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期间,右派有三个组成部分:传统的正统派、倒台的奥尔良派和专制的波拿巴派。正统派和奥尔良派联合而为“秩序党”,是对抗法国1848年革命的主要反动势力。本文试对正统派的历史渊源作初步探讨。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右派”的出现,可以上溯至17世纪中期的“投石党”之乱,甚至追寻到16世纪下半叶的宗教战争。但是史学界普遍认为,法国制宪议会1789年9月11日会议上两个特权等级的代表和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代表阵线分明,以近乎集团的形式分别坐在右边和左边的议员席位上,如此一种有象征性的历史场面可以当作政治词汇“右派”(或“右翼”)和“左派”(或“左翼”)出现的标志。1789年大革命是近代法国社会所经历的不断急剧动荡的开始,也是后来称为正统派的这个右翼派系形成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一、七月王朝——金融贵族统治的反动1848年的法国革命不同于近代史上前此的一切革命,这次革命的特点,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在于“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法国1848年的革命是由1789年之后法国政治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准备下来的,特别是由1830年七月革命后历史的发展所直接准备下来的。1789—1794年的革命,彻底扫除了障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促成了工业革命的初步发展。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大土地所有者的波旁王朝,金融贵族的奥尔良王朝(即七月王朝)取得了政权。这种政权更替,  相似文献   

3.
三个等级的差异和对立、专制与法制的心态矛盾、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是1789—1791年法国制宪会议辩论的背景.在制宪会议上,议员们主要围绕《人权宣言》、国王否决权和议会院制构成等议题展开辩论.因政治观点和主张不同,特权派、爱国派和温和派成为制宪会议辩论的三大阵营.在三年期间,法国制宪会议对包括宪法在内的诸多议题进行了充分辩论.1789—1791年制宪会议辩论对法国宪法、议会和政治制度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对1789—1791年法国制宪会议辩论进行考察和评析,目的在于推动我国立法辩论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说明,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哲学的最重要方面1789年,在西欧大陆的法国,当起义者们手执武器,攻打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巴士底狱时,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国大革命便宣告开始了。就整个欧洲来说,这是比之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和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要彻底得多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三次起义”。它最终抛弃了宗教外衣,毫不掩饰地在政治战线上作战;和广大的工人农民结成联盟,使消灭贵族的斗争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它标志着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  相似文献   

5.
霍尔巴赫(1923—1789年)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后代表,他把法国唯物主义加以系统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自然的体系。和他的哲学“自然体系”相承,在伦理学上,鲜明地提出“自然的道德”,并形成独立的体系。本文试对霍尔巴赫的伦理思想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十八世纪是法国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的中期法国启蒙运动中涌现了最坚决、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拉梅特利(1709—1751),狄德罗(1713—1784),霍尔巴赫(1723—1789),爱尔维修(1716—1771)。他们不仅形成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而且构成了法国战斗的无神论,“使十八世纪成为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①,在欧洲哲学史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12~13世纪法国南部市民异端产生的社会条件》(载《世界历史》1991年第1期)一文的续篇。在12~13世纪法国南部市民异端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华尔多派和纯洁派(亦称阿尔比派)。两派各有其发生和发展过程,本质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不能将两派统称为“阿尔比派”,或视华尔多派为阿尔比派的支流。虽然两派都激烈地反对教俗封建统治,有进步意义,但在本质上不是对宗教的批判,而是对现存苦难世界的抱怨和消极抵抗。  相似文献   

