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古峰抒怀一九八三年十一月,我们在衡阳市文化局唐芳万、衡阳市博物馆向新民、衡阳县文化局周新民同志协助下,再次访问船山史迹,重点是访问船山佚文,包括《船山日记》。关于《船山日记》,文集不载,后人也绝少知道,1954年,陈墨西先在他编的《衡阳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衡阳姚尊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作《船山先生[札记章句]檀弓残稿題跋》,其  相似文献   

2.
自从船山学形成以来,船山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自1962年第一次全国性的王船山学术研讨会以来,船山学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思想史研究中的"显学"之一(对此,笔者在<船山学刊>2002年第4期发表的<船山研究四十年之回顾>一文,已对1962年以来的研究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船山思想是一个巨大的体系,船山著作是一个蕴含丰富的宝藏,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船山研究进一步深化,开拓船山学的新生面,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是<船山学刊>创刊90周年,笔者想利用这一机会,综合国内学者的意见,结合谈一些个人的极为粗浅的看法,供学术界同仁参考.为了论述的方便,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船山学报》复刊已经两年了。两年来,在全国学术界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学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全面地、科学地研究船山思想的方针,先后出版了四期,在团结船山研究学者,推动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通过发动群众和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和发表了一批船山佚文、佚诗,介绍了一批船山家世、师友、亲属、故迹、文物等方面的材料,从而为研究船山生平、思想及师友,  相似文献   

4.
船山诗学既是对于前人诗学的总结,也是时代和个人的产物,诗学中有立也有破,我们可以尝试探讨船山诗学理论、批评、创作中船山的批判内容,这样可以使得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船山诗学的本质。船山诗学内涵极为丰富,这里用两个范畴来作为论述的参照——情和贞。船山诗学提倡情贞一体,而反对情贞分立。情贞分立具体体现为:一是"取情而弃贞",二是"求贞而背情",三是"失情且无贞"。  相似文献   

5.
参照和套用西方哲学术语来诠释船山思想是以往船山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这一研究方法当然有其合理性和不可磨灭的价值.但是,由于中西方哲学的问题意识、理论框架、学术范式和终极目标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以西方哲学的范式或问题意识来审视、解读王船山以及其他中国先哲,不仅会产生隔靴搔痒的遗憾,更可能会让我们无法真正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而沿着中国先哲自身的问题意识来解读船山,则可能会有新的体悟.这是本人近读陈来先生新作<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一书所获得的启示.作者用"接着"宋明理学的问题意识来解读船山,在这一独特的问题意识所形成的诠释眼光中,船山思想中原先被忽视的面相在新的意义层面得以彰显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船山关于"气"与"太极"、"诚"关系的论述,往往涉及"道"与"器"、"理"与"气"等关系问题.由于船山在语言文字表述中存在着诸如"盈天地之间皆器",或"盈两间皆道也"等命题,需要加以梳理,以明船山哲学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评传》被誉为"用马克思主义解读王船山的集大成者",其特点如下:首先萧萐父先生集成了自己在船山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哲学诸领域的成果,并且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取得了更多的成就;其次,汇聚了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成果,如全面继承了侯外庐先生的船山学研究成果、对冯友兰、嵇文甫的船山学研究成果有所吸收、在自己以前少有涉及的领域广泛吸收了新时期以来的船山学研究成果等,还吸收了新儒家的船山学研究成果;第三,在继承和吸收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对船山哲学的唯物论特性与启蒙思想的阐发等方面都有更精深的阐释;第四,萧萐父先生在船山学研究方面巨大的成就是得益于他的研究方法即注重研究的生发点,重视史料鉴别,学贵涵化融通。  相似文献   

8.
船山学社是民国初年创办的学术研究团体,《船山学报》是船山学社主办的学术杂志,因社会变迁的关系,船山学社和《船山学报》在民国时期都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虽然共用《船山学报》之刊名,但其办刊宗旨是不同的;民国初年的《船山学报》办刊宗旨是通过宣传船山学术思想崇尚传统文化反对西化以新天下,这代表着在中国重要的转型时期部分知识分子的忧虑与努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船山学报》,虽然声称继续本社民国六年以前学报办理,但实际上是以尊船山为号召重在提倡尊孔读经。  相似文献   

