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钟文典 《社区》2010,(20):16-17
在俞大缜家喝咖啡 我在北大上的第一课是外语课,老师是个老太太,俞大缜,国民党那个俞大维的妹妹,曾国藩的外曾孙女。老太太很认真,也很严格,一看有个新同学来,就叫我起来念。我第一天报到,第二天就上课,当时还没有书,就拿了边上同学的书。念完了,老太太没叫我坐。说:“怎么开学一个月了,你连课本也没有?”我是刚从南方去,普通话也说不好,又不好解释,就在那里听她批评。  相似文献   

2.
刘晓祯  赵晨滨 《社区》2009,(30):55-56
案例:王老太太今年70多岁,因为患骨癌截了肢,瘫痪在床已经10年,一直依靠儿子儿媳照顾生活起居,对此王老太太很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儿子的累赘。最近王老太的儿媳和儿子因为照顾老人闹了些矛盾,老人知道后就更内疚了。这些日子,家人发现老人吃药时,把药拿在手里,边吃边说:“不想再给你们添麻烦了,不如我赶紧死了呢!”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3.
孙欣 《社区》2010,(24):63-63
这是一位台湾作家讲过的一个小故事: 一个卖水果的摊主遇到了一位难缠的老太太,“这么难看的苹果也要卖5元1斤吗?”老太太拿着一个苹果左看右看。摊主很耐心地解释:“其实我这苹果还是很不错的,你可以去别家比较比较。”老太太说:“4元1斤,不然我不买!”  相似文献   

4.
晨练是交友的好场合,经常在一起晨练的老头子、老太婆慢慢就熟悉了,从打招呼到开始互相问好,到开始攀谈,直到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友。我见到一位老头儿,人总是乐呵呵的,见什么人都能聊上几句。就是一群老太太聚在一堆儿,他也能插进去,说两句笑话。我去晨练就顾自己练,很少与人打招呼。虽然每日见面,互相都认得,但没想到要相识和交谈。当然,人家跟我打招呼,还是要礼貌地回敬几句。前面说的老头儿和我聊上了,知道了他的一些情况。老人曾在一兵工厂当司机,  相似文献   

5.
阿登 《可乐》2010,(8):15-15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印刷机的机台上。机长五十多岁,是个一脸严肃的老头儿。 机长把我交给师兄,让我学习垛纸、看机器。师兄教了我几回,见我笨得可以,就很不高兴地到机器后面找机长。我想,完了,我还在实习期,如果他们不要我,那就麻烦了。  相似文献   

6.
探望     
伊尹 《社区》2014,(35):22-22
这是我的一位护士朋友在她博客里所写的一篇日记。这天她上白班。下午,23号病房来了一位探视者,一位80多岁的老头,摇着轮椅来探望2床76岁的老太太。老太太是前天送来急救的,心脏病,昨天刚出ICU,此时正沉沉地睡着。一连两天在病床前照料的子女们,一个回单位续假,一个去医院食堂吃午饭了。老头来到病床前,看看沉睡的老太太,替老太太掖了掖被子,又安静地在床前坐了一会儿,见老太太呼吸均匀,脸色已转红润,这才微微一笑,转身放心地离开。  相似文献   

7.
正嘉庆年间,陕西韩城乡下有个80岁的老头儿想做家教。老头儿很严厉,他以前曾经教过一个孩子,对那个孩子罚跪,孩子的父亲很不高兴。本地没人敢请他,他只好换个名字跑到邻县,在一个乡绅家坐馆。老头儿挺勤恳,数月之间,宾主相得。当地知县下乡,这名乡绅在家宴请父母官,请老头儿作陪。老规矩,席前让来让去,"先生请","老父台请"。大概是老头儿年龄大了吧,一不小心,屁股就落在了上席  相似文献   

8.
丁老师:您好!最近我心情极坏,经常失眠、头疼,这样下去非得病不可,很痛苦,希望您能帮忙排解一下。我今年已经73岁了,老头儿也已80多岁了,我们是再婚,我46岁嫁给他,已经一起过了小半辈子,他怎么能说不理我就不理我了呢?我上一次的婚姻十分短暂,能再次走进婚姻,我十分珍惜,不想轻意破坏。我在意现在的老伴。他是离体干部,一个有文化的人,可他在我们  相似文献   

9.
孙乔  陈翔 《百姓生活》2014,(3):25-25
法院做出判决后。9个子女仍置若罔闻宁波江北区的王老太今年90多岁了,育有5儿5女,儿女中年龄大的70多岁,年龄小的也50岁了。如今,她的大曾孙都结婚了,算起来,即将五世同堂。不过,王老太却很寂寞,因为10个孩子里,有9个多年来对她不闻不问,也不肯支付赡养费。这让老太太气坏了:“我不识字,老伴去得又早,我辛辛苦苦把他们10个养大,好几个孙子也是我养的,现在要他们来养我,难道不应该吗?”  相似文献   

10.
探望     
伊尹 《今日南国》2014,(12):33-33
下午,23号病房来了一位探视者,一位80多岁的老头,摇着轮椅来探望2床76岁的老太太。老太太是前天送来急救的,心脏病,昨天刚出ICU,此时正沉沉地睡着。一连两天在病床前照料的子女们,一个回单位续假,一个去医院食堂吃午饭了。老头来到病床前,看看沉睡的老太太,替老太太掖了掖被子,又安静地在床前坐了一会儿,见老太太呼吸均匀,脸色已转红润,这才微微一笑,转身放心地离开。  相似文献   

