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是当前公司治理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利用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对大股东侵害的根源进行分析发现,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没有对其监督服务提供必要的补偿。因而,完善大股东侵害治理的措施主要有:转变对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传统观念;我国司法部门加大证券市场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执行力度;降低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增加公司价值;中小股东加强维权意识;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严格执法,在市场监管中加大对大股东侵害的处罚力度等。  相似文献   

2.
赵岚音 《理论界》2012,(6):54-56
债转股使公司的债权人通过协议转变成公司的股东,债转股形成的股东往往处于非控制股东的地位,但其相对于普通的非控制股东有诸多的特殊性,常常比普通的非控制股东更容易受到控制股东的侵害,故应在非控制股东利益保护的基础上出台特殊政策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3.
控股股东滥用权利,实施侵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行为,导致中小股东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今后公司立法和司法实践应进一步完善保护中小股东诉权的法律机制,制衡控股股东滥用权利的行为,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公司治理研究逻辑起点的改变 ,小股东和控制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代理问题。本文综述了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害程度的传统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尽管中小股东保护制度框架研究逐渐兴起,但对控股股东的治理研究却没有足够深入.控制权收益是指控股股东应该得到的,它是对投资风险的补偿与激励,控制权额外收益是指控股股东应该得到之外的额外收益,它不是对投资风险的补偿,应该受到约束.控股股东侵害(如有的甚至利用停牌退市接管来操纵,有的金融机构通过精巧财务处理实施)限制了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必要的监督则是捍卫公司治理制度所不可缺少的一种机制和手段.文章对控制权收益和控制权额外收益,包括中小股东保护和控股股东激励、约束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达到强化公司治理来保护中小股东.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为弥补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保护公司及中小股东合法权益而设置的。我国《公司法》对此虽有原则性规定,但因没有相应的诉讼程序加以配套而形同虚设,公司控股股东以及董事、经理等高管人员损害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我国亟待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本文从分析我国的立法现状着手,针对公司实践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借鉴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一些成功的立法经验,来探讨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构架。  相似文献   

7.
论完善表决机制与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普遍实行的多数表决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使上市公司大股东压制、侵害中小股东的现象合法化 ,如何建立一个公平的表决机制 ,使上市公司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保持一种均衡的态势 ,既不伤害大股东的投资利益 ,又不损害中小股东的投资利益 ,这是各国在对有限责任公司立法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公司法表决机制立法单一 ,使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从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出发 ,建议我国公司法引入累计投票制、代理表决制及明确表决权排除制度 ,以真正有效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关于股东救济权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扬 《学术界》2004,(5):75-85
股东救济权是股东权利的重要内容 ,该权利使股东在自己的利益直接受到损害或者公司的利益受到侵害时 ,有权自力或者通过法律来进行补救。就体系考察 ,救济权大体包括利润分派的补偿保障权、股份收入请求权、危害行为停止请求权、质疑股东大会决议效力之权、质疑公司存续之权、股东派生诉权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高新 《理论界》2008,(4):55-56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上市公司的收购成为我国公司重组的主要方式。上市公司的收购必然会给目标公司的股东权益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目标公司的中小股东,他们的利益处于极不稳定的高危状态,需要在相关的法律中完善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股份回购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股份回购是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但在我国还仅仅属于一种金融创新行为。股份回购对调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保护少数异议股东和推动上市公司实质重组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在股份回购时,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最易受到侵害。因此,在进行股份回购立法中,应坚持股东实质平等和保护债权人利益两项原则。此外,在如何完善股份回购制度方面,提出了放宽回购事由、限制回购数量、限制回购财源等六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公司法作为调整公司组织和行为的规范,在追求效益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的保护。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作为一项保护异议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基本法律制度,现已被多数国家所采用。我国在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中也引入了该制度,但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显得并不成熟,仍存在诸多问题。对该制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深刻分析,并从比较法的视角对我国《公司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规模较小、股东人数较少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只设一名执行董事。但由于执行董事的职权相对较大,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旦股东之间发生冲突,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完善自然人公司执行董事制度之有效途径是赋予股东对执行董事的诉讼权利,确立公司解散诉讼制。  相似文献   

13.
叶林  林一 《河北学刊》2007,27(6):181-185
公司信息是公司的最重要财产。公司信息报告与保密制度是弥合信息保密与公开关系、维持公司健康发展的公司法基础制度。在实证层面上,公司信息传递呈现了从经理—董事—股东—债权人的结构,应当按照有限公开、平等公开、分类公开原则,构造完善的公司信息报告制度,以全面保护公司股东、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公司信息报告,既是约束公司管理行为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勤勉义务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创始股东失去公司控制权的事件频发,在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2016年"宝万之争"引起了人们对公司治理中创始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的思考。文章的创新之处是将研究样本分为成长组公司与初创组公司两大类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了公司治理中创始股东权益保护的路径,即提高法律文化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制定内涵丰富的公司章程;完善我国《公司法》的风险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5.
何晨夫  龚建平 《河北学刊》2012,32(3):256-258
股东大会罢免董事制度业已成为股东大会与董事会间相互制约的核心。在董事罢免的立法上,英、美、日、韩等国呈现一致性,都强调在立法上为股东大会行使这一权力提供更宽松的条件与更充分的保障。这对于未来中国股东大会罢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公司监督机制失衡症" 和独立董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普遍存在监督机制失衡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东大会的运作程序和监事会的监督权限及督促监事会履行职责的制约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在现行<公司法>框架下实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消除<公司法>的上述缺陷.而在实践中独立董事实际上又难以保持其独立性,尤其难以独立于公司的大股东和董事会,同时,独立董事既缺乏勤勉履行其职责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手段.因此,独立董事难以承担起监督制约公司董事会和经理的任务,独立董事制度并非医治"公司监督机制失衡症"的良方.要根治这一顽症,必须从消除、弥补我国<公司法>的缺陷入手,修改、完善<公司法>有关股东大会和监事会的规定,强化股东大会和监事会的法律地位,充分发挥其监督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股份回购请求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宇 《北方论丛》2007,(2):152-156
在股东会通过的决议将导致公司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特定情况下,允许对该决议持反对意见的股东以公平合理的价格退出公司,不仅有利于保护少数股股东的利益,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多数股股东和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但当公司回购异议股东的股份时,实质上等于返还股东的出资,这必然导致公司资产的减少,从而削弱对公司债权人的偿还能力,因此有必要对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行使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股东的一项法定权利,是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一项请求权。《公司法》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规定具有局限性,表现在对公司是否有权购买股东的股份、公司章程对股东优先购买权规则作出规定的效力如何以及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如何确定等未做出规定,因此应当从立法完善上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规定,同时司法调节适度介入公司自治。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产权理论中的监督成本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很多情况下,高层管理者直接来自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在现金股利分配上存在的分歧。由于目前我国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的法律不健全以及中小股东对公司决策上自我权利保护的缺失,导致了中小股东对高层管理者(尤其是具有控股权和公司管理权的股东)在股利分配政策决策方面的监督成本十分高昂。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而且中小股东自己也要提高在公司中参与决策和积极性和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我国公司治理问题的实质主要是大股东与少数股东的利益冲突,而且由于政府常常身兼大股东的角色,所以这后一种冲突还表现为政府多重职能引发的冲突。把握这一点对于理解政府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及作为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一部分的国有股减持的途径和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