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抗战诗歌中的侵华日军形象既是侵华史的客观折射,又隶属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文艺理论范畴。按照抗战时空的演进秩序,侵华日军形象被划分为日本军官形象、日本士兵形象和日本军队形象三类。抗战诗歌流露出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侵华日军形象令“救亡”的时代呼声响彻现代诗坛。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国内学界无人问津的部分日本民众盲从战争的原因进行尝试性探讨。作者认为,驱动部分日本国民盲从战争的因素有3个方面:(一) 自古积淀于日本民族心理潜层的神国观念和天皇崇拜思想的左右;(二) 近代以降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教育的灌输毒化;(三) 连战连捷的对外战争对国民心态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常德细菌战是侵华日军四大细菌战之一。中国常德的受害者目前正向日本法院起诉日本政府,要求谢罪赔偿,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常德细菌战研究因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细菌战罪行的包庇长期冷寂,近20年来随世界形势变化其研究多有成果,但国内研究滞后于国外研究。为改变这种局面,国内历史学界尤其常德的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去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4.
日本心理学界对学力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而细致的研究。以战后的三十年间(1945——1976)为例,日本心理学会、日本教育心理学会和日本应用心理学会三个学会共发表了有关的学术论文290篇,其研究的课题涉及:(1)学力的概念和结构;(2)学力和智力的关系:(3)学力和人格的关系;(4)学力和环境的关系;(5)后进生和优秀生的学力;(6)特殊儿童的学力:(7)学力水准和实情;(8)各种学科的学力;(9)学力测验和学力预测;(10)文部省的学  相似文献   

5.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战争一时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在日本军事进攻达到顶峰的时候,日本国内却出现了一些"中国不可征服""日本在崩溃中"等时论舆情:其一是对日本政治法西斯倾向及其可能陷入长期战争泥沼所引起的反思和担忧;其二是因担心战争前途"辽远无边"而生出悲观心态,甚至厌战情绪在侵华日军下层和日本民间也开始有所表现;其三是随着国际环境的恶化,日本经济出现的"不祥"之兆也频频见诸于美英等国的媒体报道,形成"倒逼"之势的时论舆情压力。日本时论舆情的变化,从舆论焦点看,攻陷南京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点;而1938年的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动摇了日本时论舆情对战争"必胜"的信念。探讨1938年间日本国内舆论舆情及其变化,有助于加深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这场不得人心的侵略战争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茅盾流亡日本时期悲观绝望情绪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作了探讨。全文分三部分:(一)茅盾流亡日本时是否存在悲观绝望情绪?从其创作实际来分析,回答是肯定的;(二)茅盾流亡日本时产生悲观绝望情绪,从主观原因来看,主要是他性格怯弱导致,躲避残酷的政治斗争,转入文学创作,是他最好的选择;(三)从客观原因来分析,茅盾产生的悲观绝望情绪,既有日本当局高压政策所逼压,又有国内左倾思潮的驱使,尽管茅盾一度产生过悲观绝望情绪,他终究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实现了他的崇高的人生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来,学术界关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学者对日军在华细菌战相关史料的收集整理、细菌战造成中国民众伤亡人数、细菌战使用的地域范围、关于对日军细菌战主要责任者的研究、侵华日军细菌战的战争遗留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阐述,有利于人们对日军细菌战进行全新而系统的认识,进而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险恶用心。  相似文献   

8.
论日本近代的军国主义与儒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我院哲学系博士生刘岳兵去年 11月 3 0日在本院中国哲学研习会上的发言稿 ,后交其导师、我院院长兼本刊主编方克立教授审阅。方克立教授阅后 ,于今年 1月 2 5日批转本刊编辑部 :“配合揭露和批判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可在下期发表。”2月底 ,曾亲身经历和参与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暴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原日军老兵东史郎先生再度来华 ,继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并发出了“我需要中国人民抗议的呼声”的求助话语。本刊编辑部同仁坚决支持东史郎先生 ,并愿为其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提供帮助 ,故特发表此文。该文依据大量的历史事实 ,通过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特征、军国主义与儒学的所谓历史的与理论的联系 ,以及具体历史人物思想的个案剖析 ,点面结合 ,从理论和思想文化层面上揭示了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形成和战后多次死灰复燃的根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蒋介石政府的政策作了调整:由原来的“弃蒋”政策逐渐向“联蒋”政策过渡。本文论述了这个转变的过程及苏联对蒋政策的特点。并认为苏联调整对蒋介石政府的政策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因素;(一)为了对付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二)苏联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三)苏联远东政策的需要。本文同时指出苏联对蒋政府政策的调整是有限度的,其目的是想利用国民党政府作为在远东苏联对付日本挑战的一种平衡力量。  相似文献   

