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中雅与俗的对立早已存在,二者之间又有着必然的联系,雅文学虽然占据着文坛的主导地位,但它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雅俗文学在审美情趣上的分野,显现着不同文化层次上的追求。文学作品的雅俗共赏,是创作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创作的雅俗方式视角分析张爱玲小说,认为张爱玲小说首先关注与市民大众的阅读沟通,其作品以写"世俗"生活为主,接近通俗文学文体和载体,流行于市民之中,即写俗近俗通于俗.但她并未沉湎于"俗",而是在"俗"的基础上,化入她独到的才情哲思,终于使作品能从俗中见雅,有时能以俗为雅,显示出独到的创作路子,也代表了现代高雅文学适应文化市场时所表现出的成熟姿态.张爱玲作品对当下文学文艺和文化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词作中存在"雅俗并存"的特点,其雅词历来受到很高的评价,这类词严格遵循着"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温柔敦厚,委婉含蓄,其中不少词寄托着作者宦海浮沉的身世之感.其艳词大多比较直率大胆,明显受到南朝乐府民歌和梁陈宫体诗的影响,下笔相当开放.欧阳修词作中这种"雅俗并存"的特点,与他所处的特定的时代文化氛围及他本人传统的词学观有很多关系.  相似文献   

4.
历来学者研究竹枝词的颇多,但对有唐一代文人竹枝词的具体发展演变过程却鲜有人论及。唐代文人竹枝词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从“俗”到“雅”,再从“雅”到“俗”的的二度转变。在两次转变过程中,“雅”与“俗”的具体内涵是各不相同的,刘禹锡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白瓷是宋代创烧并盛行的瓷器,形成以景德镇为中心的一大窑系。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呈现出雅、俗两种审美风格,其雅者主要反映了皇室贵族和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其俗者则主要反映了宋代市民阶层的审美爱好,并从中折射出了宋代重视文治、文化艺术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生活丰富等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6.
寒山与美国诗歌作品,1980至200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寒山诗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青年与知识分子之中广为流行.在60年代至70年代,史耐德译的寒山诗被编入美国大学教科书,入选重要的英译中国文学集,因此由70年代起,美国作家的作品多受吏耐德与华特生所译寒山诗的影响.20世纪末21世纪初寒山影响仍然强劲.有些美国诗人改写寒山的译文作为自己创作;有些仰慕寒山,引寒山诗为典故;有些在诗的内涵、风格、思维上模仿寒山.寒山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  相似文献   

7.
“以俗为雅”是李敖杂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它具体表现在充满谐趣的由头、画眼睛式的形象勾勒、浓厚的知识趣味、表述的情绪化诸方面。作者生动活泼感染激昂的白话语言,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独特的审美愉悦。不愧为我国当代杂文创作中独具风格的优秀之作。  相似文献   

8.
张全之 《中州学刊》2001,(1):97-101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几次大规模的文学运动,在操作方式上都利用了来自民间的俗文学的力量向由文人创作、占据文坛中心位置的雅文学挑战,由此引发的种种文学论争往往采用了政治运动的思路和方式.因此,从文学品味上来看,雅文学与俗文学之间的矛盾对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学的俗化是一面双刃剑,它在推动文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整体性倾斜.  相似文献   

9.
雅俗观论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雅与俗”是由文化积淀而成的一组价值范畴,在今天的文化建设进程中亦是人们关注的理论热点。本文对“雅与俗”概念的历史演进状况作了梳理,对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了辨析。指出“雅与俗”指向两个层面,一是知识阶层文化和民俗文化,二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二是高雅与低俗的对立,是正直高尚与卑下丑陋的分野。  相似文献   

10.
“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是黄庭坚诗词创作价值取向之一。历来学者都侧重于后者大做文章,而对前者认识片面或语焉不详,本文认为“以俗为雅”的内涵应更宽泛,包括以魏晋小说、唐宋传奇、俗语和民间歌谣等入诗入词,并作了示证、指出其得失。  相似文献   

