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中夏于1930年9月至1931年12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担任特委书记等职务,他在此期间主要任务是纠正李立三“左”倾错误,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这一阶段工作中的成绩是突出的、主要的。但也有过失误。失误的原因主要是于当时党中央在指导革命斗争时的“左”倾思想有联系,同时也由于他缺乏武装斗争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时期,伴随着湘鄂西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湘鄂西土家、苗、汉各族妇女,积极投身于伟大的革命斗争。作为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中有相当篇幅真实地反映了苏区各族妇女投身和参加革命的历史事实,塑造了湘鄂西苏区妇女的群体形象。红色歌谣表现了湘鄂西妇女与封建势力进行彻底抗争的精神风貌;红色歌谣里的湘鄂西苏区妇女是拥军的模范;红色歌谣里的湘鄂西苏区妇女是拿起枪杆,投身革命的英勇无畏的战士。这些形象记录了苏区妇女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丰富了民间文学中妇女形象的内涵,展示了苏区妇女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3.
邓中夏与湘鄂西苏区的立三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中夏是我国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一生是革命的战斗的一生,他的足迹遍及中国南北大地。但是,他在湘鄂西苏区,却执行了立三路线,犯了严重错误。 一九三○年九月,刚从苏联回国的邓中夏被派到湘鄂西任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政委。在此后一年的军事生涯中,是邓中夏一生中的严重失误时期。在这里,他错误地执行了李立三冒险主义的军事路线,把红二军团开出根据地攻打中心城市,使洪湖苏区受到了破坏,红二军团遭到了重大损失。邓中夏在后来的检查中说:“对于湘鄂西苏区,  相似文献   

4.
湘鄂边革命根据地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是二战时期保存革命力量、锻炼斗争骨干、争取斗争胜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之一。它的建立有其自身的突出特点。同时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历程中有它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一、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较为详尽地叙述了八七会议精神在湘鄂西民族地区的贯彻与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土地革命斗争,从另一角度分析和评价了八七会议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叶,在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山大人稀地瘠民贫的鄂西地区,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抗官僚军阀、土豪劣绅残酷的剥削压迫的农民运动——神兵起义。并迅猛地蔓延至土家族、苗族聚居的湘、川、黔边的广袤山区。神兵是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农民自卫武装团体,有许多近似义和团、白莲教之处。当年曾在湘鄂西领导土地革命斗争的贺龙在《湘鄂西初期的革命斗争》一文中深刻地指出:“神兵虽然都是迷信团体,但其成员大都是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为了反对军阀、反对苛捐杂税组织起来的。除了被地主恶霸控制的一部  相似文献   

7.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的全国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监利县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周老嘴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回顾这段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激励革命老区人民,发扬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从剅口暴动到洪湖游击队的组建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首先在革命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举行秋收暴动。会后,湖北省委根据中央制…  相似文献   

8.
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由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湘鄂西地区广大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来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全国几块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当时的湘鄂西中央分局、省政府、各县红色政权,都相继创办出版了自己的报刊。湘鄂西中央分局办有机关报《红旗日报》和《布尔什维克周刊》;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办有机关报《工农日报》;湘鄂西省委宣传部办有《洪湖日报》;湘鄂西红军政治部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人民对湘鄂西苏区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鄂西苏区是由洪湖、湘鄂边、巴兴归等几块革命根据地所组成。其中湘鄂边的鹤峰、桑植、五峰、恩施等地和巴兴归巴东是土家、苗、汉等民族的聚居区。土地革命时期,土家族和其它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火一般的热情投入革命斗争,他们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为湘鄂西苏区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就此略作论说。一、参加武装斗争、创立革命据根地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28年2月底,贺龙、周逸群遵照党中央  相似文献   

10.
何功伟烈士,湖北咸宁人。学生时代即参加革命,为武汉“一二·九”运动领导人之一。一九三六年在上海入党,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农委委员,武昌区委书记,咸宁中心县委书记,鄂南特委书记,湘鄂西特委宣传部长,鄂西特委书记。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由于叛徒出卖,被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在狱中坚持斗争,英勇不屈,同年十一月十七日从容就义,年仅二十六岁。  相似文献   

11.
刘梅秀 《老友》2012,(10):13-14
欧阳洛(1900—1930),字仲廉,号梦朵,化名毛春芳,江西省永新县芦溪乡人,中共早期党员。他是永新县党组织的创始人,县委第一任书记。大革命失败后,欧阳洛参加了南昌起义,后奉党中央派遣赴上海,先后任上海市沪东区委书记、沪西区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1930年,在武汉开展革命斗争时,欧阳洛因叛徒告密被捕,惨遭敌人杀害。  相似文献   

12.
洪湖地区——以当时沔阳、监利为中心,包括江陵、石首、潜江、公安、天门等县,是二战时期较大根据地之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构成部分。全面地研究该地区人民革命斗争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下面,我们试就该地区早期革命武装斗争的主要过程、特点、意义和经验教训作一综合考察,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并实现产业化,是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湘鄂西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发展当地特色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重点论述了特色经济带动了湘鄂西农村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湘鄂西地区农民的增收致富,推动了湘鄂西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非常重视报刊工作.他是读者,习惯从报刊中了解社会;他又是作者,善于利用报刊打击敌人,指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他更是报刊工作卓越的领导人,领导与支持许多报刊的创办和发展.他以其特有的理论家和宣传鼓动家的天赋才能,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背景。它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在湘鄂西的传播,与贺龙、周逸群、任弼时等在湘鄂西展开的轰轰烈烈的革命实践,与湘鄂西苏区的歌谣运动等都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毛泽尔同志一贯重视农民运动,认为农民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无产阶级只有和农民结成坚固的联盟,才能领导革命达到胜利。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他从广州到上海就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同年冬,毛泽东同志来到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积极设立中央农委办事处和筹办湘、鄂、赣农民运动讲习所。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三日,他参加了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特别会议。接着,他决定亲自考察当时农民革命斗争的中心湖南的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湘鄂西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湘鄂西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世炎是我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从事的新闻活动,是他政治生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他把新闻事业当做政治斗争的锐利武器,他办的各种报刊和发表的大量文章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全国几块较大的苏区之一。它是以湖北省的洪湖为中心,由洪湖、湘鄂边、巴兴归、荆当远、襄枣宜、鄂西北等六块根据地组成的。它们之间,彼此被敌人分割包围,但都在中共湘鄂西特委和后来的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的统一领导下,在战略上相互紧密协同作战,构成了湘鄂西苏区的整体。湘鄂边革命根据地,是由贺龙为首的中共湘西前委后为湘鄂西前委领导下的红四军,在咸丰龙潭司党领导的  相似文献   

20.
湘鄂川黔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深刻吸取过往湘鄂西苏区、黔东苏区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湘鄂川黔边地区发展文艺运动的有利社会条件,把文艺宣传作为革命动员的头等手段,掀起了一场革命动员的巨潮。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革命动员中,湘鄂川黔苏区科学制定文艺宣传动员目标,积极构建覆盖苏区的文艺宣传组织网络,广泛开展形态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宣传活动,其为坚持湘鄂川黔苏区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有力支持,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湘鄂川黔边地区的广泛传播,成功地探索了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