9.
方克立 《船山学刊》2015,(4):108-112
《现代新儒学与船山学》一书于2015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现代新儒学与船山思想的相关度为思考的逻辑起点,对现代新儒家学派的"船山学"做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就现代新儒家学者重视船山的原因、关注船山思想的两大基本点、"后牟宗三"时代"批判的新儒家"所提出的"回到船山"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展现了现代新儒家学派的船山学研究的总体逻辑进程,并与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船山学研究做了比较,资料翔实,视野开阔,是船山学研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自1914年船山学社成立开始,青年毛泽东就受船山重民族气节、重知行统一、重个人独立等思想影响;自1920年7月至1923年11月,以毛泽东为重要代表的新民学会成员或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接管"了船山学社,在社内组织长沙中韩互助社和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培养了 一批党的优秀干部;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岁月中,毛泽东认真研读船山著作,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资源,关心有关船山的文物保护.毛泽东的一生与船山的关系是密切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1.
仪征刘氏与《船山遗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分析了<船山遗书>在刘毓松、刘寿曾以及刘师培两个时代的不同命运.在刘毓松时代,曾国藩为了弘扬湖湘文化,而将书中鞑虏之字抹掉.而在近代革命风起云涌之时,刘师培继承家学,撰写<王船山史说申义>,目的是攘除满清,激励汉种的历史.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背景,对船山遗说的理解竟然会有天壤之别,不能不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正> 把王船山列为启蒙思想家,始于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在四十年代中期,老一辈专家学者如侯外庐先生等人,就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船山.认为王夫之具有“近代人本主义恩想”.①四十多年来,特别是1962年和1982年两次全国性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以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至今仍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船山思想具有启蒙性质:一种认为不具有启蒙性质。分歧点主要体现在对启蒙概念的理解,对明清  相似文献   

13.
章敏 《船山学刊》2015,(5):8-15
为更好地弘扬船山精神,光大湖湘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5年8月20日,由湖南省社会科学家联合会主办,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衡阳县人民政府协办的"《船山学刊》创刊百年暨船山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枫林宾馆召开。来自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代表等共14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船山学研究的主要代表性学者,显示了学界在船山学研究上的较高学术水平,更汇集了一批年轻的船山研究者,表明了船山学研究接续开创的青春活力和后继有人。从最初翻译刊刻船山著作,到开始对船山进行学术性研究,再到多角度、宽领域深入研究船山思想,中国学者们已在这一领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本次会议的研讨不仅加深了大家对百年老刊《船山学刊》的了解,也推进了同道学者们的学术交流,更进一步深化拓展了船山学研究,对船山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萧萐父先生是当代对船山学研究最有成就的学者.他在1962年参加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研讨会发表<船山哲学初探>,即获得广泛的赞誉.在此后的四十年间,船山思想始终是萧先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他主编的<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引论>,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他关于船山研究的散篇著作,已汇集为<船山哲学引论>,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在纪念船山逝世310周年时,他和许苏民合作撰著的<王夫之评传>(以下简称<评传>),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此书是萧先生四十年船山研究的总结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研几"是船山哲学的重要内容.考量船山的"研几"理论,从儒家哲学立场来看,它既来自于传统,又超拔于传统."研几"之学,也奠定了船山哲学优秀的特定向度,至少在成人之道上.  相似文献   

16.
船山在《张子正蒙注》中的气论思想,一方面继承了张载的"气"思想;一方面又有自身的一些特性,如他对"太虚"的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气的层次结构.船山取消了"太虚"的超越性意义,以"气"作为终极根据,所以说船山坚持了彻底的"气本论".船山明确地将气区分出层次结构,即"太和之气"与"成形之气",并由此来说明至善的根据、恶的原因等.然而,由于船山混淆了 自然的善恶与道德的善恶,其理论内部表现出一定的模糊与矛盾,也因此带有一些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7.
王孝鱼先生是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的开拓者之一。他一生勤奋,钻研船山,造诣很深。本刊将陆续发表他研究船山的遗作,这也是我们对这位学术界老前辈的纪念。《周易外传》是王船山一部非常重要的哲学著作,也较难读,我们刊发王先生的译解,以便于中青年研究者学习。其《前言》部分,王先生叙述了自己研究船山的艰辛过程和体会,其中不乏方法论意义。后面的《译解》部分,阐述了先生对船山易学的深刻见解,将从下期起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8.
<正> 《船山学报》1985年第一期发表了黄明同、周穗明两同志合写的《也论船山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以下简称《也论》),对徐泰来同志《船山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和拙作《中国朴素唯物史观的历史探索》(《湘潭大学学报》1984年第四期)》提出异议,我们表示欢迎。但该文所提的问题,我觉得仍有商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1648年冬,王船山与邵东太平曾氏的曾延美(当时任副总兵)共辅南明王朱由榔.1710年,住在汪塘黄家陂的曾载阳、曾载述兄弟就写了"刊夕堂永日绪论·船山经义附识".此两兄弟的父亲曾蕃祉与船山雅意周旋,来往不断.罗振钧作船山师友录备记其事.曾载述构新居"寻乐堂"姜斋为其书匾.  相似文献   

20.
萧莛父船山学研究主动继承了侯外庐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深化拓展。萧莛父对侯外庐的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既有继承,也有拓展。“继承”体现在主动选择以马克思主义来研究船山的共同路径,以及对船山思想具有启蒙性质的共同判定。“拓展”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的叙述术语、体系构建、内容扩展等方面的深化,以及对现当代新儒家的船山学研究和以西方思想研究船山的不同模式有所注意和肯定。萧莛父船山学研究存在着“思想的内在理路”,一方面发掘船山思想的逻辑范畴,以构建船山哲学体系之网;另一方面厘清船山思想与宋明理学的关系,将船山思想纳入明清之际“早期启蒙说”,旨在从中国自身的思想上找到启蒙精神的内在性根芽和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