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一届人大第五次全体会议上通过大部制改革方案,正式启动新一轮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图运用制度分析方法从纵向政府间层级关系、横向政府职能配置、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分离等方面对大部制改革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进行了剖析,以期能够对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效率的提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政策执行难本质上是中央与地方间政策关系不相协调的表现和结果。政治集权与行政分权体制的内在矛盾增加了中央与地方间政策协调的难度,引发了政策执行难的问题。消除政策执行难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统筹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合理进行集权与分权。当前,应建构有效的协调机制,克服制约中央与地方间政策协调的障碍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入手的“放管服”改革,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政府管理创新的“先手棋”和“重头戏”。当前地方政府的改革在“放”的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但却面临着如何在“放”的基础上做好“管服”的挑战。导致挑战的原因在于政策执行环境存在制约因素,行政权力结构调整滞后,政策执行信息传递效率不高,执行人员的素质能力、激励方式和执行资源有待完善。必须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出发,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理念和要求进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低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政策执行偏差。基于黔西南M县Y乡的调查发现,基层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通过政策吸纳,使得农村低保政策变成政策配角或政策便车,从基层政府的角度解释政策吸纳的发生。一方面科层体系内部的行政压力构成基层政府整合政策的推力,另一方面农村低保政策自身特性所产生的政策异化收益形成基层政府整合政策的拉力,双重力量共同促使农村低保政策的执行出现偏差。具体而言,政策吸纳导致政策对象评选标准泛化、政策资源严重稀释、政策目标彻底异化,使得低保政策的底层实践与中央层面的政策意图彻底分裂。要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基层政府转换政策执行思路,在执行政策时平衡中央政策目标与地方发展目标,明确国家政策的原则与底线,从而维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公正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5.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必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这就要求县级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必须体现“诚实守信”、“以民为本”、“公平正义”、“德法共治”和“清正廉明”的伦理观。文章分析了影响县级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县级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对策建议:建设良好的县级政府执行力文化,培养良好的县域领导科学与艺术;加强伦理教育,优化社会环境;完善对公务员伦理品格及执行绩效的考核监控和监督;加强行政道德制度化建设,构建制度伦理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行“大部制”改革,进一步理清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使政府改革有了新的契机。然而我国“大部制”改革也面临重重困难和部门利益集团的阻挠,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冲破部门利益阻挠,妥善协调部门利益在组建适应新的国内外形势的高效率的“大部制”机构的同时,健全法制,强化依法行政的理念,健全政府权力监督机制,建立责任政府、有限政府,以实现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区域环境政策执行对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基于府际关系视角,通过构建三个博弈模型,对区域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府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区域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从横向府际关系来看,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共谋行为",负面的"共谋行为"会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从纵向府际关系来看,行政发包制的政策执行机制,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政治锦标赛背景下,会造成政策执行的"囚徒困境";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央政府的监管举措是约束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必要条件。为此,地方政府间应增强互信与信息共享,中央政府必须创新政策执行机制、政绩考核机制、激励机制、问责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社会监督体系,推进区域环境治理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行政区行政”管理模式导致环境政策执行不力,陷入执行困境。寻求有效的治理途径以提升环境政策执行力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力武器。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模式,跨域治理对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力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不力主要表现为执行主体身陷冲突难自拔、跨界环境问题难治理、区域联动机制难理顺以及跨域事务难协作四个方面的困境。因此,应通过鼓励多方参与、完善执行机制、健全合作机制、培育行政文化等,提升环境政策的执行力,走出环境政策执行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福安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的评估体制,即是在发挥行政内部评估模式作用的基础上,引入顾客导向评估模式和职业化评估模式,以更有效、真实地评估关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执行状况,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
行政沟通与协调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贯穿于政策执行过程的始终。本文首先论述了行政沟通与协调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作用;其次描述了现阶段政策执行主体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着重阐述了完善政策执行主体内部沟通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改善政策执行的效果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我国政府执行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执行力是政府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和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提升政府执行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政府竞争力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然而当前我国政府执行力不足,主要表现为政府执政人员执行意识淡薄、政策执行制度不健全和执行组织结构不合理。因此需要优化政府执行机制,发展行政文化,提高公务员素质,并完善政策执行的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2.
