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邱诗越 《兰州学刊》2015,(1):42-45,88
中国现代市镇小说里有大量的对各种疾病的叙述和描写。在中国现代市镇小说里,对疾病的叙写不仅是对疾患的确指,而且具有象征意义与隐喻功能,疾病往往与国家民族的痼疾和社会现实的颓然相关,被赋予了一种现代化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性的思想内涵。中国现代市镇小说的疾病叙事关涉国家、民族、阶级、人性等多种叙事因素,蕴含丰富复杂的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2.
不管人们的小说观念将继续发生多么巨大的嬗变,但最终人们还得承认小说是一种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样式。小说家可以淡化人物的性格描写,可以降低情节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但谁也不能完全避开对人物关系的触及,而只要涉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小说的叙事功能即显示无疑。所以对小说家来说,关键不在于是否进行叙事,而在于叙事视角的选取是否得当。在鲁迅的《孔乙己》里,构成人物关系的成员有小伙计、孔乙己、掌柜、酒客、讨茴香豆吃的孩子们,以及未出场的何某人和丁举人,他们都可以充当故事的叙述  相似文献   

3.
小说中的描写,通常是在空间的层面上展开,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静态状况.但是,描写并非都以此种方式呈现出来.描写可以在叙述时间与空间相融合的意义上出现,将叙述吸收为描写,即成为动态描写.对鲁迅小说中所出现的动态描写进行集中探讨,可以分析动态描写在作品中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话本小说韵散结合的重要文体特征源流较为复杂,除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之外,与其来源于"说话"艺术、文人个性等也有很多关系。"韵"与"散"主要存在于故事层和叙述层两个层面,并且其功能各不相同。话本小说中的韵文和"说话"艺术的随意穿插不同,大多具有叙事功能。韵散结合在话本小说里不单单是话语方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维持其虚拟"说、听"交流关系下"拟书场叙事格局"的需要,是一种叙事合理性的符号。  相似文献   

5.
凌晨光 《东岳论丛》2003,24(6):111-113
故事、叙述、虚构是"叙事虚构作品"的三要素。小说作为叙事虚构作品的一种代表性样式,其本质特性恰好可以通过叙事虚构作品的三大要素得以体现。故事由一系列前后有序并且互相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事件构成,当故事被讲述出来时,就变成了情节。故事的讲述方式则是由叙述话语完成的。叙述是一种"后向预言",它造成了小说叙述的"逆向因果关系"特征。虚构则处于真实与虚假之间,它表明了小说叙事的可能性与自由性,展现了小说对可能世界的构建与描绘。  相似文献   

6.
丁玲早期的女性小说创作,无论是描写女性性爱意识的觉醒,还是对男性文化和新式婚恋等的审视,都体现了一种对封建父权文化和传统妇女形象的解构和颠覆,是真正从女性视角,基于女性立场的性别叙事和女性言说.  相似文献   

7.
略论六朝志怪小说的两大叙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丛残小语的六朝志怪小说 ,虽然处在中国小说的雏形期 ,但它却蕴涵着成为后来中国小说一系列叙事范式的胚芽。限知性叙事和客观性叙事就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两种叙事范式。前者的出现与运用 ,不仅是观察点易换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叙述策略的展示 ,其本质暗含着对传统“实录”原则某种程度的挑战与颠覆。后者则充分显示出被现代西方小说美学极为推崇的客观性叙事的创作理念 ,在中国小说发展之初就已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当代文坛,林白是一位具有特质的女性主义作家,她在小说创作中善于打破时间的线性结构,中止情节链,采用特定物理空间的选择和跨时间叙事、叙述空白的设置与独特的叙述人称和叙述载体等方式进行叙事,从而建立小说的诗性空间.林白小说通过空间来安排小说的结构和推动整个叙事进程,采用别样的叙述策略,抗拒主流叙事,表现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博尔赫斯是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小说叙述风格简洁、明快,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哲理性,融现实与幻想、真实与虚构、叙述与评论于一体,这就是"博尔赫斯式风格".他认为小说是一种叙述,为了叙述之便,他一反传统的小说叙事观,在小说中运用文本互涉、开放式结构、迷宫叙事、无限性叙事、双重叙事等多种方法,使其具有一种强烈的反传统性.  相似文献   

10.
小说插图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全像和绣像,无论是哪一种插图形式,都具有图像叙事的特征.图像叙事主要体现为对某个情节的“最有孕育性的顷刻”的把握,把这个“顷刻”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形成了图像叙事.图像叙事的形式虽然是时间的空间化,但从本质上说,又是空间的再度时间化.在小说插图中,叙事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单情节叙述和多情节叙述.在图像叙事的情境下,特别是在并置型的图像叙事中,作者可以同时对几个故事情节进行叙述;而从阅读方面来说,亦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与众不同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赵章超 《学术研究》2003,(12):135-138
在史本位观念的影响下,宋代以前的命相小说多重视实录,算命看相及其应验为此类小说的固定叙述格式,很难有命相以外的其他内容渗入。宋元以后,成熟的虚构观念开始出现,命相言说本身所包含的文学叙事时空被逐渐开拓出来,多于小说中充当情节过渡的楔子,或起统率全篇的作用,命相之言遂转化为一种叙事结构,命相内容本身也就被表现人情世态、个体心灵的主题所置换。命相文化对小说创作的美学意义在于,使古代小说取得了一定的时空自由度,丰富了小说悬念设计的方式,并使之具有了一定的哲学色彩。  相似文献   

