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却想飞得更高!"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像第一代农民工把"进城挣票子、回村盖房子娶娘子"作为进城打工的最终目标,学本事、长见识、改变人生命运、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社会地位,开始成为他们中很多人的新观念、新追求。他们来到城市打工,不仅谋饭碗谋生存,而且谋事业谋发展;他们不仅被用人单位选择,也主动自我选择;他们不仅艳羡城市物质生活的富足,也渴望知识文化世界的丰富;他们不安于现状和命运安排,而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打通社会阶层流动上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城市农民工是指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企业务工,但户籍仍在农村的一个社会群体,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进城“打工农民”。他们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仍被认定为农民,但他们已从农民中分离,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城市农民工正在向工人阶级转化,已具备工人阶级的一般特征,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农民进城“打工”是冲破体制约束和习惯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农民工调查:论知识是大学生,讲身份是农民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群体:他们出身农村、考上大学、进入城市,毕业后与进城打工的父兄汇流,重新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他们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混同,工资相差无几,生活境遇同样是在城乡之间漂浮。对这样一个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年轻人群体,我们称之为大学生农民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居住和上学问题,对现有的义务教育的供给提出了挑战。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而且也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本文运用公共经济学的理论,立足维护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权力,建立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寻求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把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女性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从她们的进城原因、进城职业选择的方向来逐步了解她们在城市的生活现状。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很重要的一点是强调“人的城市化”。人的城市化,总体来讲,就是不能只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土地的城市化,而是要进一步将农民化进城市。关于“人的城市化”,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特别关注城郊农村的城市化,认为应当开放小产权房,从而让城郊农民“自主城市化”;第二种观点尤其关注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的重点就是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可以在城市住得下来的房子。笔者主张一种“可逆的城市化”,或者说是主张一种可以让农民既自由进城,进城失败后还可以自由返乡的城市化。这种主张认为,在当前中国人均GDP只有欧美日1/7的国情下,中国不可能为所有进城农民工提供他们在城市安居的收入和就业条件。中国农民工进城往往表现为年轻时进城务工经商,年龄大了仍然要返回农村。正是当前“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劳动力再生产模式,使农民家庭可以有比较高的收入和比较少的支出。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可以为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工提供在城市体面安居的就业与收入机会,但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城市却不可能为大多数(更不可能是全部)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体面完成劳动力再生产提供条件。农民工进城失败后可以返乡,对于农民工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保障,是他们的基本人权,是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底线。让进城失败的农民回得去农村,是这种“人的城市化”主张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季栋梁 《决策》2013,(4):95
《蝴蝶效应》是我正在写作的系列小说中的一篇。这个系列我先后写了《例假案例》《钢轨》《白衣苍狗》《对一场雪的寄托》等几个中篇,发表后反响不错。事实上,这部小说最初的构思是想写一部反映农村孩子随打工父母进城读书的艰辛历程。这些年随着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农村孩子的读书出现了大问题。一部分孩子留守乡村,依旧在日渐衰败的乡村小学读书。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农民工问题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80后”、“90后”的第二代农民工,他们一般离开学校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取得城市居民的国民待遇,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排斥。新生代农民工不仅缺乏对城市社会的话语权,而且也没有掌握对自己利益相关的社会事务的发言权,没有合法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我国的管理体制是属地管理,居民只有在个人与户籍相吻合时才会拥有各种合法的权利,他们在城市中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政治和社会权利无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民工人数将近2亿,并且除了一部分亦工亦农的季节工外,绝大多数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与土地之间已没有劳动和收入上的关系。他们长期在城市就业,取得工资收入,广泛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欠薪难讨存在制度症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农民工总数在1.5亿人以上,80%的农村家庭有人在外打工,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然而,大量农民工却得不到自己应得的薪酬。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以致掀起一场场“清欠风暴”。然而,清欠未有穷期。一些地方和部门拖欠农民工工资,仍是农民工心中最大的痛点。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日前完成的一项进城务工青年维权成本调查,为我们了解农民工维权为何步履维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崔占峰 《管理世界》2013,(10):176-177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仅造就了大批离土进城的农民工,也形成了数量可观的进城流动商贩。商贩与城管的博弈日益采取社会冲突的表达方式,在于城市管理滞后于社会关系的快速变化,无法为冲突的解决提供释放机制。本文深入分析进城流动商贩问题的根源与本质,是破解流动商贩治理命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科学咨询》2005,(13):43
我国现阶段农民工总数在1.5亿人以上,80%的农村家庭有人在外打工,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然而,大量农民工却得不到自己应得的薪酬.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以致掀起一场场"清欠风暴".然而,清欠未有穷期.一些地方和部门拖欠农民工工资,仍是农民工心中最大的痛点.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日前完成的一项进城务工青年维权成本调查,为我们了解农民工维权为何步履维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后,农民工也加快了转变的步伐。他们是在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向城市迈进的一个特别的群体。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城市社会的变迁。农民工不再是一个大家看起来没有个人特质的大众群体,他们实现了不同时代下的农民工的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开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作为社会生产的中流砥柱。与传统的父辈农民工相比,知识水平高、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仅仅只是赚钱。但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劳动权益受损的问题。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劳动权益受损的表现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社会工作义不容辞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工问题急需社会工作的介入 面对农民工大量进城和农民工独特的社会身份类别的现实,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一时难以理清问题的症结。加上学术界长期以来囿于农民工进城的利弊得失之争,更加模糊甚至误导了农民工问题的实质所在。由此诱发的问题是:城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上的滞后现象。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在农民工这一新生的社会群体在城市结构中基本定型并形成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但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工进城后却无法享受到和城里人相同的待遇,很多农民工无力解决孩子进城要面对的许多现实问题,如:住房、学费、交通等等。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托人照看,于是农村便出现了大量缺乏父爱、母爱的未成年人,称之为“留守儿童”。在抽样调查的外出打工家庭子女中,有46%的学习成绩较差,42%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习成绩优秀。在素质、品质教育和个性培养方面,留守儿童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有些孩子变得任性、自私或性格孤僻;由于监护人的过分溺爱、娇惯和放任,部分孩子变得难以管教,有的经常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有的喜欢打架、抽烟喝酒,有的甚至小偷小摸。  相似文献   

17.
戴恩樑 《决策探索》2008,(20):80-80
目前我国农民工人数将近2亿,并且除了一部分亦工亦农的季节工外,绝大多数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与土地之间已没有劳动和收入上的关系.他们长期在城市就业,取得工资收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并在很多行业已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消费结构虽然受农村传统思想的影响,但随着进城务工增多,他们经过城市现代文明的洗礼,消费结构悄然地出现了一些变化。双重影响下使得他们不伦不类,消费结构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本文主要从农民工的消费结构方面着手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工食品支出、子女教育和储蓄占得比重很大,而自身的培训教育、医疗支出几乎不存在等问题,并从社会现实、农民工自身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查找原因,提出了一些优化农民工消费结构的建议,以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必然的。本文想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进城的背景调查,分析他们进入城市后面临着较大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吴玲 《科学咨询》2009,(4):15-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打工,形成了巨大的"民工潮",他们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此产生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目前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