说,“多好的群众啊”。洪水来了,一些地方要泄洪受淹,一家损失至少上万元,但是“为了更多的人生命财产安全,要在这里行洪,俺没说的”,农民噙着眼泪地说,受了损失却“无一例外地支持上级决策”,大家交相噙着泪地感叹:“多好的群众啊。”“多好的群众”,大多类此。冤死不告状的,有病干重活的,无偿却奉献的,遇暴不反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