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评定抢篮板球意识的方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6~1997年中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和1997年中国女子篮球俱乐部杯赛中对部分运动员抢篮板球的技术运用情况的专门性统计资料,就关于评定抢篮板球意识的方法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抢篮板球能力是评价篮球运动员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篮球队员拼抢篮板球能力包括四个方面:拼抢意识是抢篮板球能力的首要因素;身体对抗能力是拼抢篮板球能力的重要基础;技术是拼抢篮板球能力的核心;配合是拼抢篮板球能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篮球比赛中,争得篮板球次数的多少于比赛胜负几成正比。篮板球争抢的得失还直接影响到全队队员的比赛情绪、斗志、信心及技术的发挥。因此,争抢蓝板球就是夺取篮球比赛的主动权。应从个人技术的基础性、集体配合的有效性以及抢篮板球的规律性等方面,提高队员抢篮板球的意识和能力,力争比赛的优胜。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篮球比赛中.抢篮板球是一项重要技术,是衡量一个球队实力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获得控制球权,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怎样在比赛中抢到更多的篮板球,是每一位教练员和运动员极为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必须具备勇猛、顽强的作风和强烈的抢篮板球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个人技术是抢篮板球能力的核心;集体配合是抢篮板球能力的保障;基本功训练是抢篮扳球能力的重要基础。强化技术配合和基本功训练是抢篮板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现场记录和访谈法 ,通过对 2 0 0 2~ 2 0 0 3赛博中国女子 (锦州赛区 )中的队员抢篮板球的现场观察和对队员进行问询调查 ,并对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发挥自身的特长 ,判断球的落点 ,区域等因素 ,并结合本队的战术需要 ,依靠集体的力量是可以抢好篮板球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 ,一直是篮球训练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也是提高篮球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快攻相关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当前世界篮球快攻的特点与变化。结果表明:当前世界强队在快攻上主要是由抢篮板球和抢断球发起,快攻得分命中率高,得分相对容易,是当今世界强队所采用的主要得分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谈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意识在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较其它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条件要稍好一些 ,但篮球意识却相差无几。所以 ,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尤为重要 ,根据自己的教学训练实践 ,提出一些方法 ,以求全面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篮球素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详细探讨了大学生在篮球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篮球意识的培养对策,对提高普通高校篮球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提出与公民理念相对应的"非公民"理念的基础上,认为"非公民"包括臣民与惰民,同时"非公民"意识包括臣民意识与惰民意识两个组成部分。文章认为惰民意识从本质上来讲从属于臣民意识,但又有别于臣民意识。无论臣民意识还是惰民意识都是"非公民"意识,都应升华为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2.
论发展意识     
发展意识是人们在发展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发展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它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在当代,发展意识包括全球意识、极限意识、代价意识、时空意识和人本意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群体意识与回族凝聚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心理特质的核心部分,中国回族的民族意识中最为突出的是其民族群体意识,极强的民族群体意识为回回民族高度凝聚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今日,回族群体意识依然在不断抬升,内部凝聚力依然在不断增强,但这种抬升和增强,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维护自身民族的群体利益,不能损害其他民族的群体利益。当代回族调整民族内部结构,树立健康的民族心理,是谋求与各兄弟民族长期和睦相处,集中精力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实现与各兄弟民旋共同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从《简·爱》中的伯莎到《雷雨》里的繁漪,疯女人逐渐走下了紧锁的阁楼,在窒息的男权社会里争取话语的主动权。相同的命运遭际,不同的反抗形式,历经一个世纪后的疯女人,在夹缝中蜕变,在蜕变中成长。她们的蜕变,揭示了女性意识由"他者"到"自我",从蒙昧到觉醒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5.
论鲁迅创作中的旧文化情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传统伦理思想、鲁迅的死亡意识、以及他的"鬼气"观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鲁迅与传统的关系并非仅仅一个"反"字所能包容和概括,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意识流手法是描写人物心理的一种有力的表现方式,在当今小说创作中仍被广泛应用着。但是,任何表现手法,只能适应特定的生活内容;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就会陷入滥用与玩弄技巧的歧途。文章试就应用意识流的艺术尺度加以界定,以便更恰当地对其运用。  相似文献   

17.
价值自觉是价值自信的基础和前提,价值自信是价值自觉的结果和归宿,只有高度的价值自觉才能铸就充分的价值自信.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才能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必将铸就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认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必然选择和本质体现,必将激发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无穷创造力和战斗力,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意识主体是近代哲学的基本范式。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活动逐渐从这一范式中突围出来 ,使得对近代意识主体原则的批判成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主题。而马克思则是对近代意识哲学范式进行思想突围的先驱。可以说 ,正是马克思把意识主体归结为由劳动的异化决定的意识的异化 ,通过揭示意识的感性本质和社会本质消解了近代的纯粹意识和自我意识 ,实现了哲学范式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9.
仡佬族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和与复杂的社会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崇尚生命和追求和谐为特征的审美意识。寻析其特定的审美意识成因和内蕴,可以深刻了解其质朴顽强、包容坚忍的民族精神,及其以弱适强、守护自我的民族性。这可以为在全球化背景中如何应对强势文化冲击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弗吉尼亚·伍尔夫、西尔维亚·普拉斯和陈染三个生活在不同时期、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女作家的个人经历及其作品为例,探讨女作家笔下的父女关系。女作家们强烈的弑父情结之下是对所缺失的父爱的哀哀呼唤,女儿们对父亲既恨又爱的矛盾心理反映了主体意识增强的新女性对父亲所代表的菲勒斯文化既反抗又渴求保护的纠结心态。成长中的女性只有以一种超越的姿态和宽广的视野才能使自己迈出痛苦的泥沼。因此,伍尔夫的"双性头脑"和陈染的"超性别意识"不啻为女性的自我发展指出了一条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