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广大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分析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寻求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发展由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社会心理素质三个维度体系构成.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还不能达到满足教师专业标准要求的程度,甚至有一部分受过高校系统教育的教师,都还没有达到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因此,这需要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养成和提高,但依靠“教师培训”显然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文化引领来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依靠内生动力来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职前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教师专业发展所包含的教师专业情意、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以及身心素质四个核心要素着眼,对某部属师范大学794名免费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促进当前免费师范生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优化免费师范生教育课程结构;完善免费师范生实践课程体系;创新免费师范生职业能力训练机制;明确免费师范生专业发展方向;建立免费师范生专业发展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4.
学校管理制度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从三个方面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实现行政权力与专业权力的协调;变革管理方式,由单一权威式向民主参与式转变;重构教师评价制度,由奖惩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目前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才动机、学习能力、教师评价体系、社会对学校的期望等,为改变这种现状应强调学校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由于影响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因素很复杂,本文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流动理论,从社会制度、教育政策、社会改革、社会价值观、教师个人因素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多维度、多方面综合解决教师流动问题,以引导、鼓励教师到农村、偏远地区任教,以解决城乡、地区学校教师资源不均衡发展问题,从而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课业负担一直是多方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商丘市部分农村中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中学生课业负担现状不容乐观,这是由学校内外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合理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帮助家长转变观念等途径来缓解现状。  相似文献   

8.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是我国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追求的主要目标,是衡量我国教育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杆,是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所在。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在于城乡分别拥有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人力资源的不均衡。因此,要以包容性增长为核心理念,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为主要途径,加强农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消除农村教师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不断消除农村教师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提升农村教师素质,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9.
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两种不同方式.前者重在教育的外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后者重在教育的内力,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随着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的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入了质量提升的优质均衡阶段.内涵发展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必然选择.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就是要通过学校教育教学的变革性实践,推动学校整体的转型升级,建设现代优质学校.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思想观念变革是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前提和根基,与教师核心能力体系建构共同引领、促进着教师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外在的国际时代背景、国内教育顶层设计、内在的教育立场都督促教师必须变革教育思想观念,建构以反思能力、批判能力、实践能力、信息能力为主的教师核心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重庆市涪陵、武隆、黔江三区县12所农村中小学和2所城镇学校为样本,问卷调查了农村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后专业培训方面的情况。调查显示,重庆市多数农村教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具有较高敬业精神,但缺乏职业规划。农村教师知识的发展与城市教师的差距较大;教师知识进入退缩阶段过早;知识结构不完善,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较差,实践性知识水平较低。因此,有必要通过统筹城乡教育等途径,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内涵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人文素质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必须确立它在大学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文章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普遍现实,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了多层面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一是通过建立实施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将其纳入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之中;二是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树立发展性评价理念 改进高校教师考评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是评定与促进教师工作业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评已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现行的评价制度是一种奖惩性评价而非发展性评价。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必需坚持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并把着眼点放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上,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施纪华 《阴山学刊》2010,23(1):108-111
由美国教师教育改革兴起的专业发展学校,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为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改善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可行的途径。在专业发展学校的创建和发展中,中小学和大学合作的核心理念,极大地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依据。本文从个人主体性和环境条件性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和探讨了影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面对“互联网+”的时代,广大中小学教师要迅速实现信息化专业成长,从容驾驭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时代所需要的有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从了解世界及地区的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形势与趋势出发,明确信息化素养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实现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策略与途径主要依靠学习、研究、实践等手段.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创新素质的考核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素质是学校教育范畴评价学生是否得到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对高校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行考核评价将有利于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教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但是目前高校还没有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此我们从正确理解创新素质的内涵出发,在考察目前高校对学生创新素质的考核评价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全面考核评价学生创新素质的简单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校课堂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任务,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导向作用的教学评价却在指导思想和内容方式方面与这一任务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的因素,高校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动态发展、积极强化、协同合作、综合均衡、选择性、多元化的评价原则,运用多样化、个性化的评价方法,促进教师改革教学方式,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厘清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内涵,明确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内容要素,是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对该问题的认识与反思,对个人、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都有积极的引导与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课题.其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已超越学校教育而居首位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包括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大学教师行为和大学生群体在内的学校教育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对这些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弄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机制和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