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我国齐梁时代第一部诗论著作,钟嵘的《诗品》以其"思深意远"、"深从六艺溯流别"而与同时代的《文心雕龙》堪称六朝文学批评史上的双璧。其中《诗品序》所反映的诗歌发生论、诗歌本质论、诗歌创作论、诗歌美感论等都足以垂远后世,沾溉后人,并对我国文学理论,特别是诗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伟大祖国,向来被人们赞誉为诗的国度,早在先秦时代,《诗经》和《楚辞》就为我国的诗歌发展奠定了优良传统.随着这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诗歌创作百花竞艳,诗歌理论批评也异彩纷呈,蔚为壮观.钟嵘的《诗品》,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辨骚》、《明诗》和《乐府》,以及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等等,都是著名的诗学论著。从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开始,以诗话形式论诗的著作又不断涌现,至清代而形成高潮。据统计,清人诗话多达三四百种,这是一宗丰富的诗学遗产,值得深入发掘;然而截至目前为止,除少数几种有校注本而外,绝大多数还没有整理,从这一意义上  相似文献   

3.
巴·布林贝赫是蒙古族当代著名诗人和学者,纵观他的《心声寻觅者的札记》、《蒙古诗歌美学论纲》、《蒙古族英雄史诗诗学》和《直觉的诗学》等4部研究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诗学基本理论的再认识、个性概括和发展;二是运用美学和诗学理论,对蒙古族诗歌和英雄史诗所进行的应用研究。他的诗学理论体系是从个人审美体验和诗学理论主张出发的、富有创见的、现代性的活态结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比较诗学》是刘介民教授2004年2月推出的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该书的出版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是一部从新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中国比较诗学的理论著作。此书内容丰富,涵盖古今中外,从重建中国的比较诗学开始,对比较诗学的本体论、发生论、方法论、本质论、起源论、思维论、风格论、鉴赏论、实践论、概念论等都作了详尽的诠释和阐发。刘介民教授在该书中对比较诗学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提出了不同文化体系中诗学的起源发展,对比较诗学的内容范畴及比较诗学的概念都作了较好的论述。该书结构新颖、史料…  相似文献   

5.
自《二十四诗品》问世,历朝历代均有人尝试注解,但就其主旨和立论问题始终没有令人信服的观点出现。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理论著作,在研究领域存在这样的盲点无疑是十分遗憾的。文章将试图从语言特征、批评手法和道家美学的角度探讨“自然”——这一《诗品》中体现出来的司空图诗歌美学思想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作为一部使“经学之又一变”的里程碑式经学著作,在疏解经义的同时也表达了丰富深刻的诗学思想。孔颖达《五经正义》的诗学思想主要有四方面内容:第一,诗歌本体论,强调情志为本的诗歌本体观,并提出“情志一也”的观点;第二,诗歌创作论,提出“外物→心志→诗歌”的创作观;第三,诗歌功能论,要求诗歌应具有“论功颂德,止僻防邪”“畅怀舒愤”等功能;第四,诗歌审美特征论,提出“直言非诗”“故重其文”“声韵谐和”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正> 司空图的《廿四诗品》是一组描绘诗歌意境之风格的四言诗。它不仅用典型意境概括出了各种诗歌风格的具体特征;而且,从诗的创作、欣赏等不同角度探讨了诗歌艺术的某种规律。所以,它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理论角度讲,《廿四诗品》是一部诗歌的风格论。关于诗歌风格的品评,是在魏晋以后品评文人名士作家风神、气度、才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文艺理论专著大  相似文献   

8.
《二十四诗品》是盛唐诗歌各种美学风格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司空图对诗歌艺术多样化的审美追求,是盛唐诗人的审美理想在诗学理论上的集中反映,它所描绘的二十四种诗歌风貌,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诗歌的意境创造,对唐以后的美学和诗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二十四诗品》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在理论上已经步入成熟。  相似文献   

9.
《艺苑雌黄》作为严有翼的代表之作,体现了他的诗歌研究观点,其对前人诗学理论既有肯定,也有批判,重点体现在他提出的"诗文有所本""夺胎换骨""吟诗要一字两字工""最善下字"等要论.《艺苑雌黄》虽不像《文心雕龙》《沧浪诗话》等对后世的诗歌理论产生了那么深刻的影响,但其中一些重要观点对中国诗歌理论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著作,成就卓著、影响深远。需要指出的是,《诗品》中不仅有关于诗歌的品评,还有关于诗人的品评,这也是比较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从《诗品》中有关诗人的具体品语中可以发现,《诗品》品评诗人时有一定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人物生平品评诗人、以才—气—情品评诗人,以及以本事品评诗人等。诗人的品评标准基本无涉人品,钟嵘更加看重的是诗人的才华,尤重天才、壮气,以及真诚的情感表达等,这些也都体现了他的美学理想,可以与其诗歌品评互为参照。  相似文献   

