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笃正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这位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气象学家,认为读武侠与他的工作“有关系”。他曾经对采访他的央视记者说:“我特别特别欣赏武侠小说里头有一个,你看见这个人,一个很好的侠士怎么怎么样,他已经是死定了,他忽然一下子出来了,是绝路逢生。这个东西对我很有启发,就是说你做研究工作,想了半天不行了,不行了,忽然一下子出来了,这个绝路逢生。”小说中的“绝处逢生”,成为他的科研箴言。  相似文献   

2.
蔡庆璋 《老友》2013,(11):45-45
去年7月11日,景德镇市政府机关老年体协发文通报了喜迎十八大“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征文竞赛评比结果:市人防办李西林同志撰写的《老人赶时髦》一文获得了三等奖。与其说是征文获奖.不如说是给这位耄耋老人刻苦学习和掌握电脑知识的褒奖。  相似文献   

3.
2006年1月9日上午,一位83岁高龄的老人走上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他是我国医学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就是这位个头不高、面容慈祥、低调内敛的老人,已经亲自主刀为1.36万多名病人切除了肿瘤,让他们重新恢复了健康。  相似文献   

4.
余玮 《山西老年》2011,(4):26-27
2011年1月14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位皓首老者缓步走上主席台,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证书授予这位老人时,现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在全场目光和镜头的聚焦下,这位91岁的老人笑得平静而坦然。这位老人就是"两院"资深院士、著名材料学家师昌绪。  相似文献   

5.
《社区》2013,(30):1-1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羲在南方某市的一个社区,居委会想为居民中行动不便的低收入老人开办一个年度服务项目——上门理发,社区里有二三十位老人有这样的需求。因为项目预算很少,只有几百元钱,所以“不赚钱”,且上门服务很麻烦,社区里的理发店都不愿意承接这个项目。后来,居委会便动员“流动人口”中的一位有理发手艺的师傅来开展这项服务,这位师傅同意了,并与居委会约定服务为期一年。  相似文献   

6.
一位来自中国的农村娃,2008年获得美国联邦政府最高级别的公务员奖,美国媒体称他“改变了旅美亚裔老人的世界”;他受邀走进美国白宫,与当时的总统布什共进晚餐,布什总统对他赞赏有加,并题写了“请接受我美好的祝愿”的赠言。 这位传奇式的人物是谁? 不妨让我们走近这位现任美国联邦卫生部健康保险专员的美籍华人何奇恩博士。  相似文献   

7.
这位精神矍铄的白发老人,曾与共和国总理一起坐在沙发上促膝谈心——之后,年过90又挂帅。这位德高望重的“红色科学家”,把一生心血交给了黑黑的石油——“红”与“黑”,是他的整个世界。这位国际石化界响当当的老科技工作者,书写了中国科技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竟终生没有发表一篇论文——其实,他自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书、一篇读不完的大论文。  相似文献   

8.
逝者:李克勤性别:男籍贯:湖北武汉享年:64岁过去,在百步亭社区中心花园里,你经常可以看到一个60多岁、头发花白的瘦削老人,搀扶着一个90多岁、行动不便的老者在那里散步,呼吸着新鲜空气,活动着身体……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位60多岁的老人已经身患癌症好几年了,而他所照料的老者,是他的邻居。在热热闹闹的百步亭社区传统节日“千家宴”上,这位60多岁的老人也呈上了他精心烹制的一道用虾仁为主料的菜肴,以示他对社区活动的热心。临近2006春节,这位老人还精心书写了许多春联送给居民,其中一幅春联送给了社区党委,上联是:以人为本,领千家万户共创…  相似文献   

9.
许都 《新天地》2016,(5):36-37
离国家“考领小型汽车驾照的年龄上限为70周岁”的规定还差两个月,河南许昌退休老人袁敏智如愿拿到了驾照,这位河南省最大的驾考考生之所以报名学驾驶,背后还有个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0.
吴雯 《社区》2013,(31):40-41
我到社区工作不久就遇上了一个“奇怪的老人”,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到社区办公室来一趟,来了也不说话,你招呼他,他也不理,就直奔报刊架而去,找到最新的地方报刊拿了转身就走。这样好几次后,我忍不住向身边的同事打听这位“奇怪的老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人是退休老干部,平时闲下来喜欢看书,写文章,他经常向地方报刊投稿,  相似文献   

11.
照片上这位长者,是一位无儿无女却幸福生活着的105岁健康老人。他名叫孔庆春,居住在北京市安贞社区。我问老人家高寿健康有何秘诀,老人坦然笑道:“好多人都问我这个问题,可我的回答很令人失望——没有,真的没有。”  相似文献   

