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正君 《天府新论》2004,(Z2):111-114
依法治国,主要应是依宪法治国.宪法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深入扎根社会,干预大众生活.宪法的第四次修改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宪法的第四次修改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财产权和人权的保护,有利于推进廉洁政治的建立,有利于建立公正有效的国家税制,有利于公有财产的保护和积累.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 ,主要应是依宪法治国。宪法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 ,深入扎根社会 ,干预大众生活。宪法的第四次修改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宪法的第四次修改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财产权和人权的保护 ,有利于推进廉洁政治的建立 ,有利于建立公正有效的国家税制 ,有利于公有财产的保护和积累。  相似文献   

3.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归宿处,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恰好体现了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的统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思想导向、智力支持、道德制约和法律监督的作用.由于思想工作放松和道德建设滞后,急功近利、短期行为、功利实用、物质沉沦现象仍显严重,因此,恢复、维系和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看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朱宝信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八十年代中期着实喧嚷了好久,但随着社会“动乱”的出现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某种停滞,又着实沉寂了多年。只是到了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提出新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之后,在再次涌...  相似文献   

5.
民主社会主义从它的产生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了。这种思潮在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苏东的剧变,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探讨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展望科学社会主义的前景,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民主社会主义是同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它的理论基础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它社会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的必然结果,把社会主义仅仅看作人性  相似文献   

6.
从人之本质的历史展现看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易小明任何社会制度的形成和建立都有其内在的人性根据,并且与当时社会条件下人的本质的展现程度密切相关。人之本质,按其历史生成样态可分为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三种,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立足点是人之类本质...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看“一国两制”的开创性宋晋川邓小平同志从1993年起,多次谈到在中国实行“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即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以及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异常大胆、新颖、颇具开创性的设想,是他对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分析效率与市场公平以及社会公平的关系 ,进一步认识效率决定公平的原则 ,并试图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公平是产生高效率的保证 ,而高效率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的第一个70年(1848年~1917年)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期,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期与制度化时期.在这70年里,有共产主义"幽灵"的首次检验,有巴黎公社的初步尝试,更有"阿芙乐尔"号的一声炮响.社会主义的第二个70年(1917年~1988年)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期,是社会主义运动高潮和制度建设期,进而也是社会主义的迷失期.在这70年里,有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有资本主义国家内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更有社会主义制度由"一花独放"到"百花艳",但当把"苏联模式"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时,却日益感到举步维艰而不得不加以"改革".正是在这种改革中,却面临着迷失社会主义方向的现实危险.当社会主义进入第三个时期,它所遇到的变化之突然、之猛烈,以至于不得不用"剧变"来加以形容.难道,经历了两个70年的社会主义会由此进入毁灭期?但历史的辩证法决非如此,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也决非如此!因为社会主义彰显人的本质,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这种曲折不过是螺旋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弯路而已.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第一个70年(1848年~1917年)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期,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期与制度化时期。在这70年里,有共产主义“幽灵”的首次检验,有巴黎公社的初步尝试,更有“阿芙乐尔”号的一声炮响。社会主义的第二个70年(1917年~1988年)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期,是社会主义运动高潮和制度建设期,进而也是社会主义的迷失期。在这70年里,有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有资本主义国家内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更有社会主义制度由“一花独放”到“百花艳”,但当把“苏联模式”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时,…  相似文献   

11.
究竟什么才是美的本质,古今中外,著述极多。但是,由于问题本身异常复杂,加之研究方法又都较为保守,因此至今它仍是一个不解之谜。系统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虽然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但它同时又是事物各部份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结构。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自然也不能例外。笔者曾在“美产生于人的感官的自由活动与客观事物的协调统一”一文中,极其粗略地表示过美是一种结构关系的看法。为了比较清  相似文献   

12.
从所有制结构看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划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八四八年就向全世界宣告:“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二百六十五页)恩格斯又指出:“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呢?”“不,不能,正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社会主义从高潮到低潮的曲折发展过程中,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对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产生了直接影响。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促成了苏维埃俄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与斗争又削弱了社会主义的力量,与资本主义的共处和竞争激发了社会主义的活力,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将决定社会主义的命运。在新形势下,世界进入重大变革和调整时期,两制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深化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认识,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及时把握机遇,正确应对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4.
<正> 纵观目前对改革与文学的讨论,我认为有相当多批评家对于文学与改革的关系作了狭隘而片面的理解,这突出地表现在对于“改革文学”的规定上。以为只有描写改革题材的文学才是改革文学,这仍然带有以往把文学当成运动工具的痕迹。文学不是生活的镜子式的简单映照,它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和作用于现实的特殊方式。文学创作是一种富于想象的创造性活动,文学作品是一种具有审美目的的审美结构。从与生活的关系上看,真正的文学从来都不是建立在与现实认同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现实的离异或超越基础上。在艺术的审美结构中,蕴含着作家对已经发生的现实生活的认识与评价,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赞美。但是,以题材来规定“改革文学”的性质。就容易导致艺术创作与现实认同,这就不  相似文献   

15.
从抗日战争看爱国主义的全民性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所表现的爱国主义具有全民性本质,这一时期不存在某某阶级的爱国主义。至于抗战中代表不同阶级的政党、团体对抗日所持态度、政策的差异,这不说明他们的爱国主义有阶级的差别,而是说明他们在处理民族国家利益和党派利益关系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一、价值的本质 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商品价值,而是一个外延宽广得多的哲学概念。哲学上所说,价值是事物与一定自控制系统的目的的关系的属性。它是从事物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如果给价值下一个浅近的定义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价值是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属性。人类生活在世界上,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有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不仅有对于自然物和各种人工产品的需要,而且人们彼此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也互相需要。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  相似文献   

17.
运用心智哲学的意向性理论对强调这种言语行为进行考察,发现强调是在心智的意向性作用下通过语言不同表征形式的反常化,象征性地突出某个语义成分的特殊性,以引起受众的特别注意。强调寄寓了表征主体的意向性态度,体现了主体进行话语表达时所作的主观努力,在信息意图的基础上凸显交际意图,实现其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为了更好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我们需要从学理的角度挖掘它的深层内涵。只有在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使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方法更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实际,更有效地回应社会现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形态意义上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徐久刚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把共产主义区分为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实践运动三种含义,使人们对共产主义概念的把握更加具体、更为科学。但对于“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似乎至今人们也没有对其不同的含义作出明确的划分。近几年来,以“什么...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目标模式,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是开先河的创举。但是从认识的发展规律来看,则属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步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规律,从经典的经济形式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再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使我们的经济体制越来越接近客观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克服市场经济的负效应?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