11.
父母总爱在亲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面前提起我,在他们心里,上了名牌大学,有一份稳定工作的我是他们一生最大的骄傲。与此相反的是,我却很少在同事们面前说到他们。在这个流行"拼爹"的时代,他们那么平凡,甚至只是这个繁华都市里最卑微的底层劳动者,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甚至免不了会在心底暗暗埋怨他们。直到有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位新同事。他频频说起自己的母亲,言语之间充满了骄傲。他说母亲很漂亮,母亲很能干。我们都知道他来自农村,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对老太太的印象渐渐变了,幻化着老太太成为李双双似的美丽妇女。有一天,同事请我们去他家吃饭,因为他的母亲来了。等见到他母亲,我不禁在心里笑骂,这小子,真会吹牛。他的母亲,是一个又黑又瘦的老太太,像一粒风干了的枣子。见我们去了,老太太讷讷地连招呼也不打就往厨房里躲。同事把母亲拉出来,挨个儿给她介绍,这是小李,这是王姐。他的母亲很局促地笑着,同事却一直亲热地搂着她,亲切地叫着妈,并且问我们:“我妈是不是很漂亮?”“我妈炒的菜是不是很好吃?”我们味同嚼蜡,嗯嗯地应着。同事看出了我们的不以为然,在母亲洗碗的时候,他告诉我们,他母亲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农村的日子对一个单身女人来说有多苦呀,可她不靠别人施舍,硬是凭着自己的一双手供他念完了大学。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13,(30):4-4
在贵州省贵阳市,有一位名叫谭小珍的老太太,今年已经101岁高龄,但她每天却只能靠拾荒勉强维持生计。老太太说:“我来贵州五十几年了,没有户口、没有收入。因为年迈找不到活路,又因为是四川来贵州的,领不到低保,只能到处捡拾泡沫(包装材料)卖钱。”  相似文献   

13.
孙欣 《百姓生活》2010,(9):22-22
这是一位台湾作家讲过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卖水果的摊主遇到了一位难缠的老太太,"这么难看的苹果也要卖5元1斤吗?"老太太拿着一个苹果左看右看。摊主很耐心地解释:"其实我这苹果还是很不错的,你可以去别家比较比较。"老太太说:"4元1斤,不然我不买!"摊主笑着说:"我卖的都是5元1斤,没有二价……"  相似文献   

14.
文刀 《华人时刊》2009,(4):84-85
刚到加拿大多伦多不久,通过中介公司我很快租到了一间单身公寓。房间不大,但很干净,与另外一套小公寓紧挨在一起。房东是位60多岁的老太太,她告诉我,之前这间公寓也住过几位留学生,给他的印象都很好,于是主动为我抹去了房租的零头。临走时,她一再嘱咐:有事尽管找社区服务站。  相似文献   

15.
社科文荟     
不久前,一位朋友生病住院。我去探望她,我去时她的病房里刚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大太,照顾老太太的是比她还大几岁的老伴,我不明白她身旁为何没有儿女,老太太说儿女不会照顾人,不如老伴知冷  相似文献   

16.
《新天地》2007,(10)
听天津武清区民政局的朋友介绍,在石各庄镇定子务村,有一位硬硬朗朗的"铁老太太"。百岁老人我见了不少,铁老太太能"铁"到什么程度?于是,我拜访了102岁的王智敏。没想到,一位102岁的老人,竟如顽童一般活泼,喜笑颜开,幽默风趣,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17.
“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我雇个好活,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儿唠嗑。”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和宋丹丹演绎的经典小品《钟点工》轰动一时。而在南京,现年67岁的退休老太太黄新兰,就为我们演绎了现实版的《钟点工》。她瞅准了现在都市中有许多“空巢”老人,就专门针对这些孤单老头老太做起“陪聊”生意,有时还附带陪玩和陪逛街,竟然很成功。  相似文献   

18.
我的导师叶教授是个很有意思的老太太。 她原来是下乡知青,当恢复高考的时候,她已经30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当时她在一家街道工厂里上班,听说她要去考大学,很多工友都笑了,觉得她那么大年龄了,去考什么大学,真是异想天开。  相似文献   

19.
哑父     
辽宁北部有一个城市叫铁岭,在铁岭工人街街头,几乎每天清晨或傍晚,你都可以看到一个老头儿推着豆腐车慢慢走着,车上的蓄电池喇叭发出清脆的女声:“卖豆腐,正宗的卤水豆腐!豆腐咧……”那声音是我的.那个老头儿,是我的爸爸.爸爸是个哑巴.直到长到二十几岁的今天,我才有勇气把自己的声音放在爸爸的豆腐车上,替换下他手里摇了几十年的铜铃铛.  相似文献   

20.
甘正平 《老友》2012,(4):24-24
在鹰潭市月湖区沙塘石社区,人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在追打着一个40多岁跛脚的中年人。中年人有意放慢脚步,老太太追上了,就对他拳打脚踢,中年人用双手抱着头,任她踢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