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在英语中有些“句中有句”的独特现象.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一)作为插入成份的句子,如:I hope,I think,you know, what’s more等.例:(1)That Will be a good beginning,I hope.(2)That dictionary,you know,is meant chiefly for Chinese students.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10,(7):61-65,93
( ) 181. --Do you know when he-- back tomorrow?--Sorry. I don't. When he --back, I'll tell you.  相似文献   

3.
话语标记You know的话语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是国外会话分析、语用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从会话互动和认知推理的角度对话语标记you know的话语功能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它是多功能的,包括隐含推理功能、人际功能、话语修正功能和话语管理功能。这几种功能是相互联系的,后三者几乎可以从隐含推理功能中找到解释。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为数不多的介词,与各种不同的名词搭配,可以表达极其丰富的内容。这种介词短语与系动词(主要是系动词be)构成的复合谓语,有时会具有强烈的动作意味。试看下列的例句: I don't know what you are about. 我不明白你想干什么。 I think she is not after you,but your money. 我认为她追求的不是你,而是你的钱。 He is before the others in mathematics. 他在数学上超过了其他同学。 That is between ourselves. 这件事只能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指按社会所承认的有效劳动进行的收入分配,因此以"按效分配"替代"按劳分配"是没有意义的,同时"按效分配"还可能引发某些误导.只要我们赋予"按劳分配"一些新的含义,那么它是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分配原则的.  相似文献   

6.
该文考察了王国维从<文学小言>到<人间词话>再到<人间词话选>中关于"三种境界"说的历史演变,辨明他对言说对象不断调整和拓展的过程.在对王国维所引3首词原词词心词境考索的基础上,揭示它从渐修以至顿悟的逻辑关系和立足于诗人人格锻造的人文精神实质.由"三种境界"的理论内涵,可以贯通王国维构建的境界体系."三种境界"说的形成不仅与西方叔本华、尼采、康德哲学思想有关,而且它以文学话语来建立人文理论的方式,也与王国维特殊的个人"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深入剖析美国"人权外交"的实施手段,有利于我们以新的视角认清它的虚伪性,从而自觉抵制它所掩盖的政治图谋.本文剖析了美国"人权外交"的八种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8.
"所"字三题     
"所"字内容相当丰厚,它主要用作虚词,而又兼跨多种实词词类.本文选取其主要内容的三方面源流、所属词类及几种重要的"所字结构"加以探讨.《说文》与段注对"所"释义有欠妥当,其本义当为名词"处所"义,理清其词义引申发展的线索."所"字是古汉语中跨类较多的兼类词,计有名词、形容词、助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连词、助词、象声词等十类.通过考察五种常见的所字结构中"所"字的用法,论述其助词性质及对实词的指示与强调作用.  相似文献   

9.
"迂回"在于连的著作中有双重含义1)它指一种通过中西比较而进行思想探索的方法;2)指中国文化之示意方式的特殊性.在前者,它是一种"经由中国反思欧洲"的思想途径,在后者,它是中国文化"意义发展"的特殊方向.作为比较研究的方法,"迂回"意味着摆脱直接在同一逻辑分类背景下的表面"同/异"分析,绕行到思想之成型、显现的背后.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看作是对中西比较研究的逻辑悖谬及欧洲中心主义的一种克服和回应.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古文字"囧"的四种说法各有所本,从古代仓储可以推知本义应为粮仓.网络"囧"词与古文字"囧"实际上并无关联.它的形成就是"望形生义",与网民的娱乐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以《论语》为原典,集中分析和讨论了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生死有命"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等人生哲学思想,指出:孔子重视"生"并不意味着忽视"死",强调人之"知生死"就是"知命",即明白"死生有命";面对"求之在天者"而非"求之在我者"的生死问题,人所能做的就是以"践仁"来实现生命的永恒价值,并借此获得对个体生死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儒道哲学的立论方式是"向死而生",即面对鬼神的不可靠、不可知,在实用理性的观照下,以彻底的悲剧意识为动力,建立起超越生死的哲学体系。"未知生,焉知死",将鬼神、死亡等只能在理论上悬置的问题在践行中加以解决,斩断了鬼神、死亡与人的价值建立之间的联系;"朝闻道,夕死可矣"将人的全部价值限定于"闻道",从而超越了死亡;"不怨天,不尤人",剪除了外在因素,建立起人的自足性;"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把人的目的最终着落在虚灵的"天命"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面对人的有限性建立起的审美人生。这些都是在"哲学突破"时期先秦思想面对理性的限度时做出的"向死而生"的转向,与海德格尔的"为死而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3.
忠孝之道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干。忠和孝都要求自觉地服从和维护权威,所以理论形态上的忠孝之道具有价值同一性。但在实践中随着忠孝价值地位的变化,忠孝之道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激烈冲突。忠孝冲突的理论基因是:忠孝冲突是人的属性的内在矛盾的体现;忠孝冲突是君权与父权矛盾的体现;忠孝冲突是公与私矛盾的体现。其实践表征主要表现为:注重亲情,就孝弃忠;舍孝就忠,以全大节;忠孝两难,杀身成仁。  相似文献   

14.
作为企业管理者,你若想成功引领企业走向未来,就必须要懂得战略、理解战略,运用战略。  相似文献   

15.
《庄子.大宗师》中“简”字释义历来歧见纷出,主要归为三种观点。马王堆帛书《五行篇》中数处提到了“简”,其义为“不以小害大,不以轻害重”。此义和《庄子.大宗师》中“简”的意义极相符合,只不过在《庄子.大宗师》中“简”用为动词。简的“不以小害大”义是由其本义“大”引申来的。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中,书信仍不失为人们在商务活动中沟通信息、联络工作、商讨业务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为了写好商业信函,一定要注意五个“C”,即Courtesy(礼貌)、c lear-ness(清楚)、conc iseness(简洁)completeness(完整)、correctness(正确)。为了做到这五个方面,就应该经常练习。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词汇句法的层次上,而要从语篇的高度去把握。语篇分析是理解语篇的要旨和深层意义的有效方法,只有做好语篇分析,才能真正懂得欣赏文章,全面理解文章,从而增进英语阅读理解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考琳·麦卡洛是一位擅长心理描写的作家。作为女性作家,她尤其对女性的情感及心理活动有着深刻的感悟。文章试图通过文学症候式分析方法,对考琳.麦卡洛《荆棘鸟》中隐藏的种种症候进行分析推理,并深入探究其创作心路历程。小说中描写的每一桩婚姻都不是十分幸福完美,人们的情感生活也很不同于常人。尤其是克利里家的七个小伙子无一例外地都不喜欢女人,并认为结婚成家没有什么意思,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书中的母女关系也很特别,梅吉和妈妈以及梅吉和女儿朱丝婷的关系淡漠客气多于亲密无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实中的爱情都不尽如人意,而神父拉尔夫和梅吉之间没有结果的爱情却无比完美,令人神往,但这样完美的爱情最终付出了血的代价。他们完美爱情的结晶—戴恩在希腊执行神圣的使命时,因救几住溺水的女人而献出了自己性命,回到了他热爱的上帝的怀抱中。如果深入了解考琳.麦卡洛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之后,对考琳.麦卡洛为何这样处理《荆棘鸟》里的人物情感,为何这样安排故事的情节和结局就会十分理解了。同时也知道了如何更好地解读这本书,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9.
清代会试同年<齿录>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以<己丑齿录>对照近现代各种龚自珍年谱,可订正这些年谱中有关龚自珍家世、经历的错讹缺失,还可增补世人所不知的事实.<己丑齿录>是清代历史人物研究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