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语篇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功能语篇分析理论的三个层面———语言符号系统、情景语境 (语域 )、文化语境 (语篇体裁 )入手 ,透视了外语语篇教学的现状和弊端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功能语言学语域视角来看,《论语》的传播和研究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成长性过程。由于情景语境中社交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即话语基调的认知能力、交际目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等不同,孔子、孔门弟子、张禹、郑玄、皇侃、朱熹等分别在不同情境语境中发现和选择了体现时代价值和意识形态的意义,并用语言表征,创建语域,创作《论语》语篇(1),重建语域,阐释《论语》语篇,给《论语》注入新的意义,促使《论语》这个语篇不断成长。《论语》所体现的意义不断从字面伸向语篇背后的含义,即义理,作为语篇的语言就不断向作为系统的语言靠近,体现情景语境的语篇就不断变为体现文化语境的语篇,《论语》最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系统功能语法视阈下的语篇分析重点研究语篇的衔接、连贯和语境等内容。在阅读理解中语篇分析的具体应用表现在语篇的语境分析、主题分析、结构与体裁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罗雪娟 《学术探索》2012,(11):119-121
随着语篇语言学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篇特定信息的把握在语篇解读中的重要性。本文从语篇的文化语境、语篇信息度、语篇组织中的隐喻功能、语篇连贯中的关联理论几方面来探讨特定的信息认知对语篇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颇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话语功能。在此以关联论、语用顺应论为认知理据,结合自然口语语料,分析了话语标记语三种主要的语用功能:语篇组织功能、语境顺应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揭示出话语标记语不但是动态言语交际中构建语篇的语言机制,而且是交际主体动态顺应策略的显性依据。同时,其语用功能也显示出交际主体对语篇、语境及交际对象等主要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境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投射到人脑的认知结构体,话语理解的过程是说话人的话语与听话人的认知语境之间实现的最佳关联,由于话语认知语境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交际双方可以通过词汇、语法、语篇等各种手段刻意显化符合认知语境的语义信息。本文拟从语境的认知研究出发,探讨认知语境和话语理解的关系及认知语境下几个不同层面的话语理解。  相似文献   

7.
语篇连贯的语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洁 《兰州学刊》2008,(12):200-202
自Halliday&Hasan的衔接理论问世以来,再版多次可谓是影响深远。然而,因为该理论本身固有的缺陷,引来不少语言学家,包括功能派内部的学者对它的批评。虽说多年来衔接理论在不断地发展扩充,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诸如,对连贯的定义,语篇连贯和衔接的关系,语境对语篇连贯所起的作用等。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个视角来切入问题,在梳理了各个与衔接相关的概念后,从社会符号这个层面探讨了较高层次的语境对语篇连贯的联系机制。  相似文献   

8.
胡作友  张小曼 《学术界》2006,(6):212-217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好语篇翻译的关键在于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诸要素的关系。在翻译理解过程中,译者应当充分考虑到影响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语境因素的作用,这样在翻译时才能达到与原作者的心灵契合。在翻译表达过程中,译者既要充分发挥目的语优势,关照语篇翻译的七要素,使译语读者能够顺利理解原语语篇的题中之旨及题外之意,又要充分照顾原语语篇的社会文化语境,充分尊重原语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差异。得当的语境分析有助于克服文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取得功能对等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无论语篇的生产还是语篇的理解视角是写作者或理解者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视角在语篇中可以表现不同的层面。视角与语篇的主题和结构、主位和语态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语篇视角具有信息功能和认知功能。对语篇的理解离不开视角。  相似文献   

10.
李燕飞 《东岳论丛》2007,28(6):194-195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哈桑和韩礼德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为英语写作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在英语写作中,为了使语言更好地行使交际功能,必须要考虑语篇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情境语境,熟悉所写语篇的语篇结构,选择典型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来描写和陈述世界中的事件和活动。  相似文献   

11.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是专门用于英语ESP和学术英语EAP教学的重要指导理论。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讨论语域对教学指导的微观层面上。从情景语境配置方面梳理“医药学术英语”的语域体系、语篇体裁结构和语言特征,以期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应课程的教材开发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对我国ESP/EAP教学改革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在篇章层面上,象似性有着重要的语篇连贯功能,因为象似性是语篇视角在语篇构建时的具体体现。文章主要从声音象似性、视觉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对称象似性以及隐喻象似性来讨论语篇象似性和语篇连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广告双关语的语篇特点及社会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告语篇题材在文化语境层面发挥其社会功能。广告语篇的一种常见表现手段是使用双关语。广告双关语可以构成广告语篇情景语境的多重语义场,具有含蓄委婉、幽默风趣、简明经济的特点,充分实现广告语篇的社会功能:传播信息、树建形象和劝说刺激消费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评述当代语体研究的两个模式 :语域和体裁分析。语域分析重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以及语篇和语境的双向预测能力。体裁分析重视宏观结构 ,强调语言的社会意义和交际功能。用此理论来指导英语教学 ,会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方面语篇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对《劳埃德协会海上保险条款(A)》的英文文本进行分析,指出该文本用词的复古性、多用行话、动词名词化等词汇特点和多用被动语态、条件子句、首语重复等句法特征,以及语境独特、高度程式化、注重前后层次、埋伏照应、结构严谨、简详得当等语篇特征,旨在突出法律语篇的研究对于英语法律文本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民间故事结构性夸张构式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群 《江淮论坛》2012,(4):172-176,171
结构性夸张构式参与语篇生成,是承担语篇结构框架支持功能的修辞元素,控制着语篇叙述路向,使之定型为特定样态。其下位类型封闭性夸张构式与开放性夸张构式都起到支撑语篇结构.影响语篇生成全过程的作用。因为母题链的参与,情节单元多寡不定,叙述长度增加等因素影响,结构性夸张构式与词汇、句子层面的夸张有很大不同,更多地表现为修辞诗学层面的叙述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语用预设的概念构成具有异质性,对其基本属性的拓展研究揭示了语用预设的某些隐性功能.文学语篇的篇首预设信息对构建整个语篇的认知语境具有重要意义.线性原则、就近原则和类比原则是语篇认知语境构建的基本原则.篇首预设信息,结合上述三个基本原则,推动了整个语篇认知语境的构建,最终构建了文学语篇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概念和人际功能的体现手段,情态在话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仲裁员可藉此在调解中表达观点和态度,实现不同的人际意义。结合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系统理论和汉语中情态的特点,从词汇层面和语篇层面两方面入手,对19场仲裁庭审语料进行研究后得以明晰,仲裁员使用的情态资源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和语境依赖性。不同阶段使用不同量值和类别的情态操作语,可增加仲裁员的回旋余地,调解人际关系。同时,超越词汇层面的情态附加语可调节仲裁员对命题的投入度和评价,是仲裁员直接或间接表达个人态度和立场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语用标记语进入语境是成为语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一个动态的心理构建过程,以帮助受话人在理解话语的过程中寻求最佳关联,顺利实现交际。语用标记语是话语明示和会话含义的标记符,具有概念性和程序性的制约功能,有助于语篇连贯和组织,从而实现改善人际关系与交际策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语法隐喻视角下Pseudo-分裂句的功能投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艳姿  贾德江 《云梦学刊》2008,29(4):141-143
从假拟分裂句的语法隐喻机制出发,以语篇功能和经验功能为核心来探讨wh-分裂句的教学语用运作机制.分析的目的说明:语法教学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特殊的句式有利于展示独特的多维功能;句法研究应超越对结构和形式的分析.强调形式与功能的互动辨证以及意义与语篇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