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代西方产生的自由主义极大推动了人类社会及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分化和不平等。马克思主义基于这一事实,提出要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传统社会主义者过于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而忽视了每个人自由发展这一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一书的作者在掌握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围绕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具有原创性的探讨,开辟了殷海光思想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从类型学的角度看,先秦与秦汉以后君主制存在重要区别。君主专制政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1)君位的终身制和世袭制;(2)君主地位至高无上;(3)君主独揽国家权力。从这个概念出发,综合考察先秦君权的实际状况、政治制度的构成要件、社会条件(经济制度、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情况)以及行政管理的技术条件等综合因素,可以断定先秦时代不可能产生君主专制政体。因此,君主专制政体应始于秦汉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包含了人类自由本性实现的两个合理性层次:即公民作为需要和利己的个体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充分实现其特殊利益和目的的自由实践,以及作为自治主体自愿选择或加入某种社会团体或共同体的自由实践。前者主要是指实现个人所有权的需要体系,体现为公民的经济自由;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为公民对自身自由与权利的自我维护或自治,体现为公民的政治自由。  相似文献   

5.
《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一书的作者在掌握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围绕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具有原创性的探讨,开辟了殷海光思想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的宪法成长具有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主题 :其一是“从专制到民主”,它反映的是法律文化所依托的政治制度架构方面的变革对法制转型的影响 ,以及法制转型过程中法律所表现和确认的政治内容上的变化。其二是“从人治到法治”,它一方面反映的是现代化进程中 ,政治结构中统治方式的变革 ,另一方面 ,反映的是法律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特别是法律与权力之间关系的变化。因之 ,从制度上考察近代以来特别是 2 0世纪前 5 0年 ,中国社会从传统专制制度下的人治主义统治方式向现代民主制度下的法治主义统治方式的转变过程是中国法律发展理论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中文学术界把西文绝对主义误译为专制主义的现象十分普遍,应该纠正。中西历史是不同文明孕育的结果,有各自独立的演变路径,不能被简单地割裂、误植。西方转型时期的绝对主义政权在君主肆意施政能力和权力体系的生命力等方面均不能与中国传统社会的专制体制相对等。  相似文献   

8.
自由主义是作为反对专制王权的思想运动而出现的。斯宾诺莎、洛克等人便是这一思想最早 的代表人物。但是,对于自由的政治意义的认识却并不是他们的专利。霍布斯对自由的阐述 无疑对理解自由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通过对霍布斯自由思想的分析,来探析自由的最初政治 意义,或许能在现代庞杂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中了解一下自由的最初意蕴,对今天看待自由 或许会有一些启示,自由原本是简单明析的。  相似文献   

9.
1898年美西战争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美国对外关系发展的转折时期.结束传统的孤立主义,广泛地参与世界事务,成为美国对外关系的重心.如何进行?国内争论纷纭.从布莱恩的反帝国主义开始,到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提出,美国民主党逐渐形成了以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反帝国主义为主线,以民主、和平的国际社会为理想,以美国领导为核心的自由国际主义思想.尽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布莱恩的反帝国主义和威尔逊的和平计划都在政治竞争中处于劣势,但纵贯20世纪美国的外交政策史,民主党的自由国际主义思想奠定了现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秦至清帝制时代思想专制的基本特征是"定于一",追求全体民众思想的绝对统一。控制人心、统一思想,是秦统一之后在治国路径方面的基本选择。在经历了秦焚书坑儒以暴力控制人心的失败之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思想文化政策,确立以儒家思想为国家意识形态,并利用政策的导向作用,使"民知所从",引导人们进入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秩序,为实现真正的思想统一和思想独断奠定了基础;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推动儒学的全面普及,最终把统一思想的目标,变成了思想一统的现实。从秦始皇开始,帝王们把先秦思想家们对"圣者为王"的理想追求,强制性地改变为"王者即圣"的现实,将独断性权力与心智之圣明联系起来,制造了"天子圣明"的思想骗局,诱使天下臣民以帝王的思想为思想而交出自己独立思考的权利。从秦开始推行的以吏为师,其本质是以帝王为师,这样的制度设计将"天子圣明"贯彻到底,其结局是普天下数以亿计的民众,被一个独夫所控制。设置"天子圣明"的骗局,打出以吏为师的旗帜,帝王们费尽心机所要的也就是"专制"二字;而在这千年骗局中沉睡的人们,则因为失去了思想的权力和能力而一睡不起。思想专制是对思想的专制,所以,皇权专制的矛头首先是对准思想者。在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由于一统思想的窒息,很少出现有思想的人,但凡有点思想能力的人,也时刻警惕着尽可能与皇权保持一致,或者在碰壁之后向皇权虔诚地认罪投降以求保全生命。在失去了思想个性的思想海洋里,没有浪花,也没有涟漪,而正是这片辽阔却沉寂的死海,保障了皇权专制那艘不沉的巨舟。如果对照马克思对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中国历史上实行的是典型的思想专制;而从这样的思想史事实出发,判断秦至清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是皇权专制社会,至为确当。  相似文献   