10.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我国著名的细菌学、病毒学专家郭成周教授,1988年(72岁)退休后,全身心地投入对侵华日军细菌战的现场追踪调查研究。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写出了《侵华日军细菌战纪实》和《日军细菌部队罪行录》两部专著,共60余万字。这是我国首次对侵华日军细菌战作全面、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研究专著。从此侵华日军细菌战的罪行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在这民族危急关头,全国各界人士以不同的方式纷纷投入到抗日的洪流当中。江苏基督教界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也以自己的方式为抗日作出了贡献:开展抗日宣传,激励教众放弃"和平主义",奋起抗争;联系国际友人,争取国际援助;利用特殊的身份背景救助难民、救治抗日伤员;抵制日式基督教的入侵。在抗日活动中,江苏基督教界虽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广大教徒面对强暴的侵略者不屈不挠,坚持斗争,最终和各界民众一起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春天。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以往研究中只重视战争实际进程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所体现的日军军事战略的特征、忽视日军的主观指导以及这种指导与战争进程间的差异,分析了日军军事战略的变化,认为迟疑、反复、任其自然发展是日军军事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客观规律,制定了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正确战略,从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一种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载体并存在于一定时空内的群众性的仪式化行为。所有的纪念用的文本话语和行为方式与一定的时空情境相结合,最终体现了中共纪念活动的价值和内涵。抗战时期,中共充分利用媒介宣传和组织动员等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九一八"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成为中共揭露日寇侵略罪行和野心、批判国民党妥协投降政策、表达团结抗战的政治主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中共通过充分发挥纪念活动的激励、教育和导向等功能,不仅凝聚和整合了抗战力量,而且扩大了自身的影响,使自己成为抗战的中心,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和中共自身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探寻抗战时期中共对"九一八"的纪念活动,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维护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实行了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军事策略,并在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抗击了大部分日军和伪军。  相似文献   

15.
武汉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相持阶段转变的拐点。在空前团结、合作、民主、进步的气氛中,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毛泽东以全球反法西斯与全国抗战的全局视野密切关注武汉,通过文章、电文、信件指导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紧密合作,为"武汉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首先,他将与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主导集团进行合作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环节,促进国民党坚持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次,向国民党建议武汉会战实行的战略、战术;同时指挥八路军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运动战,策应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最后,组建新四军,策应武汉抗战,并为武汉沦陷后的华中抗战预留伏笔。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性的反法西斯战争,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镇江人民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文化教育领域内的抗日斗争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他们通过形式多样的抗日文化活动与抗日教育活动,鼓舞了民众的抗日斗志,为镇江地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中日本明治时期的文人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国家主义情结.既有类似于正冈子规等一些文人,以亲临战场的方式,成为战争鼓吹者;又有虽以明确态度表明对政治不关心,要"绝缘"于战争者,却又无法摆脱战争的潜在影响.不同类型的文人以不同的方式解读着战争,并展现了日本国民的战争观及其强烈的国家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问题,已成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的重大专题之一。文章对中国抗战时期难民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从1937年7月开始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国性难民大潮,难民流亡成为抗战时期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难民的救济与安置便成为战时中国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9.
北进、南进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和争霸世界的战略。中国的抗日战争使日本北进苏联的战略图谋彻底破产;推迟了日本法西斯南进的步伐,减轻了美英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压力,在日本冒险南进之后,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着日本陆军的主力和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战略攻势,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一场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中间党派积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他们拥护国共合作、主张全面抗战、力促全民族抗战的发动;他们以多形式、全方位投身于抗日救国斗争;他们坚持民主、维护团结、开展民主宪政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