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环境权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权是针对环境所设定的权利,是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被提出来的,并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探讨环境权性质,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指导。环境权的产生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人类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存在价值及法律地位具有不可包容的独特性。因此,环境权的提出是普遍利益的要求,符合基本人权的特性,是一项独立的基本人权。环境权具有连带权利的特征,国家代表全体国民协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体现了环境权的公权性质。但环境权又是一项具体权利,我们必须肯定环境权的私权性质,提供民法保护,才能真正实现环境权的价值。环境权的多元性决定了它具有公权和私权的双重属性,是一项复合性的新型人权。 相似文献
2.
论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属性是公民环境权理论的核心、首要的问题。公民环境权作为人权已得到共识,但如何在法律上构建公民环境权,使之成为法律上权利,即法定权利,却存在不同观点。公民环境权私权化是一个开创性的有效途径,公民环境权完全具备私权的主体平等及体现个人利益的特征,因此,公民环境权可以成为私权,进入民法领域,即公民环境权这一基本人权具体化为民事权利,成为为民法所保护的权利。但由于作为环境权的客体的环境资源及生态功能具有整体性或不可分割的特征,使公民环境权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直接体现为个人的利益的私权,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亦即人们通常说的"社会性私权",是体现公共利益的特殊的私权。 相似文献
3.
环境权:理念而非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生态道德等角度,人类应当享有作为应有权利(或道德权利)的环境权是无可厚非的,"环境权"虽然其作为一项道德权利的存在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但目前仍然被置于法律规范之外.事实上,国际性宣言、各国宪法及环境基本法关于公民环境权的规定只是政策、理念的宣示性务款;大多被确认的与环境有关的权利只是彰显了国家环境管理权和环境保护义务并非法律权利;司法实践中,拒绝适用环境权进一步证明所谓"环境权"条款并非设置实体性权利内容;环境权内容模糊,学界众说纷纭、观点不统一,而且相当一部分环境权的具体权利尚未得到法律的确认时,仅仅由于法律规定了环境权的部分内容就认为环境权是法律权利显然是以偏概全.总之,环境权由道德权利上升为法律权利还有很长的艰难道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重点从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与企业行为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来考察日本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以及政策(制度)的惯性与企业行为方式刚性之间的联系,探索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展及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形成的一种能促进有效竞争、弥补"市场失灵"的新型产业政策以及理想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投资领域,东道国环境权表现出其在内国治理中前所未有之特征,集中体现为东道国环境权利外延的扩张及其亟须通过法律与文化路径实现环境正义。东道国环境权的内涵即在国际投资活动的过程中,由东道国及其公民对环境安全感与生俱来的需求所促生,受东道国法律及文化所影响,在投资者和东道国以及东道国公民之间形成的权义结构中,通过东道国平衡环境与投资者权益的过程中管控外资和代表东道国公民实现其权利所产生和获取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9.
当前,我国日渐成熟完善的市场与日益扩大的政府干预产生了“共生现象”,而市场与政府失灵的问题也成为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政策主体面向尤为关键的问题。本文认为市场和政府失灵的实质是资源性配置的问题,如果我们无视政府功能的限度,政府必然失灵,也必然不能真正消除政府失灵。我们目前不能也没有必要在政府和市场之间选择,更没有必要争议“纯福利”还是“准市场”的价值体现,我们必须重申“政府理性”,也必须尝试一种新的社会政策面向,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功能组合。本文认为政府理性就是一种公民社会路径下的政府公共理性。面向的是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据此做出的社会政策面向。就是说,政府除了面向商业部门购买服务而发挥市场的力量之外,需要所谓“视界向下的革命”,不断拓展社区面向和非政府组织面向,从而实施有效的资源动员与政策执行。 相似文献
10.
从西方移植的环境权概念,成为我国环境法理论体系的构建基点,但该概念过度泛化,导致其内部体系并不融贯,难以进入法律实践。通过对其概念发生的目的论考察,可厘清环境权概念中的冗余要素,确定其有效范畴;而参照德国民法理论的权益区分方法,可知环境权概念之有效范畴指向无法权利化的环境利益,其本质是政治宣示和修辞,并非有效的法学话语。结合我国现有政治法律结构,应当以国家保护环境的公法义务为核心,以保护公民环境利益为指向,建构公法化的环境法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从是否引入竞争和如何引入竞争两个方面对国际网络型产业市场化的文献和理论进行检讨,发现已有的研究普遍存在的一个共同缺陷,即对市场交易成本认识不足,无法全面把握改革的成本与风险,无法明确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反思现有的研究对于探索中的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的启示是:通过产业重组引入竞争有助于规避政府失灵、提高生产效率;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不是简单的分拆与重组,产业重组蕴藏着交易成本增加、市场失灵的潜在风险;为规避改革的风险要求进行良好的市场设计与采取必要的价格管制.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治理:内涵、市场失灵、政府救济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治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通过一定治理机制,实现金融危险向金融机遇的转化,是现代治理理论与金融理论有机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但是,由于金融风险的系统性和金融风险调节的市场失灵,使得金融危机治理的政府救济成为必要.通过政府救济,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危机治理"无限需求"和"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金融危机治理的"供求平衡".鉴于金融危机治理的公共产品原理和系统性原理,政府应时金融机构的金融危机治理成本进行补贴,建立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健全金融危机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采取综合的市场和非市场措施全方位多层次化解危机,实现转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初步完成转型,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竞争主体之一,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独特的巨大的并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今天,中国的国有企业的大部分都分布在垄断行业中,这些国有大型垄断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体系中存在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是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工具和手段。它们在国民经济具有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分布领域存在缺位及越位问题。基于此,优化国有企业分布,应严格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管理;放宽民企准入门槛,引进市场竞争因素;增强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提高其社会声誉;关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国有企业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这一大范围展开的监督模式正可应对大范围展开的权力模式。当下舆论监督行政权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均显不足。行政干预、媒体人的职业素质、行政法主体对舆论监督的管理水平和认识水平均影响舆论对行政权展开监督。舆论监督展开的条件至少有舆论意识的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否定行政主体之名誉权及克减行政人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5.
16.
论环保部门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作用——起诉主体的正当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公益诉讼可分为公众性环境公益诉讼和公共性环境公益诉讼两大基本类型,环保部门可作为原告提起旨在预防和救济对"环境本身的损害"的公共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从可行性看,环保部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有着国际上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具有现行的法律依据和司法实践体验。环保部门务必对其提起公益诉讼的活动进行合理限制和科学设计,譬如务必以已经履行了环境监管的法定职责为前提条件,一般应作为第二顺位原告等。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关联性,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领域进行落实是迫切的现实需要。地方应对气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立法是系统地、综合地、低成本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可行路径。在应对气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耦合立法中,应对气候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体现为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强调以社会利益为本位。可视其为生态化的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立法,是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集合体,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合理制度创新。江苏应对气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立法的初步制度设计应包括:建立产业分类制度,明确相关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构建透明的产业决策制度,设计合理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可操作的市场交易规则,完善激励与法律责任制度,确立法律间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行政审批制度体现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直接管理和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的特点,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审批制度对于维护统一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审批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地暴露出来.因此,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政府失灵视域下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缺失探讨——以常熟中小企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明显不足,其动力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失灵。政府失灵使循环经济所需要利益驱动机制不能很好地建立起来;政府失灵无法使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外在压力明显不足;政府失灵所导致"寻租行为"使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拉动严重不足。要克服政府失灵,一是完善政府财税政策,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二是加强政府监督制度建设,加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外在压力;三是构建科学的政府采购反腐败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绿色采购对循环经济的需求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