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彭逢澍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用同源词考证与现代方言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征引大量古代训释与用例,用现代湘中地区方言对理嫠、搂、娆、列等同源词进行详尽的考证,对于研究方言同源词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玉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2):110-117
本文所从事的语源学研究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系联同源词的过程中 ,首先就上古音总结出同源词之间的语音转移规则 ,确定了“大”、“小”、“乱”三个义类 (即语源义 ) ,然后就上古文献钩稽有关词汇 ,以同义词互训同训为经 ,以同源词音转可通为纬 ,归纳出“博”、“小~”、“悖”三个同源词词群。研究结果表明 ,汉语词汇并非散沙一盘 ,汉语的词汇系统就是由一个一个同源词词群组成的。本文还利用亲属语言同源词进行词汇和语音的历史比较研究 ,文中推求的语根表明 :汉语前上古音存在 smp_、 tsl_、 mp_等复辅音声母。 相似文献
3.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
西汉水在远古至现代的文献中记载颇多,西汉水流域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既有周秦文化的基因,又有中原文化、羌氐文化的影响,还有巴蜀文化的成分。这种文化积淀是其方言古词存留至今的基础。西汉水流域的方言古词的古文化意蕴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标本特质,极具研究价值。选取其中部分进行考察,可以发掘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揭示其特有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蒲向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44-47
西汉水在远古至现代的文献中记载颇多,西汉水流域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既有周秦文化的基因,又有中原文化、羌氐文化的影响,还有巴蜀文化的成分。这种文化积淀是其方言古词存留至今的基础。西汉水流域的方言古词的古文化意蕴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标本特质,极具研究价值。选取其中部分进行考察,可以发掘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揭示其特有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24-125
研究同源词可以加深对同源词问题的认识,有助于丰富已有的语言学理论,所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通过分析同源词进而探索词义,是重要的训诂方法。同源词研究也可以说是训诂学的尖端,古籍中许多遗留的训诂问题有一大部分要依靠这方面的研究才能得已解决;同时研究同源词有助于鉴别古代典籍中注解之得失以及科学地整理汉字:一是减少汉字的字数,二是减轻写字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李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研究同源词可以加深对同源词问题的认识,有助于丰富已有的语言学理论,所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通过分析同源词进而探索词义,是重要的训诂方法。同源词研究也可以说是训诂学的尖端,古籍中许多遗留的训诂问题有一大部分要依靠这方面的研究才能得已解决;同时研究同源词有助于鉴别古代典籍中注解之得失以及科学地整理汉字:一是减少汉字的字数,二是减轻写字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王娟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55-58
甲骨文语言研究有了很显著的成就,但是对甲骨文同源词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我们根据商周的传承关系,由周秦音系推测出商代音系,在一定范围内从字形入手,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记载,从字形、语音、词义三个方面分析甲骨文几组同源词,说明商代同源词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娟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2,1(4):55-58
甲骨文语言研究有了很显著的成就,但是对甲骨文同源词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我们根据商周的传承关系,由周秦音系推测出商代音系,在一定范围内从字形入手,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记载,从字形、语音、词义三个方面分析甲骨文几组同源词,说明商代同源词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百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本文考证关中方言词语28条,除“罨、眼罨、眼”一条外,其余27条都出自唐宋以前的文献中。通过古今联系,可以使读者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古汉语的词义,同时也可以纠正对某些词的误释或补辞书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杜永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69-72
在汉语研究领域,“同源字”与“同源词”两个概念确切的内含和外延,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人们为同源词或同源字所下的定义,往往字、词不分,把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本文认为,讨论同源词。应该从词的音与义出发,而讨论同源字,则必须从汉字的本体——字形出发;同源字与同源词尽管有时候在字形上具有重合关系,但是,却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不应该混而不别。本文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从汉字的构意性质、汉字的孳乳过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汉语同源字与同源词之间的本质上的区别,从而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分析了同源字与同源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王雷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2):118-120
本着据义定字,据音定词的原则,可以考释出能够代表陕北方言语词的若干本字。由于时、地的不同,这些本字的读音与陕北方言语词的实际读音并不都是完全一致。只要语义一致,语音符合音变规律的,即可定为本字。 相似文献
13.
14.
李长仁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0,(1)
从刘熙《释名》的声训到王圣美的“右文说”。为汉语同源词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 ,清代学者对“右文说”合理成分的发掘 ,又把同源词的研究向理论方面推进一步。然而 ,这都是在缺乏语言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论情况下所进行的探索。直到王力先生《同源字典》问世 ,汉语同源词的研究才步入科学的轨道 ,而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同源词研究还有待承学之士的进一步努力 ,这对汉语史的建立以及汉语词汇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袁健惠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5):11-16
传统上的同源词研究大多是立足于音近义通,笔者以《同源字典》为研究对象,就其所收录的同源词在形体上的不同表现逐类作了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同源词在形体上有一定的关系,研究同源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借助字形。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事实两方面阐述了字形视角可作为同源词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石勇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1):99-104
汉语同源词研究产生于先秦,但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直至近代才提出同源词的定义。早期的同源词定义注重从外在词汇意义及语音来下定义,不能揭示同源词的本质特点。科学的定义应包括一组词在意义上具有“同一语根”的本质特点及“音近义通”这一主要特征。同一语根即具有共同的词源意义,这对判定同源词具有决定性作用,是理论上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7.
宋金兰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词族比较法是研究汉藏语同源词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有利于区分同源词和借词;可以提高同源词的识别率,拓宽同源词比较的范围;也有助于理出同源词的系统。 相似文献
18.
袁健惠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141-143
借鉴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原型范畴理论 ,重新对同源词作了界定。并由此得出结论 :解释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上只注重对同源词进行描写的方法的不足 ,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 ,可以把汉语同源词的研究带入一个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9.
20.
陕北方言中的合音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刚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4):103-104
陕北方言中有为数不少的合音词,这成为它词汇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据调查,陕北方言中可录出十四个合音词,按合成情况分为四类。这些合音词在声、韵、调的组合等方面有共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