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汉语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综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 ,是对比语言学家普遍认同的特征。本文从语言类型学、哲学美学传统、形合意合相对性等方面综合论述了这一特征的产生根源及理论与实践价值。对这一课题进行全面深入探讨 ,将有助于发现汉语言的异质性特征 ,并对英语教学和双语转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形合意合是英汉语句式上的最大差异,注重"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和注重"物我两分"的西方哲学是产生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孙子兵法》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认为实现形合的主要手段包括:1.增加连接词使隐形连贯变为显性衔接,2.确定重心,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句子结构,3.避免重复。深刻理解这一语言差异并遵循其规律对于产生忠实,自然,可接受的译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旅行,是文本从主方文化去往作为他者的客方文化的跨语际旅行.以旅行理论为参照,以进入历史的方式面对翻译这一文本旅行的过程,对美国历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两次《史记》英译过程展开基于历史语境的个案对比分析,有助于在历史状态中认识差异性,获得对翻译与文化语境之互动关系的更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4.
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是英语和汉语篇章组织的常用手段,我们说英语是形合语言主要是因为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要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而汉语则是以神统形,词语与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含义的分句表达.本文主要结合古文<兰亭集序>的英译文来阐述英语的"重形合"与汉语的"重意合"这一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5.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表明,英语写作呈"形合"状态,结构固定、周密而严谨,力求言能尽意,关系外露,表述精确,呈现出程式化、形式化的特征;相比之下,汉语写作表现为"意合"状态,结构属语内相连,内外融通,结构富有弹性,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主要依赖于"意会"。英汉语的形合与意合主要体现在词语构成、句子成分、句子连接手段的层面上。对英汉语形合与意合的研究,有助于对英汉语写作差异进行有效的解码。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是意合语言,翻译过程中需对译文中的衔接关系作适当的调整。但是,文献中对形合、意合的概念界定不严,对如何调整衔接关系的认识更加模糊。鉴此,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梳理了基本概念与论断,并进一步提出若干问题引发学术界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7.
英汉对比作为核心理论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英汉对比学是一个内涵很广的概念,英语与汉语的结合必然会使语言与语境,语域,文化习俗等多个因素相关联,而翻译又是对语言的研究,所以英汉对比学对翻译的指导作用深远而强大。张培基散文中《父亲》一文的英语译本很好地体现了英汉对比学对翻译的指导作用。从英汉对比角度出发,以《父亲》英译本为例分析其翻译方法和策略,总结文学作品汉英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8.
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怎样选择适当的词语 作句子的主语往往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文章试图通过英汉语言对比,用实例说明选择英译文 主语的一些方式。这些方式包括“选取无生物主语”、“补加主语”等。文章注重于实例的 分析以及实际运用这些方式所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诗是具备意美、音美、形美的"绝妙好词".翻译诗歌也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三美.文章根据这个译诗原则对唐诗《行宫》的七种英译进行对比评述.  相似文献   

10.
从《茶经》章节的翻译谈典籍英译中的意形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意”、“形”具佳的中国茶文化典籍的代表作。《茶经》目录的章节标题言简意赅地挑明了《茶经》各章节的主题内容,成为展现原文形式美与信息丰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在译文读者面前的首项表面效度。本文尝试从《茶经》章节标题的翻译着手,探讨如何在译文中整合《茶经》原文本的形与意,在传达原文本的指称意义的同时全方位传达原文本的言内和语用的意义,以达到“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将《茶经》这本负载着丰饶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介绍给全世界。  相似文献   

11.
成语具有简洁、流畅、生动形象的特点,从翻译的角度看,要把具有这些特点的成语在译文里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是很不容易的。由于民族文化、历史背景和比喻上的差异,很多汉英成语的意义差异较大,如果只注意对汉英成语字面的理解,而忽略其文化内涵,就容易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因此,在汉英成语互译时应对比其文化和内涵,考虑直译、意译、套译和混合译等多种译法。  相似文献   

12.
汉语的拈连和英语的zeugma在形式上是极为相似的一对修辞格 ,但在结构上却各有特点。在翻译中既要注意形式上的对等也要注意语义和修辞上的对等 ,力求在汉英互译时译出原文的活泼、简练、生动和幽默  相似文献   

13.
文化障碍是限制可译性的最常见也是最忌简单处理的因素。在语际转换中,文化信息符号的换码是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文化信息符号包括民族意识化符号、民族声像化符号、民族社会化符号、民族地域化符号和民族物质化符号。翻译中解决文化障碍的方法主要有分切法、转换法、替代法、阐释和注释法及还原法。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序在句子中不仅起着语法作用,而且还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在同一概念的若干句子中语序不同会产生一定的语义差异。文章就英汉语序作些简单的比较及翻译,归纳出英汉语序的异同以及在句子中的常序和殊序,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英汉不同语序句子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5.
英汉翻译过程中 ,对比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的特点及相关词汇用法 ,采用词汇类型对比 ,词义的选择 ,词类的转译等不同的翻译手法。本文重点分析了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类 ,以及根据汉语言的习惯 ,翻译时适当给以增词和减词。  相似文献   

16.
把字句像一个由动词支配的介词短语,且此动词位于把字句之后。这种句子结构是一个介词短语而非动词短语。在构建语法、明确阐述把字句结构的时候,应强调把字句显现出来的句法和语义。基于动词类型和动词后面的介词语义,可以确定两种把字句类型。可以通过限制把字句正式句型的变化形式来构建一个更好的机器翻译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7.
英汉辞格的对比与翻译在英汉辞格研究中非常重要。通过比较知道 ,汉语辞格反映和英语辞格Oxy moron在构成方式、修辞作用以及本质上都有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它们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也有诸多重合的地方。这为探讨它们的互译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般说来在翻译英语Oxymoron和汉语反映时可以采用移植法、拆译法、融贯法、引申法、加词法或改词法 ,然而这些方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 ,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成语是一种结构固定凝练、具有强烈修辞效果、内涵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英汉两种语言有关成语的定义,无论是在其短语的外表形式,还是在其简洁精辟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内含等方面,都具有一些相似性或共性.然而其结构、寓意和用法又因具体文化环境的制约而不同.本文试从英汉成语修辞比较入手,探寻成语翻译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以中国古典诗词中大量存在的“比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比喻”的模糊性及其如何体现诗歌的模糊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比喻这种具有模糊性的修辞手段,使其更好地再现原作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不仅是把一种文字用另一种文字表达出来,而且还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的融合。因此在英译汉时务必要注意一些翻译技巧,来使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交融,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词类的转译;本文通过大量的例句说明了在英译汉时词类的转译法的一些技巧运用,特别是不同词类转译成动词的用法,强调了词类的转译法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