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同苏联哲学协会从1977年起,每年召开一次有关马列主义社会哲学和社会认识方法论的迫切问题的全苏会议。所探讨的问题都具有综合的、跨学科的性质,因此,参加会议的有哲学家,也有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志学家等。第六次全苏协调会议干1982年12月在莫斯科召开,其议题是:“文明与历史进程”。这个题目与苏联参加第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的总议题“哲学与文化”有关。应当指出,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和一系社会文化学科中常常把“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文明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使用“哲学文化”这个概念,有三方面原因:1.对青年专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准备程度的要求提高,提出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辩证思维的必要性;2.哲学知识的作用加强了,它已成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基础,3.近几年来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对文化及其本质和内容的认识有了新的解释。文化表现在人类社会的一切结构构成中,是人类社会各种领域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话语:思考和分析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不仅对于认识古代社会具有重大学术意义,而且对人类的前途走向的思考也具有一定意义。如果说文明的出现,是对野蛮的否定,那么,在文明出现的那一刻,各种文明也就脱离了原初的“一”而走向“多”,形成了各自的规定性。或许,人类文明毕竟曾渊源于共同的“一”,所以人类的心灵深处,始终怀有突破文明的规定性,重新建立“一”的渴望。于是,文明的比较,尤其是古代不同文明的比较,便很自然地成了建造文明“巴别塔”(Babel Tower)的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是按照辩证逻辑,任何具体的存在都是有限的,事物的规…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关于人的存在及其发展的反思 ,但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旧哲学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使哲学走入了寻求终极“本体”并用外在力量说明世界的误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就在于 :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 ,使哲学由天国返回到人的生活世界 ,变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理论 ,从而使哲学成为革命的和批判的意识 ,服务于人类解放的事业。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体现的是工业文明的主体性文化精神 ,它要求我们确立主体的价值坐标 ,从人的发展和解放的角度去认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东方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提出“东方现代化”这问题,是因为在过去若干个世纪中,现代化几乎与“东方社会”无缘。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在很多人看来,“东方现代化”是否可能,是一个只能“悬置”的问题。起初“东方”还只是一个地理和文化的概念,而“西方”社会是从古希腊、罗马文明发展而来。在中世纪时代,地中海曾被看做世界的“西方”,中世纪以后,  相似文献   

6.
阿根廷社会学从一开始便把对进化本质的认识、社会制度、个性和文化的相互关系看成其“独立性—广博性”的主要矛盾。“传统—现代”、“野蛮—文明”、“遗产—创新”、“自身的—别人的”、“精神—理智”、“文化—工业化”、“拉美—西方、美国”等等溉念的二重性,一直是它的理论认识原则的出发点。在80年代它们显得更为现实。1983年召开的阿根廷第一次社会学会议上,许多报告谈到了文化的独立性问题。例如民族生存,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基督教在其中的作  相似文献   

7.
关于拉丁美洲哲学,对那些不具体了解拉丁美洲人思想发展的人来说,首先提出的问题是它是否存在。他们会问:“拉丁美洲哲学存在吗?”或“哲学在拉丁美洲指的是什么意思呢?”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哲学一般是不与任何特定的民族与文化限定相联系的。在论及拉丁美洲哲学这一题目之前,首先需要弄清的问题是:目前盛行的哲学概念包括哪些东西。也就是说,必须首先分析我们对哲学本质的理解。否则,我们关于拉丁美洲哲学是存在或是不存在的主张就可能被混淆或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8.
“系统中心论”①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向。哲学若不关注系统科学,便谈不上它自身的现代化。“状态”概念的发展历史表明,它是各种系统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因此,对状态概念的哲学探讨必须放到系统科学的背景之中。本文的基本任务在于研究它的科学含义和哲学含义,它的特性和哲学本质,它与其它系统概念以及某些哲学概念之间的关系。 钱学森同志提出了对系统科学体系的总体设想②,我们依据这些设想来进一步研究状态概念。在系统科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层次是系统学和系统论。前者是一切系统研究的元理论,为它们提供了基本概念体系,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一、哲学对文化的态度是哲学思想史贯穿始终的题目,也是当代哲学思想问题的中心。哲学是通过它对文化的态度而自我确立的:和文化自我区分与自我同一,对文化进行批评或辩护。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这种或那种哲学流派对文化的态度各不相同,但是这种态度既是哲学的也是整个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最近的一些著作中文化被看成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课题”,但是哲学本身就是文化体系中具有自己特殊功能的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哲学中既包含了直接产生该哲学的相应文化发展的总成果,也包含先干它的各种文化发展的总成果以及未来文化的萌芽。因此,文化固然是哲学研究的课题,但哲学本身也是文化的“课题”,是文化存在、文化自我变化的“课题”,是各种历史类型的文化交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吸收西方现代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改造中国哲学,在谋求传统哲学现代化方面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就哲学方法而言,冯先生至少在以下两点上区别于以逻辑分析见长的维也纳学派、新实在论等西方现代实证主义哲学:一是,他不赞同维也纳学派否认概念的客观意义,把逻辑分析单纯限定在语言逻辑的范围,并由此出发取消形而上学的作法,主张由“辨名”(分析语言概念)而“析理”(认识客观实在),运用逻辑分析方法重建形而上学;二是,他认为逻辑分析并不是唯一有效的哲学方法,主张理智与直觉互补,认为在运用逻辑分析方法讲形而上学的同时,还必须求助于“负的方法”,即直觉方法。一、“讲形上学不能讲”冯友兰说:“真正底形上学的方法有两种:一  相似文献   