12.
秦珍子 《社区》2011,(31):63-64
她是网上著名的“QQ奶奶”,在QQ上拥有13万个好友。这位七旬老人“与时俱进”,聊QQ,刷微博,写博客,办网络学堂,都是为了走近青少年。她说:“我从来没看到有坏孩子,只看到可怜的、教育缺位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王梓 《社区》2004,(14):27-27
18年前,日本进入“老年社会”,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同时联系本国的实际情况,当时的政府内阁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则,旨在让老人的晚年生活不但有保障,而且幸福快乐。其中有一项措施,就是65岁以上的有病老人,可以获得无偿“介护”。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政府将老人分为5个等级,一级可享受每周一次,每次3个小时的“介护”,要是五级,那就得全天“介护”了。所谓的“介护”,其内涵较大:为老人烧饭、洗衣、洗澡、喂饭、整理房间,陪老人谈心、读报、逛街、游公园、去医院看病,甚至护送老人走亲访友等等,皆属于“介护”的服务范畴。  相似文献   

14.
凝冰 《社区》2006,(15)
我们学校要和旁边的居委会联合做一次为贫困地区助学的公益募捐活动,我们几个学生干部自然成了这次活动的主力。那天午后,我和几位学生干部站在小区一栋楼房的角落里,整理着这次募捐活动的所用之物。我们把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长的红布上,照片上,那些用木棍撑着墙壁的教室,以及把砖头当作桌椅的孩子们在秋风中瑟瑟发抖。我们只顾忙着,并没在意一个靠拾荒为生的老人的到来。小区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桶,那是这位老人的“领地”,我们时常能看到这位老人专注地用铲子或者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我们便对这个蓄着半缕白胡子的老头视而不见了。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变迁中,农村养老,特别是家庭养老困境不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本研究以北京农村开展的老年心理干预研究为基础,把“诉苦”作为一套技术,组织和联系起老年人,并通过聆听和透视“苦”的真相,来揭示农村老年人面临的养老困境,其根本是家庭养老弱化、代际关系脆弱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困境使得本项干预研究具有了事实基础。“诉苦”这套技术作为干预策略的核心与线索,研究者通过“诉苦”技术的采用,一方面帮助老人获得正向意义与支持,一定程度上满足老人表达情感的需求、渴望国家关注的需求、期待体制精英的关注和寻求群体认同等;另一方面研究者发展“诉苦”成为一套技术手段,有效地组织老人参与干预活动,从而提升老人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京民 《中华魂》2017,(9):37-38
北京有一个叫岳海清的出租车司机,自2009年至今,连续8年免费接送一位身患癌症的老人到医院就诊。不仅不收车费,而且还像儿女一样悉心照料这位老人的生活,每天都给老人打一个问候电话。为此,使原本失去信心的老人,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为此,岳海清也被评为“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者”。  相似文献   

17.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若不是亲眼在电视专题上所见,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位已95岁高龄的老人正用清晰的普通话吟诵着中华古诗文,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文怀沙先生。我耐心地看完整个专题节目,情不自禁地为老先生鼓掌。事  相似文献   

18.
在德国比勒菲尔特市,有一位被当地中国留学生异口同声地尊称为“德国爷爷”的沃夫刚先生。他77岁,1.90米的个头,腰板挺直,身材魁梧,标准的日耳曼人形象! 妙还妙在这位老人常把“笑”挂在嘴边,中国人来的越多,他笑得越有劲。沃夫刚及其太太的笑相端庄慈祥之由来,也许与这对老人十分迷痴中国文化有些关联。你跨进沃夫刚宽敞的客厅,就如同漫步在又一家“荣宝斋”。 这间客厅所有的柜子里摆满的各式中国瓷器,唐、宋、明、清历朝的钱币、古玩;另一端的玻璃厨个个擦得锃亮,里面的“藏品”是近10年间中国留学生们送给这位“德国爷爷”的标有“北京”、“上  相似文献   

19.
《北方人》2006,(6)
2006年1月9日,记者来到信阳市,穿过一个僻静的胡同内,在周毓松老人20多平米简陋的家里,采访了这位86岁的老人,从他口里知道了一段鲜为人知、波谰壮观的抗日历史。接受国共两党给养和领导在抗战时期,有一个叫“平汉铁路破坏队”的民间队伍,为配合国共两党抗日,自发组织起来参加抗战。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人数上都要比《铁道游击队》描述的要大得  相似文献   

20.
刘双 《社区》2010,(4):50-51
“谢谢你们!我腰不好,腿不好,自己出门也不方便,真是太感谢你们啦。”这位连声道谢的老人是家住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县委院内的任永秀老人。这天,老人特别高兴,因为社区工作人员来看她,还特意为她送来了医疗保险报销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