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精心刻画了林黛玉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本文从林黛玉的外貌刻画、诗人气息、清高个性和性格成因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使读者能更为深入地了解了曹雪芹对人物的表现手法,同时还揭示了林黛玉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内容上看,对于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来讲,贾母更喜欢林黛玉,并且在宝黛钗的婚恋态度上,贾母对宝黛的婚恋是支持和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林黛玉身上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一直以来她都是红学研究的核心人物。作为小说《红楼梦》的女主人公,许多读者和学者们在她身上找到了许多独特的特征,包括她的非凡的外貌,她诗歌的天赋,她身体的虚弱以及她的善感和爱哭的特性等。因此,基于以上背景,该论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林黛玉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从她的诗歌天赋,她的独特外貌以及她的善感和爱哭,以便读者们对林黛玉和小说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葬花吟》《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三首诗,是林黛玉不同生活阶段感伤身世的最具代表性的诗作,也是修辞运用最为丰富的诗作。主要运用了反问、拟人、顶真、夸张、双关等几种修辞格,曹雪芹极富魅力的修辞语言成功塑造了深入人心的林黛玉形象。  相似文献   

5.
正春天不停咳嗽,常年手脚冰凉,一点小伤口总是反复发炎……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被调侃为"林黛玉",看起来总是病恹恹的。为什么有的人总爱生病,而且一点小毛病还老是好不了?在医生和营养学家看来,这些人身上有一些共同点。"林黛玉"体质有4个特征有人整天感觉困顿乏力,总以为是睡眠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痴心是一种病》是美国人写的一本书。这书名就令我一见钟情。在深感美国人的豁达和实际之后,我开始反省我国民俗对痴心的过分推崇。历来民风,包括戏剧、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物,都推崇爱得专注,爱得死去活来形象,如杜十娘、梁山伯、林黛玉。当然,作者的主题思想是个性解放,但这些人物实际上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大凡人们说林黛玉  相似文献   

7.
《现代妇女》2009,(5):51-51
说明: 横行: 1、电影《赤壁》中诸葛亮的扮演者。 2、《红楼梦》中意指林黛玉的一句诗。 3、钱钟书的著名小说。 4、成龙的妻子。  相似文献   

8.
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是《红楼梦》全书的主要的三位核心人物,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围绕着他们三人之间的爱情婚姻关系所展开的。本文对红楼梦中三位主要人物的性格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的内容大多是围绕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三个人物而展开的。薛宝钗既是这部作品中美貌与智慧的化身,又是一个只看眼前的现实主义者,因此导致人们对她嫁入贾家的目的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0.
非常画画     
11月24日,重庆,西南大学30名美女参加山寨版林黛玉的评选,活动发起者想借此呼吁人们能将一些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古典美保留并传承下去11月24日,奥巴马正式提名经济团队成员。从奥巴马对新政府经济团队成员的选择,尤其是提名一直处于应对金融危机第一线的盖特纳出任财长的决定来看,  相似文献   

11.
巴山 《女性天地》2007,(8):8-10
瓜子脸,小巧的嘴,一双如梦似幻的眼睛,还有一头缎子般光滑的头发,妩媚而不失清秀,一颦一笑问,尽显江南女儿的灵气……她就是现代版“林黛玉”李旭丹。在2007年的红楼选秀中,她就像观众心目中一个美丽的梦……  相似文献   

12.
健康的女人十之八九的男人在林黛玉、薛宝钗之间,都会果断选择后者,精品女人必须身心健康、容光焕发,那种捂胸口皱眉心的病美人已经被时代所淘汰了。健康的女子在街头走过,宛如一株株清新怡人的白玉兰,自自然然的活力美感带给人一种很舒心很惬意的感觉,值得久久地回味……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女孩,当兵的女孩,虽然身在科尔沁草原,虽然环境艰苦荒凉,但却充满朝气与情趣。陈军:这个女人不寻常还没见着陈军这个人,仅听见她的声音,白萌便明白为什么认识她的人都当过一回刁德一。白萌感觉自己此时就是刁德一,在默唱"这个女人不寻常"。"听说新来的是个林黛玉,让我瞧瞧。"白萌正要开门,门已大开,她感觉是一辆坦克开进来,雄纠纠的,身后跟着一辆小坦克,气昂昂的。"真的是个林黛玉,我还以为臭小子们瞎泡。太弱,得锻炼。"陈军是1969年当的兵,父亲是位空军战斗英雄。陈军13岁入伍,17岁提干,在科尔沁草原一干19年。论…  相似文献   

14.
《伴侣(A版)》2013,(3):22-23
正现实生活中,不少感情里受伤、不能自拔、被男人耍来耍去的女人,都是林黛玉式的姐妹,搞得自己悲伤无比,好像对男人付出了太多太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要么男人不爱她,要么甩她,要么对她不冷不热。我想说,姐妹们,如果你用一颗男人的心来对待这个男人,那你才有主导权。  相似文献   

15.
元喜 《当代老年》2007,(6):54-54
闲时我爱随意种花莳草,求养性。我也时常留意花草韵事,为增知。对草木之类,我一直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武则天妒烧牡丹,林黛玉痴睛葬花,恐怕她们也是这么想的吧?韩昌黎的依赖——“花木红紫尽知春”,苏东坡的痴心——“只恐夜深花睡去”想来也有对花儿的一番深情。  相似文献   

16.
林黛玉之死,历来为人所争议。据高鹗所续通行本,王熙凤巧施“掉包计”,与贾母、王夫人一道将二玉拆散。贾母亦成了封建旧家长的代表,饱受世人诟病。然而这是严重扭曲曹雪芹原意的。本文旨在从贾母对二玉相恋的态度,以及对黛玉,薛宝钗态度三方面,打破贾母弃黛择钗的传统说法。  相似文献   

17.
看过《红楼梦》的读者都记得,林黛玉刚进贾府时,大家都来看望,其中一个最有特点的人就是王熙凤,她还没进屋呢,声音就已经传进来了,大家都知道“凤辣子”来了。这就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的这个声势造得好!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如果有实力的企业也能这样为自己造造声势,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深入公众心里,并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命运多舛,性格鲜明的悲剧性人物形象。而林黛玉是作者着墨最多,最具艺术性的典型形象之一。本文主要从黛玉的外貌、才华及性格来论述黛玉的美丽、聪明及纯真。从她的身世及爱情来展现黛玉的孤苦、无奈及悲剧命运。透过黛玉,我们看到了美、青春、生命被毁灭的悲剧,同时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切都给了他2006年的春天总有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李梅就在那时带着雨季特有的黯然与阴郁来找我。“我觉得寂寞,无处不在的寂寞,有时看着这雨,看着树叶落下来,我总有一种流泪的冲动,这样子真不好,林黛玉似的。我不知道还能否活下去,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好了。”看着她暗淡的眼神,没有一丝的神采,像是在回忆久远的往事,恍如隔世。  相似文献   

20.
孙雁  高云良 《职业》2008,(3Z):4-6
她曾经是一个体弱多病的"林黛玉",却通过自己的摸索找到了通往健康的快乐之路;她当了23年的小护士,却被许多人奉为掌握生命规律的"健康教母":她说99%的病都可以通过正确的食疗、保暖祛寒湿及疏通经络后治好,她的治病理念是:只调阴阳平衡,平衡释放潜能,潜能自愈疾病;她自信找到了开启人体健康之门的金钥匙,并毫无保留地要把它交给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