8.
美国宗教新右派运动是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危机、社会结构和社会群体解体的产物,对于美国选举的政治联盟重新组合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其性质的认识不能简单化。它既是保守的,属于右翼运动的大范畴,但又是激进的右派运动,有别于一般的保守运动。其激进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中产阶级下层,就其本质而言,则主要是中产阶级下层群众披上“宗教复兴”外衣的激进主义的表现。把宗教信仰复兴与平民的激进政治联系起来,并左右美国的政治格局,这是美国政治史上周期性地出现的一种值得重视的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9.
七八十年代美国宗教新右派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宗教新右派运动是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危机、社会结构和社会群体解体的产物,对于美国选举的政治联盟重新组合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其性质的认识不能简单化。它既是保守的,属于右翼运动的大范畴,但又是激进的右派运动,有别于一般的保守运动。其激进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中产阶级下层,就其本质而言,则主要是中产阶级下层群众披上“宗教复兴”外衣的激进主义的表现。把宗教信仰复兴与平民的激进政治联系起来,并左右美国的政治格局,这是美国政治史上周期性地出现的一种值得重视的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一、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说明,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哲学的最重要方面 1789年,在西欧大陆的法国,当起义者们手执武器,攻打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巴士底狱时,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国大革命便宣告开始了。就整个欧洲来说,这是比之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和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要彻底得多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三次起义”。它最终抛弃了宗教外衣,毫不掩饰地在政治战线上作战;和广大的工人农民结成联盟,使消灭贵族的斗争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它标志着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牢固确立;震撼着当时的整个欧洲,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然而,考察18世纪法国这次革命的爆发,我们看到,它有着深刻的经济和政治的根源;并且在这之前,已有一大批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掀起一场理性的启蒙运动,宣传唯物主义,反对宗教神学和17世纪的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哲学家胡克提出了实用主义的多元马克思主义。他把以考茨基、伯恩斯坦为“领头羊”的第二国际中派和右派的观点称为正统派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马克思主义,把索烈尔为代表的革命工团主义观点称为工团主义马克思主义,而把列宁、卢森堡的观点称为回归马克思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胡克认为,前两种马克思主义都是改良主义,但表现手法有所不同。正统派马克思主义表现手法是教条主义。在哲学方面,正统派把人的感觉和思想当作是外部世界的映象和复写,用消极机械的感觉主义代替自然主义的能动主义,背弃了马克思所坚持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阳光 《21世纪》2008,(12):42-43
今年10月9日,瑞典学院于当地时间10月9日13时左右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勒.克莱齐奥1940年4月13日出生在法国尼斯,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浙东事功派代表人物陈亮的思想与朱陈"王霸义利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学到南宋发生一个重大变化 ,即理学 (道学 )兴盛 ,成为显学。与之相对的浙东事功派 ,亦兴盛起来 ,形成了与居于主导地位的朱熹所代表的正统派理学之间的对立。事功派的代表人物陈亮具有功利主义的哲学思想 ,与朱熹展开了“王霸义利之辨”。就历史观而言 ,陈亮坚持历史进化论 ,以效果论来辨析“王霸义利” ,属于唯物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14.
近来,在法国的文化和政治生活中,可以看到一种其严重性不容忽视的现象:在目前的危机条件下,以救世主角色自居的极右政治力量企图为自己建立一个新的哲学支点。所谓“新右派”团体的为首是《费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坛对“新小说派”及其作家作品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取得进展。流派研究的标志是80年代开始出现直接以“法国新小说派”为研究对象的论文。90年代后,学者们更为关注这一流派的艺术观念与表现手法。21世纪以来,学者们对新小说派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如有些文章开始对“新小说派”的技巧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理性总结,有些文章跨越国别、民族对新小说派展开比较研究。中国对新小说作家和作品的研究也开始于80年代,至今为止,对“新小说派”四大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以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及霍尔巴赫为代表的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社会历史观,既是自然科学与人类思想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演化的结果。对于它的哲学成就,不能只从自然观方面去理解,也应从社会历史观中去理解。事实上,作为对社会历史曾发生过巨大影响的世界观理论,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哲学贡献并不限于自然观上,在社  相似文献   

17.
日本右翼势力的再度泛起及其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月23日,日本右翼分子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举行“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检证”集会,否认南京大屠杀,歪曲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在进入新千年之际,日本极少数右翼分子跳出来再次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掀起逆流浊浪,否定侵华历史绝不是偶然的.历史上日本的对外扩张性、二战后军国主义势力未被彻底肃清、右翼势力得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基础依然存在、缺乏对后代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政治上的右倾化等,是右翼势力存在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右翼势力的再度泛起,是日本新法西斯主义思潮及其活动更趋活跃的具体体现,是日本右翼势力旨在进行所谓“政治总决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抒情诗是以抒发感情来表现主题的诗歌体裁。“诗言志”,可以说是抒情诗的宗旨。它具有极大的敏锐性,各个时期人们的心理,愿望,社会形势的波动和发展,总是首先迅速地在抒情诗的琴弦上反映出来。中国无产阶级的抒情诗是在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在同资产阶级“新月派”、“现代派”、“七月诗派”以及右派诗人的斗争中,同修正主义诗歌理论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诗歌创作,其中包括抒情诗的创作上,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我国古代灿烂的诗歌遗产,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有益的借鉴。特别是建国以来,毛主席关于诗歌问题的一系列的指示、  相似文献   

19.
1789年8月26日,法国制宪会议发表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纲领,是19世纪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也是近代社会经典性的政治法律文件。它确立了被称为“不朽的原则”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的原则,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基础。分析研究《人权宣言》所阐述的这些原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而且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所讲的:“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而通俗地解释民主、自由、人权等,使我们的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受  相似文献   

20.
十八世纪的法国,是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的法国。这些矛盾和斗争的中心,就是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资产阶级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在1789年的革命中,资产阶级依靠了广大农民的力量,取封建贵族而代之,确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这次革命亦和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一样,以思想的和哲学的革命作为自己的前奏。摇摇欲坠的封建制度,虽然是来日无多,必然要灭亡了,但是,它还蒙披着罗马天主教的神赐的圣光。所以,要反对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要首先揭掉这层“神圣”的纱幕,剥夺它的“无可争辩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