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邵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Z1):58-59
阅读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笔者从图式理论出发论述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并针对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对如何教授内容背景知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张美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1):86-88
本文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为基础,阐述了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探讨了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对阅读理解造成的负面影响,指出阅读教学结合文化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秀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6):183-184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考生的良好语感的培养,以及要求考生熟悉阅读材料和考点提高阅读的速度,掌握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少数民族考生对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的过关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教育,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更是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所以,在这篇文章中,将阐述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引发的问题以及文化背詈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福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Z2):136-138
阅读能力的提高跟阅读兴趣有很大的联系,阅读兴趣的培养又跟阅读材料有很大的联系.因此,通过调查研究,找出目前阅读教学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选择阅读材料的原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调查问卷和阅读理解测试为工具,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了理工科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态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认为目前理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和较积极的英语阅读态度;影响学生英语阅读态度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阅读作用的认识;阅读态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但相关的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7.
王晓燕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3):181-182
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对于英语这门课程的应试压力较比中学有所减少,对硬性词汇、语法等教学内容的课堂需要有所降低。而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国际综合地位的不断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功能显得愈发的重要了。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插入文化元素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凌淑红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2):79-81
文章对听力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障碍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障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求同大家共同探讨,解决好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辨析了理解与解释两个概念的不同意义,从中引申出解释人类学的基本文化观。格尔茨眼中的文化是实证的、微观的,人类学研究者对他文化的解释必须建立在对他文化规则和意义的理解之上,思考深描民族志过程中如何把握理解的本质。本文分析了格尔茨这一文化观的独特性和影响它形成的各种理论源泉,以及他所代表的解释人类学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论上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0.
杜宁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6)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和教师的辅助作用。为适应教学改革,教师应该从传统的英语教学的主导者转换到引导者的角色,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和情感因素对于自主学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教学改革背景下,结合笔者所教授班级(08A,B班)的实际课堂表现和调查情况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的重新定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对英语的教与学达到最佳的融合点做出一点探索与发现。 相似文献
11.
12.
1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生活的稳步提高,与之相适应各项社会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深入的变化.其中,语言使用格局的改变是不对等的,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一方面,作为强势语言的普通话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另一方面,一些处于相对弱势的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活力却不断降低.本文通过对语言规划和语言保持关系的梳理后认为,语言规划是一种长期的,有预见性的语言干涉,其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在规范各种语言使用的同时,保持语言生活的多样性,建立和谐稳定的可持续语言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的来源是多元的。当然 ,文化的多元并不意味着政治的多元 ,更不是分裂的理由。古称“西域”的新疆 ,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极有特色的文化区。从表面上看 ,西域一向通行“胡语” ,特别是伊斯兰教传入并在那里生根后 ,西域与中原的文化距离似乎拉开 ,但实际上 ,汉化与胡化一直在祖国的这片热土上生动地进行着 ,特别是清王朝统一新疆后 ,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应看到 ,经过 2 0 0 0年的政治文化整合 ,西域文化确立了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我们应继承中华文化整合的优良传统 ,使新疆各族干部、群众 ,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达到“三个高度认同” ,即我们的文化是中华文化、我们的民族是中华民族、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认为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参照系的文化整合 ,应是祖国统一和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17.
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是学术界和有关部门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关注的视野和研究的范围主要局限于13世纪之后的有关情况,对这一制度在吐蕃时期的状态虽多有学者涉猎并有相关的成果问世,但对其在吐蕃时期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深入探讨甚少,更无系统的研究成果问世。石硕教授长期致力于藏学研究,历经数年潜心钻研、写作的《吐蕃政教关系史》,填补了藏学研究的这一空白。笔者拜读后认为,此书主要的贡献是: 相似文献
18.
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民族社会学连载之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文字是各族群传统文化的载体 ,也是民众日常交往的工具 ,从而一定程度上成为族群的象征和标志 ,其使用情况可以反映族群之间的关系。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家的语言政策、我国各族群的语言使用情况及其所体现的族群关系状况 ,并结合学校教学语言的使用 ,讨论了少数族群教育的模式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俄汉礼节语言的民族差异是两种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反映。在汉文化中,独特的中华传统和民族文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复杂的礼节语言体系。在俄文化中,礼节语言明显带有简单化、模式化和抽象化的特点,这同俄罗斯民族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