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1909年初版本《域外小说集》收入与儿童密切相关的3篇译作.其中,《乐人扬珂》讲述一个因儿童天性好奇而引发的悲剧,在社会批判之余,引导读者思考何谓儿童这样本质性的问题.《天使》描写一个乡村女童在失去亲人后孤立无援,面临无从救赎的困境.《安乐王子》以童话题材展现民间疾苦,流露出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此外,依据多项可靠史料,可以确认周氏兄弟在晚清时期已经完成了儿童的发现,形成了将儿童视为原人的基本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在五四时期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 相似文献
3.
杨亮的散文写作呈现出四个特色:第一,闪现散文的诗性智慧,意象新颖,抒情性强;第二,讲究散文的谋篇布局,构思奇妙,层次井然;第三,体察生活的视角独特,题材丰富,多姿多彩;第四,注意语言的生动性,灵动跳跃,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4.
程祥徽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1,1(2):52-54
在20世纪最后20年汉语风格学蓬勃发展阶段,澳门语言学工作者有幸筹办了两次重要学术会议并发表了一批风格学、语体学著述,为汉语风格学的建设作出了贡献。21世纪澳门语言研究仍将因地制宜,在包括风格学、语体学在内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方面继续努力,多做微观的风格现象的探索,争取获得更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风格是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译出风格是文学翻译的重要旨归。中国古典艺术散文原文的许多风格标记很难在译文中得到对应,译文的风格因而不等同于原文的风格,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对古典艺术散文风格英译的规范做描述有助于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研究和英译实践。 相似文献
6.
林清玄是台湾本土的散文作家,敢于面对现实,表现社会矛盾.早期他将自己的朝气与激情倾注在文化乡土抒写上,以散文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既渗透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又笼罩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体现了古典式的生命存在的智慧,属于文化乡土散文的范畴.本文拟就其文化乡土散文深厚蕴藉的乡情美为重点,兼从精心整合的意象美、平实幽默的言辞美、情绪表现的色调美及浑然天成的哲思美几方面阐释其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范晶晶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4):131-133
晚年孙犁在散文创作实践中,突显了其独特的文体风格。文章以《耕堂劫后十种》为研究对象,对孙犁晚年散文创作文体的交融性给予关照,从文体互渗、散文的理趣追求、语言的文白交错,分析其散文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旨趣。 相似文献
8.
王璐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3):78-80
在散文翻译的过程中,为译出原文韵味,风格的重要性不亚于内容。从风格翻译的角度出发,对《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作品中两种语言的风格特征以及相应的翻译技巧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以期对今后散文的汉译英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从接受角度论述吴越文化对周氏兄弟的影响 ,强调的是主体能力的亲近与吸收。周氏兄弟的经历与个性不同 ,造成了他们对吴越文化吸收的差别 ,由此形成了他们为人为文的迥异。 相似文献
10.
王符在继承汉代经学散文风格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出背离和突破:以民间谚语作为论政的重要依据,以受汉儒鄙夷的五言句式写作自己《叙录》的大序,有时在论政中直斥当朝君主,突破了汉代经学文章“温柔敦厚”的文风.王符散文这种风格上的突破主要源于其思想中对先秦民本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复归,同时也是王符沉寂乡野,主动向民间文学学习的结果.这种突破虽然只是部分尝试,但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安石的散文创作历程可分为发韧期、成熟期和新变期三个阶段。从英宗治平年间开始,其散文创作在继续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以经术为文”这一特点开始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生活认识论作为我国认识论研究新的发展方向,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被一些学者所重视和提倡,但大多是从宏观上论述的,从微观入手系统论述的较少。生活认识论要想在新的世纪有所作为,不仅要从宏观上考察,而且还要深入到认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实践层次来探索。鉴于此,试从实践主客体关系、实践目的、实践逻辑等六个方面对生活认识论加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学研究作家风格已经积累下丰富的经验,而新闻学研究记者风格却才刚刚起步。把文学的相关理论引入记者风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理论引入记者风格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个人背景分析、典型人物分析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相对化视角:木山英雄的鲁迅、周作人并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学者木山英雄是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为了避免将鲁迅绝对化和主观化,他从相对化视角对鲁迅、周作人、章太炎等人以及现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场景作了并行研究,由此进入中国近现代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16.
2000年度散文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义贞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2):43-49
回顾 2000年的散文研究,一个总的印象是,针对散文这一文体在理论建构方面存在的诸多历史遗憾, 2000年的散文研究无论是理论批评、作家作品解读抑或是以长时段的眼光考察散文现象、散文运行的轨迹,均无可避免地是从“散文文体的美学规范究竟如何”这一基本层面展开追问的,其所得出的一系列结论,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也留下了若干仍需追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要古典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大宗,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沉寂和薄弱.新时期以来,古典散文研究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但仍有某些领域没有引起古典散文研究界的重视.目前,古文话的整理、古典散文批评理论、古典散文美学是亟待开拓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名辩与逻辑、因明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将名辩与逻辑、因明作比较研究且贡献较大的学者 ,有孙诒让、梁启超、章太炎、谭戒甫、虞愚、章士钊、沈有鼎、张盛彬八位学者。其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着眼于“同”到着眼于“异”的过程 ,且紧密围绕三个传统的推理进行比较。通过这种研究 ,为中国学术界形成了一个新的逻辑史学科和研究方向 ,促进了逻辑学在中国的传播、普及和发展。其研究的主要教训是 ,某些学者在运用逻辑学对名辩思想作解释时出现了牵强附会现象 ,不同程度地模糊或抹煞了名辩学的原貌和特色 ,造成对名辩学的逻辑成果评价不当等 相似文献
19.
20.
在现代散文初创期,浙江新文学作家功不可没.他们是现代散文意识最早觉醒的一个地域性群体,凸现了浙江地域文化和散文传统的潜在意义,以及在现代散文史中确立地位的显在意义.他们对现代散文理论观念的探索和文体实践,由此显现出的多样化个性风格,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散文的艺术表现,并提供了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基本构架和散文体式样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