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针对邢福义先生《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中两个带有关键性的表述 ,即“在对复句格式的选用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观视点”和“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提出不同意见 ,认为其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在复句语义关系的形成过程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观视点”和“复句语义关系对复句格式的反制约”。  相似文献   

2.
"结果"一词在现代汉语中除作名词外,还能作为连词在复句中起连接作用。本文根据邢福义先生的复句划分理论,主要讨论由"结果"连接复句的语义关系,认为"结果"连接的前后两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跨因果、转折和并列三大类。  相似文献   

3.
复句格式与分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存在着对应与不对应现象 ,其根源是复句的分句间纠缠着语义关系、逻辑关系及一些语用关系。本文试对某些对应和不对应的现象提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不是……而是……"格式不但可以构成复句,而且可以充当单句成分.一般表示并列关系,有时表示递进关系.这种格式的使用受到语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近年学术界就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就剩余价值范畴的界定、剩余价值与剥削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分配展开.关于剩余价值范畴的界定,有特殊范畴论、一般范畴论和统一范畴论;关于剩余价值与剥削的关系,有等同论与不同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剩余价值,有否定论和肯定论;关于剩余价值的来源,有一源论、多源论和结合论;关于剩余价值的分配,主要有分享论.  相似文献   

6.
用田野调查的资料,发现新疆方言偏正复句有其独特之处,即关联词语不同。有时,普通话的几个格式对应新疆汉语方言的一个或两个格式;有时,普通话的一个格式对应新疆汉语方言的几个格式;有时,两者之间无对应表达。较之普通话,新疆汉语方言偏正复句更多的是使用意合法和紧缩句。  相似文献   

7.
“不……不……”语义结构的最早解释现代汉语语法书上讲紧缩复句一般均列“不……不……”表现的是假设语义关系。这可看出是“不……不……”,这一格式(如“不打不倒”“不问不开口”等),并指明是相当复句的假设关系类型。读宋代邢《论语正义》,其对《述而》篇中“...  相似文献   

8.
对湖南益阳方言"听"的连词用法及其构成的"听p,都q"复句进行了考察。"听p,都q"复句属于条件复句中的无条件复句,根据"听p,都q"复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可以分为多面列举式、多面总括式和单面总括式三个小类。文章还从表达感情色彩、使用范围、前后分句语序变换等方面与表条件关系的"管p,都q"复句进行比较,得出两种复句出现的不同语义环境和用法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摹状词理论框架内,判断构式“NP1是NP2”所表达的语义关系是由NP1和NP2的性质共同决定的。当NP1是摹状词,NP2是专名的时候,该判断构式表达特指关系;当NP1是专名,NP2是摹状词的时候,该判断构式表达归属关系;当NP1和NP2同为专名的时候,该判断构式表达等同关系;当NP1和NP2同为摹状词的时候,该判断构式表达等同或归属关系。只有在表示等同关系的情况下,NP1与NP2颠倒位置才不会影响该判断构式所表达的语义。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复句研究在"十五"至今的七年时间里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果,具体表现在复句理论研究、复句分类研究、复句关联标记研究、复句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复句的信息处理研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符合真理论在20世纪经历了以下变化:B·A·W·罗素和L·维特根斯坦提出了逻辑原子主义符合论;J·L·奥斯汀提出了约定主义符合论;A·塔尔斯基运用语义论对符合论作出了精致解释;辩证唯物主义对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的接受和改造。本文认为,定义真理必须把握三点: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第二,真理是从整体上反映客观对象的理论体系。第三,真理概念不仅应当包含“与事实相符性”,还应包含“无矛盾性”和“功效性”  相似文献   

12.
大陆法系违法性理论存在的法理根基是对个人自由独立性的保障,亦是该理论所要求和体现的价值,其新客观违法性理论弥补了主观违法性理论与旧客观违法性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缺陷与矛盾,这对我国目前的刑法犯罪论体系的改革与重构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司法过程中仍应坚持"刑事违法性",这是法治社会所要求的形式合理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大陆法系违法性理论存在的法理根基是对个人自由独立性的保障,此亦是该理论所要求和体现的价值,其新客观违法性理论弥补了主观违法性理论与旧客观违法性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缺陷与矛盾。行为无价值是以结果无价值作为自身存在的基础,这对我国目前的刑法犯罪论体系的改革与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在司法过程中仍应坚持"以结果无价值为基础的行为无价值二元论",这是由法制社会所要求的形式合理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邢福义先生语法研究的"小三角"中,"语值"跟"语表"、"语里"同等重要。其语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外语言研究理论的借鉴,二是对学术界语法研究思想的吸收,三是他自己长期语法研究实践的理论升华。邢先生语法研究的语值观是一种动态观,是他提出的语法研究"三性原则"的具体体现。邢先生善于从具体语言事实出发,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发掘出不同语法单位和结构的不同语用价值,他往往结合社会、文化的大环境辨察语法单位和结构的特殊语用价值。深入分析、科学评价、努力学习和借鉴邢先生语法研究中的语值观是当代汉语语法学史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条件句浅谈     
本文认为复句类型的区别标准不应以逻辑关系为标准,而应以语法关系为标准,并由此对一些条件句的归类、语义和关联词语进行论析。  相似文献   

16.
“既A,又B”句式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格式.根据A、B间的关系,可以将这个句式分为三类:A、B具有顺向制约关系;A、B具有非制约关系;A、B具有逆向制约关系.分别讨论了这三种关系在大脑思维中的两种不同认识层面,即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  相似文献   

17.
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是早期汉译佛经的代表作,体现了古印度因明思想,因果复句在其中有较为广泛的分布。文章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道行般若经》中的"故"类因果复句进行探究,旨在反映早期汉译佛经语言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语义角色精细化理论框架下讨论了英语中的题元角色与论元之间的关系。对题元准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佩里尼的语义角色精细化理论,区分了精细化角色和概括性角色。精细化角色和概括性角色之间存在一条精细化轨道,连接下位的精细化题元关系和上位的语义角色的同时,把精细化题元关系和论元的句法功能联系起来。在任何谓词结构内,每个可见论元都必须充当特定的语义角色,每个语义角色都必须指派给一个可见论元。并对角色精细化题元关系为题元准则具体问题的消解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数+形+量"格式的构成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格式中的形容词对数词形成制约,形容词和量词之间存在着双向制约关系,格式后接名词又制约着"数+形+量"格式的构成。这种制约关系是由语义的一致性、语义的自足性、语义的决定性原则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从古至今,中国语言(或语文)学家对"句子、单句与复句"所下的定义有数十种.本文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定义及观点,在吸收前人部分合理见解的基础上,归纳出认定"句子"及区分单复句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认为,"句子"是一个无法从一种角度衡量的语言单位.它既有自己的内在特点,也受到文体、语境等因素的制约.完整的语气是本质的特点,语用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制约因素.在单复句的区分上,逻辑语义仍然是最首要的区分标准;句子的构件之间是否互相充当句子成分,是第二个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