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禹权恒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108-114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夏志清、司马长风、顾彬等人较具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中,建构了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另类”形象。与传统文学史家不同,他们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趣味。经过“他者”的多角度阐释,鲁迅形象得以不断增值,从而呈现出多副面孔。鲁迅形象的多样化描述,反映了鲁迅本体蕴涵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同时,我们必须全面审视海外汉学的研究视角,以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来辨析其中的洞见和谬见,惟有如此,鲁迅研究才可能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通过以《醒世姻缘传》为例探讨近代汉语"个"前"一"的隐现问题发现:"个"可以分为量词"个"和非量词"个",除了在个别特殊结构中必须显现外,非量词"个"前的"一"一般隐省。量词"个"前"一"的隐现与句法结构有关,"一个"或"一个+NP"前没有支配性或限制性成分时,则"一"必须显现;"一个"或"一个+NP"前有支配性或限制性成分时,则"一"可以隐省。 相似文献
3.
王海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4):1-7
从“两个务必”的话语论断到“三个务必”的经典论断,二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变”与“不变”的统一。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变”,是依据我们党执政所处时代、执政面临形势、执政回答“考题”等不同问题的创新性发展;“不变”的是二者都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更好地保持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治本色。全面把握“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及其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党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他者”的翻译:后现代哲学“他者”思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宣丰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4):123-126
作为一种文化政治实践,后现代语境中的翻译对知识的再生产、文化身份的建构、全球文化地图的重构起着很大作用。在批判反思后现代哲学"他者"思维的基础之上,译者应该正确理解和跨越文化"自我"和"他者"的关系,包容文化"他者",加强文化互动和对话,努力构建一种"和而不同"的"间文化"局面。 相似文献
5.
论两类科学方法论间的整合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双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2):1-7
人们对现代科学发展的性质和特征问题给予相当的关注,其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间的“整合”问题显然是一个重要内容。依据科学现代发展呈现的“脉搏”,揭示两类科学方法论“整合”过程的“基础”,分析“整合”得以实现的途径,以及“整合”过程透露的种种特征,这对继续深入研究现代科学发展的性质和特征,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直接表现为“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这也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八个统一”是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三性一力”是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目标设定,“六个要”是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评判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7.
涂金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3):5-10
资本主义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间是前后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交错区内社会现象极其复杂,只有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用联系的观点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从宏观历史高度,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科学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田兴江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4)
当前教育类研究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理论知识不扎实、角色定位不合理、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类硕士研究生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四个不能少。即认真听课不能少、大量读书不能少、多练表达不能少、学会欣赏不能少。其二,四个很重要。即角色定位很重要、研究思想很重要、研究意识很重要、研究方法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邓隆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45-46,61
江泽民是继毛泽东、邓小平之后,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做出独特贡献的政治家与理论家。他在科学把握时代脉搏,深刻洞悉全党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等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性质、先进性建设以及思想路线等方面的阐发与论述,为新时期党的事业的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秦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82-87,99
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底层”日益成为倍受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研究范畴。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底层”问题,厘清“底层”研究中尚未明晰化的相关概念就迫在眉睫。社会学分层研究、人类学“他者”研究和史学“庶民”视角是当代“底层”研究的重要理论体系。通过梳理和分析以上学术脉络之下的“底层”概念及其相关研究,发现无明确定义的“底层”概念通常被置于或结构性的或文化的解释框架,二者在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的互补有助于理解“底层”和深入底层研究,进一步实现对“底层”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王青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纵观翻译史,翻译标准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时至今日,翻译标准问题仍处于"百家争鸣"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西方传统翻译标准概括而言即"四个Y"标准:"诣""易""一""依",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翻译质量评估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在指导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浙江师范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个课堂”联动与“三个平台”并举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三个课堂,即以教室、校园和社会为主要活动空间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三个课堂”联动,即以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为纽带,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连成一体,第一课堂以开放性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堂以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第三课堂以预设性训练激励学生自觉成才,“三个课堂”联动互补,构成整体推进的大课堂育人体系。“三个平台”,一是指为基础性的专业训练、适应性的通识教育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而建立的职业教育平台,二是指通过开放课程体系、繁荣校园文化、重视心理健康而建立的个性教育平台,三是指以“初阳学院”和“新世纪人才学院”为主体而建立的英才教育平台;三个平台”并举,即根据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与人才成长的不同需要,进行专业化、多元化和精英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大平台教学育人体系。“三.三制”模式,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于一体,是“大课堂+大平台”的教学育人范式,卓有成效,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3.
"呢"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之一,主要用于疑问句和陈述句的句末,表示疑问或指明事实,不容置疑,略带夸张。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同的书写形式。"呢"的来源和最后形成很复杂,和"尔""聻""哩"等语气词都有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复杂的情况恰恰表现在近代汉语这一段。 相似文献
14.
如何有效加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两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我们认为坚持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组织保证到位、实施方案到位,才能取得“两课”教学改革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两课”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与学生思想实际相脱节的矛盾,“两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理论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高校“两课”教学工作还需进一步投入,特别是对“四个如何认识”等问题的研究要有新的突破,充分发挥“两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统一学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俞祝强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18(1):116-117
以“目标———主体———发展”为语文课堂教学总目标 ,并以此为核心导教、导学、导测、导评 ,构建以“四标进课堂、四个点化、四个不低于”为语文课堂目标教学基本模式。 (一 )“四标”进课堂即“示标、施标、测标、固标”要在课堂目标教学中充分落实 ;(二 )“四个点化”即基点内容自求化、要点内容问题化、重点内容习题化、难点内容层次化 ;(三 )“四个不低于”即对学生提问面一般不低于 30 %、课堂学生练习总时间一般不低于 2 0分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低于 90 %、电化教育适时运用率不低于 30 %。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主旨的宗旨。 相似文献
17.
18.
“五体投地”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朝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
"五体投地"最初是古印度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后为佛教沿用。我国的最早记载出现在东汉康孟祥《中本起经》卷下,它的致敬对象一般是佛教修行者,也可以是外道修行者、王者和佛教修行地。历史上它还有"顶礼"、"五轮投地"、"五轮着地"等众多形式。"五体投地"因其音节对称、声韵和谐、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而取代了其他形式,发展到现代,意义范围扩大,多含讽刺或诙谐意味。 相似文献
19.
谷琰如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78-184
“四个之问”是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四个之问”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和渗透转化,其辩证统一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四个之问”的洞察、剖析和回答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回答“四个之问”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要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根本遵循,增强回答“四个之问”的主动性,从时代大潮流、世界大格局中谋求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