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基础设施建设是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先行条件。结合河南省襄城县2005年以来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烟农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的需求状况,发现近年来烟叶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活动非常活跃,烟区烟叶生产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但仍然难以满足烟农的需求。今后机耕道路、灌溉设施以及密集烤房仍然是烟叶生产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未来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方向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为例,运用主成分回归法对影响烟区烤烟种植分布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户均种烟面积、品种差异、烟用物资生产费用、种烟劳动力数量及烤烟单位面积产值都是影响宾川县各烟区烤烟分布的关键因素,并反映出传统烟叶生产存在的分散种植、高成本、低效益以及对人力依赖程度较高的问题.因此,为科学布局烤烟产区,促进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提高烟民收益,烟草部门应提高烟叶生产的集中度和机械化水平,优化生产环节并适度增加优势品种区域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3.
放马岭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历经二年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烟农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一个平台,两大支柱,三级管理,五‘化’提升”运作模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表明,该运作模式在设施条件、规范管理、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科学高效,促进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在“公建民营”、“分级管理,统分结合”、发展植烟农场、培养职业烟农、技术规范等诸多方面给其他烟区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获悉,从今年开始,农民种烟将获更高政策性补贴,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将按上等烟每公斤3.6元、中等烟每公斤3元、下低等烟每公斤2元的标准,以物资形式在烟叶收购后兑现给烟农。烟叶是山东省传统经济作物。2005年,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共投入烟叶生产扶持资金1.2亿元,亩均投入330元左右。烟农种烟亩均收入达到1500元。为进一步加强烟叶生产基础,山东省提出,今年将坚持“稳定面积、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创新探索”的工作思路,加大烟叶生产投入。从今年开始,烟叶生产的投入重点从产前转向产后,产前投入不与收购挂钩…  相似文献   

5.
朱顺林 《源流》2012,(21):62-63
南雄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是"中国黄烟之乡"、产粮大县。近年来,南雄着力发展以农业"六大基地"为主的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帮助老区人民加快步伐走向幸福生活。烟叶生产是南雄农业的支柱产业,产量一直占居广东烟叶产量的"半壁江山"。2010年南雄市被列入全国首批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单位,三年来,该市共投入烟基工程建  相似文献   

6.
周冀衡 《小康生活》1995,(10):14-15
烟草是经济效益高,技术较复杂的经济作物。烟农们常用“种好黄金叶,种坏一把草”来形容烟叶种植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其经济效益影响之大。而打顶抹杈技术又是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所谓打顶,就是除去顶部的花。因为烟株主茎顶端的顶芽,在生长后期将现蕾开花而消耗大量的营养,随着开花和种  相似文献   

7.
距始兴县城12公里的马市镇,是革命老区镇,也是广东省265个中心镇之一,总人口3.9万人。近年来,该镇结合实际,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兴烟战略。按照一基四化即完善烟田基础设施,实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连续几年,黄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同类乡镇前列,被誉为广东省金叶第一镇。  相似文献   

8.
郑会侠 《源流》2012,(11):62-63
南雄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是"中国黄烟之乡"、产粮大县。近年来,南雄着力发展以农业"六大基地"为主的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帮助老区人民加快步伐走向幸福生活。烟叶生产是南雄农业的支柱产业,产量一直占居广东烟叶产量的"半壁江山"。2010年南雄市被列入全国首批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单位,三...  相似文献   

9.
结合"两型"社会及现代农业建设的需求,本刊联合湖南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围绕"循环经济与现代农业"主题,组织了本次笔谈。李明贤教授就我国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技术锁定与替代策略展开探讨,她在分析低碳农业内涵及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发展低碳农业时,各种替代技术受到农业边缘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人地矛盾等方面的制约,需要借助外部效应,引入以利益为主的外生变量,才能实现低碳替代技术的推广应用。刘纯阳教授则基于我国循环农业人才供给不足的现实提出,我国要跳出狭义农业和农民的框框,围绕破解"唐斯难题"来加强循环农业及其人才培养,包括培养循环农业的管理者、技术人才和具有循环农业理念的企业家。蔡立湘研究员结合南方丘陵区自然条件,提出要着重解决稻田系统循环、稻田系统外循环和区域系统循环三个循环层级的关键技术,以及提高能量利用率、饲料报酬率,降低污染物排放等产业链环接口技术,构建南方丘陵区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黄璜教授则分析了湖南生态农业建设的难点,认为在进一步强化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民建设生态农业理念的同时,政府要对生态农业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完善其研究与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产业绿色水平。  相似文献   