11.
寒山的身份与通俗诗叙述角色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学界之所以对寒山及其诗作存有种种怀疑,主要认为寒山诗的内容性质不一,思想驳杂矛盾,而以《寒山诗集》中一些具有自叙性质的诗来描述其人生经历,也有不尽吻合处。其实寒山的全部作品和生平资料表明,他的一生经历过儒士、隐士和编外僧三种身份转换的不同阶段。随着身份的变化,诗人的志趣亦发生改异,其生命历程和精神历程显得格外复杂和特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郁达夫、茅盾、巴金的小说创作为例,认为"五四"文化高潮过后,鲁迅式纯粹雅化的写作事实上已很难做到.写作者须顾及以青年为主的读者圈的阅读反应,化用读者关注的恋爱小说等叙述套式,但作者又不被套式所约束,于不经意问超越"俗"套,化俗为雅.郁达夫、茅盾、巴金的小说走的正是这条路子.这种创作方式,连同鲁迅的"纯粹雅化"、施蛰存的"脱俗求雅"和张爱玲的"以俗写雅"几种创作方式,已经构成中国新文艺创作可资借鉴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13.
英国汉学家翻译家韦利是最早的寒山诗英译者。他的寒山诗英译既有跨越了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一种无声的契合,又有隐含着作者的主体意图和个人特点对原作的本土化处理。从而实现了原作与译诗的共振效果,同时也表现了韦利对寒山诗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4.
15.
论审美精神的实践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文化里的“雅俗之辨”虽然总是众说纷纭,但却有着突出的现实性。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扬雅抑俗”观,事实上在当今的审美批评实践里常常产生负面影响。本文认为,这对来自于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只具有文化形态方面的意义,不具有价值论方面的优与劣、高与低等涵义。从理论上澄清这一点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寒山、拾得曾居苏州寒山寺,唐代人。但二人系唐初贞观时人,抑或是唐朝中期人,争议颇多,根据其生活交游事迹判断,其实为中唐时人。两人虽被称为僧人,其实并未正式剃度出家,只是行者而已。寒山、拾得的真实姓名、籍贯虽无记载,但从寒山诗文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可知他是今陕西人。拾得则不知是何地人。从寒山、拾得的诗看,很多是他们隐居生活的写照,并非都是偈语。  相似文献   

17.
文学历来有雅俗之分。雅文学与俗文学之间的对峙、互补乃至相互融合,是推动文学向前发展的一种动力。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俗化倾向过于严重,大有泛滥之势,它在取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受到了持守雅文学的文化精英的批判,而雅文学自身也走入困境,这就对当代作家的写作立场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8.
汪沛 《殷都学刊》2007,(3):93-98
徐渭的诗歌创作曾因袁宏道的推崇而获"明诗第一"的评价,除了公认的奇崛险怪等特征外,日常生活琐事进入诗歌、个人情感毫无遮掩地表露、童心天趣感悟生活、语言清新平白而又出人意表等特征又是其诗歌展示的俗与趣的新视域,从中我们可看出明诗由雅至俗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确定俗词的内涵与外延,是开展俗词研究的前提。传统词学多从雅俗之辨的角度论述俗词,认为俗词即语言俚俗的艳情词,当代学者对俗词的定义异见迭出,尚无定论。通过总结历代学者有关词之雅俗的诸多评论,依据唐宋民间俗词特别是敦煌曲子词的文本内容,结合唐宋文人俗词的创作实际,可以从语言特征、表达方式及题材取向等方面,为俗词确立一个比较恰当中肯的定义。所谓俗词,其内涵包括题材的适俗性、表达的直露性、语言的浅俗性和审美功能的消遣性,其外延则包括民间俗词和文人俗词两类。  相似文献   

20.
唐代诗僧寒山的诗集中约有十分之一的诗歌涉及到女性。这些女性的形象丰富多样,有世俗家庭生活中的妻子、表情生动意态优美的游女、红颜易逝的美人,也有面目可憎的吝啬、贪吃、淫荡、长舌的愚妇。寒山笔下的女性,都承载了诗人劝世宣佛、引导众生一心向善的意愿,只是劝化的方式不同,一种是感染,一种是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