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Verschuren的顺应理论提出语言的运用是一个在语言各个层面上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因为语言本身具有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本文在简要介绍顺应理论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对汉英翻译的解释力,同时认为翻译是文本和译者之间动态的顺应及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2.
顺应论与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本文探讨了五种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在翻译时,根据"顺应论"既要进行语言语境顺应又要进行交际语境顺应。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语境顺应、交际语境顺应和文化语境顺应三方面,对英汉文学翻译进行尝试性的阐释,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其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选择是手段,顺应是目的,选择-顺应论构建了一个连贯统一的语用学理论框架。借鉴Verschueren提出的语用顺应的4个角度,结合翻译是3个参与者组成的两次语际交际过程的观点,试图构建科普英语的语用顺应翻译理论框架,并对一篇科普作品的翻译进行个案分析,提出科普翻译过程作为一种科普语言的选择和顺应过程,在科普语境相关成分顺应,科普语言结构顺应,受科普认知心理、科普社交规约和时间约束的顺应动态性以及科普译者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程度4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科普意义的理解和生成。  相似文献   

5.
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是交际者为达到交际目的、根据交际需要而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该理论对公示语翻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性和阐释性,一方面公示语翻译提出了统一的目标,一方面探讨了翻译过程中语言层面和费语言层面各个因素的顺应过程和顺应机制,为我们正确翻译和实现交际目的提供了很大的指导帮助.  相似文献   

6.
语言顺应论是一个极富解释力和适应性的理论,它对翻译理论研究有很强的借鉴作用.顺应论认为顺应性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顺应性主要涉及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四个方面.翻译是一个根据语境不断进行顺应性选择的动态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对译语语境以及译文的语言结构的顺应.翻译活动既受到所处的语言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又不断改变着其所在环境,因而翻译永远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具有协商性.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语言使用具有顺应性和选择性的特点。论述了翻译是一种动态的顺应和选择过程,并提出了顺应-选择的翻译模式。通过译例分析了时间、语境和语言结构顺应-选择的翻译过程,论证了顺应-选择的翻译模式可以有效地指导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关于翻译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理论,如何使翻译趋于完美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不同的翻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理论,可谓是见仁见智。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语言结构的顺应,语境的顺应和动态顺应方面的关系,颇有见地。翻译是一个文本和译者之间的顺应和互动过程。本文将通过分析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对《红楼梦》的两种翻译来看顺应论在汉英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语用学的语用顺应理论是语言使用中根据语用环境做出的动态顺应。语用顺应对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用顺应分为主动顺应和被动顺应。本文以杨译与霍译《红楼梦》中“笑道”的翻译对比为例,对主动顺应与被动顺应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0.
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与外部原因,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顺应过程.以此为研究视角和探讨的理论基础,指出翻译行为不仅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和顺应的意识行为,也是实施这一意识行为的动态过程.选择和顺应不仅体现出翻译行为的特点和复杂性,同时也体现出从多角度和多层次的视域阐释和指导翻译行为的过程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用语用学中的顺应性理论指导广告翻译的观点,探讨顺应论在广告汉英互译中的指导作用及广告汉英互译过程中顺应性翻译的一些要求。本文认为在顺应论的框架内,广告翻译应该是以实现广告的最终目的为宗旨的动态的顺应性翻译,这种顺应性翻译更多地侧重目标读者的价值取向、语言文化习惯和已拥有的预设信息,以赢得目标读者的理解和认同,由此使广告翻译有别于其它文体的翻译,使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汉语拟亲属称谓系统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积淀,一直是翻译的难点.从跨文化的角度,在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理论框架下分析语境对拟亲属称谓英译的制约,并探讨翻译过程中如何顺应语境融合下的语言语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使译文有效体现拟亲属称谓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语境顺应论不仅可将拟亲属称谓翻译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而且也为翻译研究带来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翻译学科建设和翻译理论发展的介绍与分析,提出中外翻译学研究的相互适应性。从中国传统翻译研究到西方描写译学以及其它流派对翻译学的理论体系的阐释,论证了纯翻译理论研究的超语言特性以及翻译理论对不同语言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从中西翻译学发展的相似经历证明了中西译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适应论的角度来看,翻译过程是以译者为中心,为适应动态的文外和文内语境各要素的变量而不断选择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使目标文本的建构和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呈现出动态适应性.由于译者的意图及社会心智、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译语文化环境等文外因素是动态变化的,不同文本类型风格各异,因而译文的评价不能脱离其特定的语用环境.翻译标准不是规定性的,语言结构对象与具体使用语境相关成分相互的动态适应使翻译标准具有多元性和相对性.  相似文献   

15.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提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是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用该理论重新审视翻译过程及其本质,认为翻译实质上是变异、商讨、顺应并据此作出选择的过程,语言顺应论下的翻译过程是基于这三个语言特性相互协作共同持续于话语产生、理解与转换的动态阐释过程。  相似文献   

16.
维索尔伦关于交际双方在语言选择上的语境顺应模式,解释了交际过程与语言选择相关的各种因素和心理特点,给人以重要的启示。翻译也是交际,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受维索尔伦语境顺应模式的启发,构建了翻译语境顺应模式。詈语是语言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有着别类语言不可替代的语用功能,通过对霍克斯英译《红楼梦》中詈语翻译典例的语用分析和解读,证明了翻译语境应用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建立了充分的理论检测正误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从风格翻译手段角度看林语堂英译的《幽梦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风格翻译手段的视角,即对应、重构、以及淡化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林语堂英译的《幽梦影》如何再现原作的风格,展现其艺术意境,充分体现了译文风格对原文风格的适应性,通过对具体风格翻译手段的分析对于研究林语堂的译作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动态顺应看《李尔王》的三种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ef Verschueren的语用综论观下的顺应论的动态性认为,语言选择过程的动态顺应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时间顺应、语境的顺应和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以该理论对《李尔王》三个不同时期的译本进行分析,指出翻译标准应该被不断地重新阐释以顺应不同时间、不同语境和不同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人才聚集既可能产生1+1〉2的经济性效应,也可能产生1+1〈2的不经济性效应。人才聚集效应与聚集区域的文化特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故在研究人才聚集效应时,区域文化适应性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给出区域文化适应性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文化适应性与人才聚集效应的关系及其二者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区域文化适应性建设及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