11.
"沉郁顿挫"是"杜诗学"论及率颇高的一个词汇。沉郁顿挫是《诗》、《骚》之传统。钟嵘《诗品》充分体现出沉郁顿挫的论诗之旨,而杜甫不论是诗论还是诗作,于沉郁顿挫都情有独系,因此,研究杜诗不能不考虑《诗品》和杜甫诗学在这一诗歌美学境界上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2.
在宋、元及明中叶以前<二十四诗品>源流难讨,真相莫明,既然如此,我们就不仅有理由怀疑和考证此书是否司空图所作,而且也有理由怀疑和考证此书是否一定就是诗学著作.<二十四诗品>不符合唐宋时期诗评体的普遍风尚,作为论诗诗,这种四言诗体在中国诗学史上很难梳理出它的形成和承传的脉络.作者认为:<二十四诗品>本来未必是诗学著作;所谓"二十四诗品"及各品标目,皆有可能系他人妄加.  相似文献   

13.
张孝评先生所著《中国当代诗学论》(西北大学出版社)是一本厚重的著作,它选题合理,选材精到,论述精析,富有创见,特别是它对于诗歌本质与诗的其他要素如意象、语言等的独到把握,让我大开眼界。我很高兴能向诗歌爱好者和广大读者推荐这本诗学专著。诗的美学本质与构...  相似文献   

14.
钟嵘的《诗品》以其独特的诗学思想和精彩的批评实践,在我国古代诗歌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宋诗坛的五言诗具有富丽精工的总体风格。钟嵘在《诗品》中从诗歌抒情特征这一本质出发,对刘宋诗人的五言诗创作进行品评。通过对钟嵘评述和刘宋五言诗总体风格的对比分析,可从中窥见钟嵘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司空图是晚唐著名的诗论家,他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诗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杜甫是中国古代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他的诗作代表了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悲慨一品与杜甫的作品及人生经历对照起来阅读,可以找到二者精神内质上的契合点。杜诗集中而全面地体现了司空图所提出的悲慨风格的美学特点,即忧生之嗟和悲天悯人之怀。可以这样说,杜诗是对诗学美学中的悲慨的最有力的注解。  相似文献   

16.
卢梭的《论语言的起源》是一部长期被忽视的著作。在这部著作里卢梭表述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观,认为语言因表达情感而非表达思想才产生出来,并且语言和音乐、诗歌同源,而文字及语法的产生导致了语言的退化。卢梭的这个语言理论是他的浪漫主义世界观的一部分。德里达对卢梭的这部著作做过一个著名的解读,以此来阐述他的解构主义方法,但是我们有理由来质疑他的解读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司空图与《二十四诗品》的关系,原本无所疑问。自有学者发现宋元以来缺乏明确的文献记载以后,《诗品》的著作权问题就成了悬案。从学理看,没有著述纪录只是缺失了"出生证明",并不能由此说明《诗品》与司空图再无关涉。故有学者从意象和用韵方面证明《诗品》与司空图的诗歌有密切关系,司空图原有的著作权不能轻易否定。《诗品》是诗学理论著作,宜在意象和用韵之外,从义理方面为《诗品》做一番更有针对性的"亲子鉴定",或可重新认定司空图原有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18.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是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在文学批评史和诗论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梳理其诗学理论体系,将零散的诗论分类,从创作论、作者论和接受论三个方面阐述,使之成体系。创作论中按照诗歌创作的步骤,从积累到谋篇布局到语言运用,分别归纳;作者论通过杜甫和陶渊明这两位姜夔推崇的诗人看姜夔评价好的诗歌作者;接受论从审美和批评两个角度看诗法和诗病。  相似文献   

19.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卢惠余老师的专著《闻一多诗歌艺术研究》,于2009年11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积十年闻一多研究成果的一部力作。该专著除引言与附录外,主体部分分为创作论、诗学论、诗法论、渊源论与比较论,共5章22万字。作者主要围绕闻一多诗歌艺术这一课题展开了五个层面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比较法是我国文学批评中一种古老的方法,它早在孔子对《诗经》的编排中就已经有所运用,此后在《文心雕龙》《诗品》等文论著作中都加以运用。而对于北宋这样一个诗学批评开始走向繁盛发达的时期,比较法的运用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在诗力、诗风、诗意、诗人的比较上,还是对诗歌异同高下的比较上,都体现出纷繁复杂的情况,体现出我国诗学批评中所蕴涵的理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