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謇有中国“早期现代化之父”之誉,涩泽荣一则有“日本近代化之父”之称。企业利润是张謇与涩泽荣一的相同追求,然而,在如何处理企业利润问题上,二人的观念大相径庭,在“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二人有着各自的观点和抉择。这种不同的思考与决策是导致二人在世时企业兴衰的重要原因,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关望 《华人时刊》2008,(2):56-57
2007年暑夏,受朋友之托前去上海参观“锦盛石业”(上海东继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说实在的.我对参观企业并无多大兴趣,因为我做过企业,退休后又做企业咨询服务,整天与企业打交道,如同吃东西,少吃多有味,多吃伤脾胃。但朋友说“锦盛石业”是从事石材业务,可既不是开采石头,也不是石头雕刻,更不是人工造石企业。朋友“卖关子”,只好客随主便。下午,“锦盛石业”陈孝锦总经理的爱人开车来接我们去公司。在车子上,陈夫人和我们聊起上海的石材市场,尤其她讲到国外开采石料的一些趣闻令人印象深刻。国外开采石料非常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和后期应用价值,在开采过的矿山上,人们看不到千疮百孔的山依开采过的矿道,大多建设为“地下景点”,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她说:“陈先生一年中约有半年多时间在国外采购石料,这次听说你要来上海特地从意大利乘飞机回来,估计晚上5点钟左右能到家”。在这中间三四个小时里,她安排我们参观企业。首先来到总公司,出于职业习惯,我在公司转了一圈。转转看看,不知不觉转了3个小时。  相似文献   

3.
日本企业文化对大连民族企业影响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及其构成要因的基础上,分析日本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成功运用的主要表现,并就终身雇佣制、“职场”文化的直接影响、正确处理不同文化的“文化冲突”等方面提出日本企业文化对大连民族企业的重要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4.
一、本义的研究企业文化,是国外于八十年代初兴起的一种理论,是一种文化和经济结合的产物。它是自古典管理学以来管理学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标志着企业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趋势。它的兴起,也是近年来西方理论界重视文化研究这一倾向在管理学领域的反映。企业文化理论,源于美国,根在日本。七十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它的产品夺走了原为美国货一统天下的大量市场,这一事实使美国人大为震惊,他们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发现,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本的企业管理方法有不少是为美国企业界所忽视的。在企业管理中,美国注重“硬”的方面,强调理性的科学管理,而日本人不但注重“硬”的方面,更注重“软”的方面。他们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为企业全体职工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日本人把这些因素称为“企业风土”,他们认为,“企业风土是在日本企业中经过长时间才产生的,是通过人们的行为举止具体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是80年代以来,源于美国,根在日本,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的新理论,是一种文化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企业经营管理长期实践和发展的产物。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总是与“人”相联系的。因此,研究企业文化,必须注重人的研究。本文试图在研究企业文化的同时,初步探讨企业文化与作为企业文化主体的“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庄子感悟到“道”的存在与威力 ,并尝试用一种独特的“技”去说明与传播“道”。企业文化之“道” ,与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如能借鉴庄子的方法 ,企业文化建设可有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一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对企业的一次大考验和大体检.广西玉柴机器集团的成功之道在于注重内部机制建设、实施差异化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企业文化软实力、培育危机意识等.  相似文献   

8.
从战后到70年代初,日本吸收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先进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建立起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成为日本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致胜之道,到80年代,一跃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美国学者、企业界面对日本经济的巨大冲击,经过在日本数年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日本企业并没有原来所想象的比美国更超前的科学管理,恰恰相反,科学和理性的管理在日本企业正逐渐地淡化,文化问题则受到空前的重视,文化乃是日本经济成功的“秘密武器”。美国人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过去所忽视的文化问题上来,结果为美国也为全世界总结出了…  相似文献   