博弈已经成为煤矿安全政策有效执行的"瓶颈"之一。利益主体博弈主要由利益差别、利益分配不均衡、特殊利益和高得益额等四个方面导致的。利益主体的博弈最终导致煤矿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煤矿政策执行成本增加、政府利用公共权力进行"权力寻租"和削弱煤矿政策的有效效力等四个消极后果,损害了煤矿政策的权威性与有效性。为此,中央政府以后应当从加强利益整合和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削弱地方政府间博弈,加强政府间合作效应,完善行政问责,优化政策执行主体,建立健全煤矿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建设,促进煤矿政策良好执行。  相似文献   

13.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目前,精准扶贫政策在实践中形成了分级落实的制度安排,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基层政府和村民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各自遵循着不同的行动逻辑,使政治机制、行政机制和治理机制共存于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行政机制意味着地方政府只会遵循官僚制的惯性逻辑,将精准扶贫从一个宏观政治层面上的战略问题转换成为一个官僚体制内部行政层面的政策执行问题,按照事本主义的原则落实政策;治理机制反映出村庄场域中不同利益参与主体在贫困户指标的分配中遵循着乡村逻辑,影响了扶贫政策的落地;行政机制与治理机制间的内在紧张关系,造成形式主义在基层行政中的泛滥,使政策呈现出“悬浮”状态。这促使中央政府启用政治机制,发起运动型治理,将“行政问题再政治化”以克服官僚体制的内在弊病,推进政策落实。受此影响,省级政府只得调整、修订政策,而政策的变动又加重了地方政府执行政策以及进行贫困治理的难度,这构成精准扶贫政策陷入基层实践困境的内在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14.
大部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其改革目标包括三个层次,即初级目标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机统一,中级目标是建立法治政府,根本目标是服务型政府的形成。通过目标定位,明确大部制改革的方向,引导我国大部制改革健康有序地进行,从而为实现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我国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成本困境,有利于我们寻求合理的控制执行成本的途径。我国政策体制的不健全,是引起政策制定系统与执行系统、政策执行系统之间以及政策主体与客体相互脱节,进而导致执行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降低政策执行成本的路径主要在于健全政策体制,加强政策系统之间的协调,实现政策资源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政策执行模式经历自上而上模式和自下而上模式后,正向一种双向互动的公共对话式模式发展。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模式是一种基于公民权、政府的公共性和服务本质、宪政民主价值等理念,并且强调平等、共识、辩论、尊重公民权、行政人员的自主性和个人责任、官民双向互动的新型公共政策执行模式,这一模式对于促进有效的政策执行进而实现公共政策的最终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但公共对话本身蕴藏的无限潜力使得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不是不可攻破的,很多矛盾与悖论可以向着有利于政策执行的方面转化,其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位推动作为当前基层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执行特点。已有研究者发现高位推动会导致形式主义、象征性执行、"政策空传"、碎片化和治理能力不足、难以实现部门联动等问题。但政策执行过程中高位推动以何种方式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其运行机制是怎样的?以C城中村综合整治中的网格化管理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位推动下政策执行的启动、责任划分、运行机制、监督考核机制,还原高位推动下社区管理改革的全过程,并探索如何规避实践中的负面效果,发挥高位推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政策执行模式经历自上而上模式和自下而上模式后,正向一种双向互动的公共对话式模式发展。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模式是一种基于公民权、政府的公共性和服务本质、宪政民主价值等理念,并且强调平等、共识、辩论、尊重公民权、行政人员的自主性和个人责任、官民双向互动的新型公共政策执行模式,这一模式对于促进有效的政策执行进而实现公共政策的最终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但公共对话本身蕴藏的无限潜力使得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不是不可攻破的,很多矛盾与悖论可以向着有利于政策执行的方面转化,其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大部制改革切中时弊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民政府区长丁林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同时,也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而改革的总体目标则是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一个包括廉租房政策、经济适用房政策、限价房政策、公共租赁房政策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之后的安置房政策等的政策体系,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是地方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厘清利益关系、开拓多元的政策执行主体,拓展融资渠道、丰富政策执行资源,适时调整政策、创新政策执行方式,科学合理规划、提高政策执行质量,健全监控机制、强化政策执行监控,是促进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