12.
澳门小说向来以写实为主流,近年来,在叙事风格上有新的拓展。小说集《一对一》收集了两位作家的作品,他们分别代表了澳门文学的两类迥然不同的叙事方式、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述者、叙述话语等。考察两位作家的叙事文本,以探讨澳门小说的叙述模式及其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3.
郑立峰 《云梦学刊》2013,34(2):100-104
关于小说的叙事伦理,特别是小说叙事的空间和节奏,是小说研究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小说故事是在空间里被编造出来的,它的叙事伦理功能是"编织出另一种时间和空间,给个人的生命被遗弃的长夜带来光亮,构造出玻璃般的言语世界将恐怖隔离开。"[1]所以,"在小说的世界里,故事必定要在一定的场所里展示,没有空间,小说故事的叙述根本就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万克领 《东岳论丛》2011,32(4):85-88
小说叙事就是采用特定的叙述方式来讲述一个或者一系列的故事。小说要叙述故事,那必然要有一个进行叙述的主体。在小说叙事领域,与小说有关的主体有作者、隐含作者、人物、叙述者等。作者是写作作品的主体,他只存在于小说文本之外,而不能进入文本;一旦完成了作品,他的任务就履行完毕。隐含作者虽然存在于文本内,但他只是作者安排在那里来体现作者的思想规范的,没有声音,归根结底是作者在小说文本中的第二自我。小说文本中某些人物的讲故事看似是叙述,实际上这只是发生在文本内的故事世界的行为,也即人物和他讲的故事最终也只是被叙述的客体。叙述者是一个叙述行为的直接进行者,既然叙述者具有叙述行为,对于小说文本而言,自然应该是小说叙事中承担叙述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呼啸山庄》在欧洲文学史上被誉为"奇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对叙事方式的开拓性艺术创新。其一,它大胆借鉴书信体小说的叙述模式,在欧洲传统框架式叙事结构的基础上,开创了多个叙述者叙述相同故事域的叙事结构;其次,在欧洲小说叙述视角的演变历程中,首创了欧洲小说旁观式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  相似文献   

16.
对鲁迅小说进行叙事学分析是一种可以达到深刻理解其小说创作意图的方法。以小说《风波》为例,通过以文化批评与叙事学研究并举的研究方式,对其进行叙述视角的分析,可以认识到鲁迅小说高超的艺术效果部分源自其在叙事方式与思想立意之间始终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一窥鲁迅小说叙事特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叙事身份研究迅速升温,成为叙事学界热议的一个焦点话题。文章从保罗·利科的叙事身份观出发,试图界定叙事身份的三个基本内涵,即身份的叙事、叙述身份和被叙述的身份。在叙事身份这一话题上,最核心的问题莫过于谁的叙事?谁的身份?从总体层面上来说,答案是人类的叙事和人类的身份。在人类学意义上,人类被称为“叙事人”或“讲故事的动物”,叙事使得人类区别于其他智慧物种。从具体层面上来说,叙事之于人类身份的建构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我”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建构了“自我”身份,这在非虚构性质的传记叙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另一种是“我”在讲述他人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辨识或认同了“自我”身份,这在虚构性质的小说叙事中较为常见;还有一种是“我”在讲述关于“我”但又不是“我”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建构了亦真亦假的“自我”身份,这在介于传记与小说之间的“自小说”中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8.
"视点"问题是叙事学中最核心的问题.以乌斯宾斯基视点理论的四个层面:意识形态评价层面、话语特征描写层面、空间和时间层面及描写的主观性/客观性("心理")层面为理论基础,分析十九世纪俄国小说中的儿童叙事"视点"问题,将儿童叙事中的叙事声音与叙事眼光的问题加以区分,将形式与内容问题分析相结合,使视点问题不再限于"看"之表层的言说当中,不再囿于"儿童视角"的简单阐述当中,将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艺术技巧、儿童的情趣融入到小说的整体叙事当中,再现出十九世纪俄国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小说是叙事门类文学作品的重要体裁之一。可以说,叙事是小说的最基本的特征。因此,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小说作品,不仅为小说的批评和研究拓展了新的视野,而且为探寻小说的艺术构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比较能说明问题的重要阐释途径。本文试图从小说叙事的角度,研究小说两种不同的叙事效果,即动态叙事与静态叙事,以说明造成小说艺术形象生动与否的一个重要原因。一、动态叙事和静态叙事的概念在小说的审美过程中,我们常常感到有些作品非常生动,它们所叙述的故事很容易把我们引入那个虚构的形象世界中,有的作品则非常乏味,絮絮叨叨…  相似文献   

20.
列斯科夫是一位天才的叙述家 ,他的许多小说使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方式 ,“我”作为叙述者成为列斯科夫小说中一种非常重要而常见的叙事视角 ,而且“我”不仅成为小说的结构要素 ,同时也把小说作者的价值观念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