9.
人无信不立,企业不讲诚信同样会失去精神根基,偏离前进中的正确方向,随时可能翻船。诡道常见于兵法和军事战争中,敌对各方不惜一切运用欺诈之术置对方于死地或降服对方。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场如战场。正确领会“诡道”的本质要义,在符合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可以应用奇谋妙计,灵活多变地进行商业竞争。片面强调“诚信”或胡乱使用“诡道”,都会使企业陷入困境之中。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值得企业管理者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市场竞争呼唤企业文化市场经济竞争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当代各国企业成功的“秘密武器”之一,就是企业形成了颇有时代、民族特色和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这是因为,企业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制度,甚至也不取决于企业的战略计划,生产技术,而是很大程度上信赖于企业中比“经济”因素更深层的“文化”因素,它是企业基础中的“软件”,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企业柔性管理的一个新颖域。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企业管理逐步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即注重企业人的素质与企业的活力关系;…  相似文献   

11.
《老子·第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①其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两句,历来注家纷陈,各抒己见,但不外乎将之解为:道,可以说得出来的,便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可以叫得出来的,便不是永恒不变的名。笔者认为,此解未稳。若依此解,则《老子》所谓“道,可道”且“名,可名”即当成为“道不可道”且“名不可名”,岂不令人费解!依笔者愚见,倒不如将“道,可道…  相似文献   

12.
吴东富,1944年2月11日出生於日本,祖籍福建,第二代旅日华侨,株式会社新桥亭社长、东京青年会议所(青年商会)日中友好之会顾问,管理才能非凡的知名华侨企业家,他不畏无情的商业竞争,始终冲击在日本激流涌荡的商战中。近年在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许多大、中、小型企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利润下降,裁员甚至倒闭的现象非常普遍。然而,株式会社新桥亭却能在逆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保持企业的业绩,它靠的是什麽?是精通经营管理之道的吴东富社长勇往直前的挑战心,是新桥亭一贯奉行的“天赋自然、衣食同源”思想以及“品质第一、顾客第一”的…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2008,(7):6-6
工资指导线在各地陆续出台,这个指导线历来被认为是政府对企业工资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指导企业工资适度增长的一种手段。但每年各地都会出台的工资指导线.对于个人更像是“空中楼阁”。对于利润增长乏力的中小企业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不说,对于工资涨幅远远大于平均水平的国有垄断企业,显然更没有任何约束力。  相似文献   

14.
专业知识教育与“为人之道”教育结合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融素质教育于企业管理课,注重专业知识教学与合作意识、法纪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生命意识有机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日本学者所提出的《道具论》,重新认识中国固有之“道器”论,试用中华古老之“道”,诠释与丰富日本现代之“道具论”,并强调引进“道具论”充实现代工业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三戒”之说,“屏四恶”思想,“绝四毋”之说,“尊五美”思想和“三贵之道”是儒家“德性”智慧的结晶。现代企业“形象管理”理论认为,成功的企业管理是由管理者的内在道德素质和外在礼仪形象决定的。打造企业家的“道德形象”,实施“自我管理”,应当从儒家“德性”智慧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论道家伦理的二重结构及其影响姜生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天”是最高的伦理价值象征。以老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将“天之道”与“人之道”在互相的对照中予以彰显,用两个不同境界的价值等差所形成的心灵迫力,以“反者道之动”为轴枢,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伦理理想。一、...  相似文献   

18.
“内圣外王”之道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核心观点,“内圣”就是要求“修己安人”,提升自我内在的道德品性,实现“立德成己”;“外王”就是要求“经世致用”,实现“立功成物”。领导魅力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影响力,对于企业的成功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内圣外王”之道是达成企业领导者魅力的必备法则。  相似文献   

19.
试论日本企业专利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实施专利战略最为成功的国家。“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与其在政府支持下,工业、技术、贸易、法律多方密切配合,以企业为单位,将专利作为其发展和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这一成功的专利战略具有很大关系。本文探讨了日本企业专利战略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值得借鉴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0.
资讯     
观点产品更新的速度比单纯的质量完美更重要“产品更新的速度比单纯质量上的完美更重要。”宏基董事长施振荣在分析日本企业十几年来衰落的原因时说。日本企业的优势是产品的品质,但现在是快速经济时代,技术变化太快,所以日本企业过于注重品质反而成了它的劣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