10.
尽量控制烟草生产的连作,逐步建立烤烟合理轮作制度,实施划片轮作,才能实现用地与养地有机结合,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烟叶产量、质量,增加种烟效益。而只有对烟草种植田块进行查询,得出连作烟田的基本信息,才是控制烟草生产的连作,逐步建立烤烟合理轮作制度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如何在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平台支持下进行烟草连作区查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农业现代化是其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刊特邀湖南省三位知名专家畅谈“两型社会中的现代农业建设”。湖南明确以“四化两型”引领湖南实现“四个发展”,曾福生教授认为要推进湖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应统筹城乡发展,从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经营形式和组织方式、农业资金投入管理机制、新型农民管理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努力。刘茂松教授认为在工业社会,融合工厂化农业与农产品工业再制造的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首选。对于解决新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实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南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意义巨大且十分深远。推进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发展,应从社会观念变革、基地标准化生产、农业制成品供应链管理、农业科技创新、营造政策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农业是第一污染产业,其中畜牧业污染更是令人堪忧,盛孝邦教授基于邵阳、长沙、娄底等市县考察,提出应迅速建立规模化养殖场的准入门槛,引导养殖企业开展低碳生产,推广生猪养殖粪便零污染处理技术,以畜禽养殖标准化为契机加快发展低碳畜牧业,缓解或消除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是现代集约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展示窗口,在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开展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基地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以河南的调研资料为背景,对河南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农业科技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剖析了河南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高等农林教育服务"三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高等农林院校近年来高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旗帜,为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对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目前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进一步开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南村镇银行自2008年开始组建以来,探索出了"湘乡模式"、"湘西模式"和"沪农商模式"三种基本模式。不仅赢得村镇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为支农支小、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湖南农村金融领域的一支"奇葩"。但是,村镇银行在发起行作用、业务拓展、政策支持、结算服务、风险防控和法制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明确村镇银行的建设目标,矫正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完善村镇银行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重要途径 ,其发展可分四个阶段 ,目前正处在第二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措施应把农民增收放在重要位置 ,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实现农村生态化 ;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现代经营管理思想武装农业 ;根据区域优势利用理论 ,重视农业结构调整等。土壤科学对农业现代化有重要作用 ,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土壤科学应立足于为“三农”服务 ,强调土壤保护 ,为农业结构调整和构建土壤安全体系服务 ,确保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提高农民素质摆到了重要位置。"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这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当前,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确保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潭市、岳阳市、益阳市等4市131份粮农调查数据,从粮农背景、生产资源禀赋、外部环境选取10个变量,分析新型粮农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4.73%的粮农具有生产性服务需求;影响新型粮农生产性服务需求的显著性因素主要为户主受教育程度、粮农生产规模与粮农生产收入。因此,提高新型粮农生产性服务需求,需要着力"双目标"(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和粮食生产收益目标)这一粮食生产的重要约束,构建粮农生产性服务体系,积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努力发挥生产性服务的有效功能。  相似文献   

18.
循环农业是以农业生态系统能量高效利用、物质的科学、充分循环为目标,按照“资源一农产品一农业废弃物一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使生产过程中上一环节所产生的副产品成为下一环节的“原料”,形成范围大小不同、层次高低不同的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由初级阶段不断向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生态农业已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建设生态农业”。作为“两型”社会试验区的长株潭地区,近年来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还存在诸多限制生态农业发展的障碍,需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切实采取措施加以破除,以促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