11.
从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家贡斯当对古代人自由和现代人自由的区分,再到伯林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著名二分法,人们似乎在此基础上能够辨析近代以来西方自由主义政治传统。然而,随着当代强势的社群主义者把尖锐的矛头指向伯林的消极自由观,并以某种过于夸张的形式把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截然对立误解为当代社群主义——自由主义论战的实质,这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包括哈贝马斯、尚塔尔.墨菲的警觉,随之以一种超越、调和、折衷的自由观理论予以回应。对这两种自由分与合的演进理路的考察和阐释,我们会发现深藏其中的辨证张力的伟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自由思想和自由精神,从儒家、道家、佛教的角度进行阐释。研究认为,儒家主张用礼规范个人的行为,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讲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道家最能体现自由精神,既有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也有对生命自由的终极探寻;佛教重在弘扬生命的主体性,强调不能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由此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精神与西方遵从道德法则、主动和被动的自由等自由思想存在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出版自由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学术界对于出版自由的定义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分析出版和自由的基础上,述评了各位专家对出版自由的定义,给出了出版自由的定义。  相似文献   

14.
复兴于20世纪后期的现代西方公民身份理论交织着自由主义、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分歧与论争。以批判个体权利至上的自由主义公民身份为起点,新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极力挖掘自由正义规则之外的公民德性的现代价值,主张复兴公民责任与义务,倡导公民直接参与公共生活,主张基于社群认同的共同善优先于个体权利,主张培育公民美德,试图构建积极的公民身份理论。三者的争论加大了公民身份理论的内部张力,助推了当下西方的现实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人身自由权具有自由权的一般本质特征 ,应属民事权利中的具体人格权。它是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人身权利 ,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和享受其他合法权益的基础。侵害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当属侵权行为 ,加害人应承担相应的侵权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结社自由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性法律和国际人权条约承认和保护的结社自由,是个体基于不同的原因而与他人结成名称、规模、宗旨和目标等各不相同的组织的权利。文章从四个方面,即什么是结社自由、它有什么功能、法律如何对之进行保护以及结社自由与表达自由之间的关系,对结社自由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7.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女性主义是一个伞状的术语、一种多元文化思潮,具有十分复杂的渊源.运用谱系学的方法,从理论的萌芽、政治运动的兴起以及宗教哲学的传统三种不同的视角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渊源深入考察和探究后,文章指出,生态女性主义不仅是一种文化理论,也是一场为实现社会变革而兴起的实践运动,更是一种看待世界和他人的哲学视角.值得一提的是,关注生态女性主义的渊源,对其加以辨析和解释,能够为学界提供审视和评价当代社会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萨特把人的自由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 ,认为自由是与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 ,而人的自由之根源在于人的意识的虚无性、否定性与超越性。认为人作为自为的存在 ,与物作为自由的存在的差别在于人的存在先于本质 ,这正是人的自由的根本所在。人的自由在于意志的自由、选择的自由 ,而这种自由既是绝对的 ,又与责任密切相联。萨特的自由观最大的不足在于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来谈自由 ,这使其自由观最终不过是抽象的个体自由与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19.
劳动契约是从民事契约中发展而来的,二者有着共同的经济基础和道德基础,只是在限制契约自由的力度上,劳动契约表现得更为突出。对该限制的具体体现进行了阐述;在限制契约自由的同时,也应保有自由的灵魂。对弱者的再生式保障与对契约当事人的一体保护,必将促进契约自由在劳动契约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在政治哲学领域,"自由"是一个重要同时也充满争议的概念。不同的政治哲学家讨论和区分了不同的自由观,并论证了其内在逻辑。贡斯当从社会历史状况出发,比较了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指出现代社会的人应享有现代人的自由,无须留恋和提倡古代人的自由。伯林从自由一词所蕴含的内在逻辑出发分析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据此指出积极自由存在逻辑上的悖论并隐含着极权的危险,从而主张消极自由。许多自由主义者虽对伯林的论证存有异议,但从根本上信奉伯林的主张。但是,共和主义的一些思想家如昆廷.斯金纳不抛弃积极自由,在自由主义的逻辑框架之外发展出一套具有自恰性的积极自由观。然而这种具有怀古精神的自由观在现代社会所能取得的共识可能并不需要,研究者们发展出一个新的、能够抵御极权主义威胁的、能获得更多认同的和自恰的积极自由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