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论东北根据地建立的策略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根据地 ,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起来的 ,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觉领导的重要的根据地之一。 194 5年 8月 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 ,我党为了全面夺取最后的胜利 ,为了实现解放东北的战略任务 ,9月 19日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向北发展 ,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从而完成了党在战略上的伟大转变。 194 5年 12月 2 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遵照党中央指示 ,领导广大军民艰苦奋战 ,经过土地改革、剿匪斗争、军事斗争 ,建立民主政权 ,取得了胜利。东北根据地的建立 ,大大地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他以毕生的精力和杰出的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近出版的《刘少奇选集》(以下简称《选集》)上卷选编的刘少奇同志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以及职工运动、白区工作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等各方面的重要著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他以毕生的精力和杰出的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近出版的《刘少奇选集》(以下简称《选集》)上卷选编的刘少奇同志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以及职工运动、白区工作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等各方面的重要著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宝贵文献,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江淮日报》是抗战时期华中局的机关报,它是在刘少奇、陈毅同志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创办的。《江淮日报》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激励广大军民的抗日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创办使苏北根据地出现了“江淮时代”,促进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盐阜地区新的文化高潮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与盐阜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工作徐兰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于1940年10月底到1942年春一年多时间内,在苏北盐阜区领导了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开展了大量的群众工作,在盐阜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盐阜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在抗日相持阶段的19...  相似文献   

6.
1938年刘少奇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此后,在开创华中新局面的过程中,刘少奇通过巩固皖东根据地,推动八路军南下和江南新四军北上,在黄桥沉重打击了韩德勤顽固派势力,最终开辟了苏北根据地,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巩固了苏北根据地。在苏北根据地的开创和发展巩固过程中,刘少奇表现了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1939年底──1940年10月 ,刘少奇在皖东主持中原局党政军领导工作。刘少奇为创建皖东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坚决地贯彻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正确路线 ,把中共中央的正确路线与皖东的抗日实际相结合 ,直接领导了皖东军民进行反“扫荡”反“磨擦”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过程中 ,刘少奇在根据地建设、群众工作、政权建设、发展根据地经济、特别是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并付之实践 ,使皖东根据地成为华中敌后抗日斗争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8.
在三年之久的东北解放战争中,陈云作为我党我军在东北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曾历任许多重要职务,在政治、军事、财政经济、职工运动工作等方面功勋卓著,为赢得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一、贯彻执行党中央对东北的战略方针,领导开辟北满根据地抗日战争结束后,远在大后方的蒋介石国民党集团谋图抢占东北,企图利用一九四五年八月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取得接收东北的合法地位。在美国的军事援助下,频舞调遣军队到东北,升始了以争夺东北为中心的“篡夺抗战胜利果实和  相似文献   

9.
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刘少奇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派,先后深入华北、华中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民主政权。在这期间,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总结敌后政权工作的实践经验,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著作。收入《刘少奇选集》上卷中的《建立我党领导下的抗日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重温刘少奇领导新四军开创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全面分析了他的“家”(亦即根据地)思想,即:为什么要建立“家”,怎样建立“家”以及如何管理“家”。在刘少奇的领导下,华中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初期,刘少奇同志来到华中,他把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的革命路线贯彻到新四军部队和长江南北的广大敌后地区,使我党在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得以创立、发展和巩固。这不仅对夺取抗日战争,而且对夺取全国胜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是刘少奇同志对我党的卓越贡献,也充分显示了他领导新四军迅速发展、壮大的杰出才能。  相似文献   

12.
抗战胜利后,刘少奇为我党争取东北的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把抗战后期我党所制定的“向南发展”方针及时改变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把拒阻蒋军进入、我全力独占整个东北的方针及时改变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方针。这“两个改变”及其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奠定了国共双方大决战中我党取得辉煌胜利的坚实基础,充分表现出刘少奇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华中地区的武装斗争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少奇在华中时期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切实推进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展华中”战略的实现,通过电报往来与毛泽东在政策上进行了频繁的互动,确定了以苏北为突击方向的战略方针,并着力部署华中、华北和江南三方力量合力开辟苏北的战略规划。毛刘二人的决策互动对苏北根据地的开辟和中共在华中地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不仅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坚强堡垒,也是在文化战线上开展对敌斗争的钢铁基地。八年来,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叶剑英、邓小平、彭德怀、陈云、聂荣臻、贺龙、陈毅、关向应、林伯渠、罗荣桓、徐特立等同志,不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艺运动的方向、政策作了一系列的指  相似文献   

15.
在延安时期,我们党的许多杰出的领袖人物,都以他们的伟大实践,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刘少奇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从一九三五年到一九四八年,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刘少奇同志不畏艰险,不辞辛劳,多次在返于延安和白区或根据地之间,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日本侵略者、国民党顽圈派和党内的  相似文献   

16.
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由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湘鄂西地区广大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来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全国几块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当时的湘鄂西中央分局、省政府、各县红色政权,都相继创办出版了自己的报刊。湘鄂西中央分局办有机关报《红旗日报》和《布尔什维克周刊》;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办有机关报《工农日报》;湘鄂西省委宣传部办有《洪湖日报》;湘鄂西红军政治部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发展华中”和“巩固华中”的方针。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刘少奇同志深入华中敌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治委员等职,为实现发展和巩固华中的战略任务,为在华中广阔地区创建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开创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盐阜区是苏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区曾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及三师师部所在地,是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同志工作过的地方。盐阜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就是在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开拓与发展起来的。他们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盐阜区的特点,依靠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_的力量,建立起一套新的教育和教学制度,创造出很多新的经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史上,井岗山有革命摇篮之称,延安有革命圣地之誉。延安和陕北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灯塔和总后方。刘志丹和谢子长同志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指示,领导创建了陕北红军、陕甘宁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并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一九三五年十月,党中央、毛主席率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从这时起直到一九四八年,延安成为党中央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和居住的  相似文献   

20.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严重。中国共产党为了开辟华中敌后根据地,于1940年10月由黄克诚同志率领八路军五纵队南下苏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並与陈毅、粟裕同志率领北渡东进的新四军会师,以完成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党中央任命陈毅同志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同志为政委,在苏北盐阜地区成立新四军军部,继续进行华中的抗日战争。苏北盐阜地区有盐城、阜宁、阜东、淮安、淮阴、建阳、射阳、涟水和滨海九个县。日伪除盘踞几个县城外,广大农村全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