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体制改革和城乡壁垒的松动,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走出乡村进入城市,并以“农民工”的形式呈现出来。由于制度变迁和结构调整,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和生活遭遇到一系列的歧视与排斥,最突出的就是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几乎把他们排除在外。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对成都、重庆367名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两市农民工的工作应激和工作倦怠均比较严重;工作应激与工作倦怠关系密切,工作与非工作冲突、工作质量和工作负荷可以显著预测工作倦怠总分和耗竭维度,工作质量可以显著预测人格解体,角色冲突和工作负荷可以显著预测成就感降低。用人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乃至全社会,需要降低农民工的工作压力,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待遇,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3年贵州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本文对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从事行业与外出务工从业行业存在较高的关联度;就业信息来源与人际信任仍以"强关系型"社会资本为主;就近就业收入比外出务工收入有所减少,就近非农就业收入比就近就业收入略高;就近非农就业的整体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就近就业质量较差。出于稳定就近就业的考虑,本文从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强关系型"社会资本作用、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湖南省1 305名农民工的调查,按照返乡农民工是否进行创业和决定创业后的资金投入的强度分两阶段运用线性回归-线性概率模型,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务工前培训、就业行业的同一性对返乡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民工务工前非农培训和长期坚持在同一行业工作这两项因素,提升了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了农民工对某一行业的了解与把握,极大地激发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热情,促使农民工能够将尽可能多的资金投入到创业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5.
城镇稳定居留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为揭示新生代农民工城镇稳定居留和返乡就业趋势,采用全国1023份问卷调查数据,建立二元和多重定类Logistic模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居留稳定性影响因素、未来流动意向和返乡创业意愿。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打工目的是收入挣得而不是居留城镇和市民化;人力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居留稳定性影响具有两面性;农村产业不具有就业吸引力,大城市难以立足倒逼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归田;打工中见识和自省提高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研究提出协同推进农业转型和农村新型工业化,成立乡村学院培养紧缺人才,整合各类扶持资金支持发展规模化特色产业,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支持市民下乡和能人返乡创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基层组织机构及管理者、组织能够维护工人利益等方面的信任度较低.相对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对高层组织机构及管理者、组织能够维护自身发展能力和工友利益等方面则信任度较高.个体状况与生活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信任状况有较大影响.企业可以从加强农民工组织参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组织互动机制、加强企业信任文化建设、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等方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信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423名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问卷调查,描述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社会保障的非制度化到制度化的整体情况,并从推进农民工城市化的角度提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制度化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创业的意识、能力、政策和质量四个方面提出了研究假设,运用问卷调查法为主的资料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果,那就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水平较低,经济方面是就业困难,收入水平较低,住房条件差,购房可能性小;社会方面是生活方式差别大,社交范围窄;心理方面是难以形成对城市的心理归属感.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1012位城乡迁移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女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只有男农民工的60.19%;她们遭遇劳动不安全比例比男农民工稍低;女农民工未签订任何形式劳动合同的比倒要比男农民工高8.13%;男女农民工“体质不如从前”、“遇到失业”的比例虽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女农民工中,这两方面的比例却高达30%、60%;她们遭遇财产不安全的百分比部分与男农民工有差异;她们享受福利的比例较低,大部分福利的享受比例不存在性别差异。为控制女农民工过高的城乡迁移个人风险成本,应将城乡迁移的女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全社会要树立契约意识与强化职业伦理,城市要建立为城乡迁移的女农民工服务的工作体系,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在城市内的生活质量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何去何从。本文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就业质量、社会保险质量、住房质量、社会关系质量、心理认同5个维度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整体不高、就业满意度也较低,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低,整体住房满意度达不到期望,在本地社会关系网较弱,对城市的归属感不够强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应该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将城中村管理划入城市建设中,应该继续提高社会保障福利待遇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的实施,为海南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际旅游岛建设不仅需要物质环境的改善,更需要精神文化的提升,需要人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海南公民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提升海南公民道德素质,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阶层的特征与社会地位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农民工从其社会属性看已经成为一个阶层,具有阶层流动性强、职业低质性、让会网络复制性、生活方式疏隔化等阶层特性。其社会地位总体上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是城市社会中的“佣人”阶层、“沉默”阶层、“无根”阶层和“边缘”阶层。阻碍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与发展的主要问题源于社会制度与社会政策的障碍,因此,制度的改革、创新便成为新的问题提了出来,而市场与政府是冲击这种陈旧制度与政策的两股最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第一场所。作为特殊弱势群体的农民工随迁未成年子女,他们受到的家庭德育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也将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建设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采用抽样调查、实地访谈、文献参考等方法,对晋江500名农民工随迁未成年子女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业是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集中的领域,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他们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建筑职工同等的待遇,在劳动保护方面还十分欠缺。本文分析建筑领域农民工劳动保护现状,探讨劳动保护不足的原因,提出完善农民工劳动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问题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一方面,农民工为城市做出了许多贡献,城市越来越离不开他们的存在;另一方面,农民工却没有享受到与贡献对等的权利,任何时候都被冠以“农民工”的称呼,他们处于城市社会的下层地位,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文章首先考察了农民工弱势地位的多方面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的诸多因素,最后提出了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大一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问卷调查,分别从政治态度、思想状况、道德表现与认知、学习态度与就业愿望等方面分析了大学新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学校德育具有新的内涵,以培养造就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并根据时代特色,及时调整、充实研究生德育工作内容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中央着眼于"三农"问题解决以及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做出的战略决策.通过对调查研究的统计分析,基本掌握了目前重庆市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项工作,推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有效实施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闲暇生活是涉及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会结构转型、影响城市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工"城乡边缘人"的社会角色定位使其闲暇生活特征表现出与农民和市民不一样的特殊性,而农民工闲暇生活的匮乏或畸形已成为影响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不和谐音符。以湖南省长沙市农民工闲暇生活的调查为切入点,可分析得出农民工闲暇生活"问题化"的成因,而城市社区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农民工劳动权益纠纷不断,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劳动权益包含劳动权、报酬权、职业安全保护权、社会保障权、休息权等基本权利,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有农民工缺乏法律常识和维权意识等自身的原因,也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用人单位不守法、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等社会原因。提出完善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加大法律法规的执法及监察力度,深化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等途径,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