11.
问:罗蒂教授,当您谈到分析哲学“超越并取消了”它自身时,所指是什么? 罗:我的意思是,它最终自己废弃了自己,分析哲学以逻辑、语言、分析真理和观念分析的种种概念起家,却反过来又批判它们。因而,它的种种分析的后果是将自己的理论工具分析殆尽。问:在您看来,维特根斯坦、奎因和塞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三论     
一、文化的本质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文化即小文化,专指精神文化。而广义文化即大文化,还包括物质文化。文化学研究的文化是大文化,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文化的概念极不统一,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第一次给文化下了一个经典性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是描述性的,并未揭示文化的本质,而且,它遗漏了物质文化,后来的文化人类学家又在这个定义中增添了“实物”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适宜居住的世界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思想不是近代科学的“发明”;它从古代哲学起就在文化中传播。经过一系列发展阶段,它同现代科学的世界图景完全一致起来。可是,在这方面还不能说,存在地外文明的假说完全彻底地源于科学的理论和事实。把地外文明当作科学世界图景的假说性因素的根据首先是哲学的,是涉及哲学的“无科学构架”的,其次才同科学内容本身的因素相联系。无怪乎对银河系中适宜居住的行星数量的具体估计,根据研究者的“喜爱”可能是很不相  相似文献   

14.
现在,关于文化的理论问题已日益频繁地成为意识形态论争的中心论题。不同的宇宙观对现今世界文化进步状况和前景会作出不同的分析、解释和估价。资产阶级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运用文明这一概念从质的方面来说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确定社会发展的基本阶段,并将资本主义制度与以前的社会制度进行对比。文明这一概念经常作为划分“文明民族”和“不文明民族”的标志。文明和文化这两个概念常被解释为在基本涵义上是相互吻合的概念。例  相似文献   

15.
论点摘编     
文化哲学理解范式的理论前提
  陈树林在《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作为一种哲学理解范式,文化哲学显然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独特的学术价值。所以有必要厘清文化哲学理解范式的几个理论前提,才能避免对文化哲学的误读误用乃至泛化。第一,文化哲学理解范式合法性争论原因。首先,文化哲学概念的提出者们所属的新康德主义流派缺乏合法性。这个流派的基本哲学立场,“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它拒绝对文化世界的认识给出“绝对真理”,这显然与传统的具有合法性的苏联教科书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了冲突和对立。其次,文化哲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缺乏合法性。由于文化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界定起来十分困难,因此,作为部门哲学的文化哲学的理论边界就变得十分模糊。文化哲学作为一种不同于思辨哲学、形而上学的哲学理解范式,存在的价值正是对传统哲学的超越。第二,哲学面对的是自然物理世界,还是文化精神世界。综合胡塞尔、康德等哲学家的论点,指出哲学面对的对象是与人的生存活动息息相关、由人改变过和创造的世界,而不是纯粹的物理自然界。并强调哲学应该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文化世界,并且以解决生活世界中的问题为旨趣。哲学家们自觉地认识到,应该在生活世界、文化世界中建构哲学,而不是把自然哲学、形而上学在文化世界中进行简单应用。第三,哲学是大写的理论哲学,还是小写的实践哲学。哲学必须接受经验科学的易错论式自我理解和程序合理性,哲学不能拥有特殊的真理观,以及独有的方法和对象领域。只有这样哲学才能在内部分工中发挥其最大效力,才能坚持其普遍性的问题和合理重建的操作方法。第四,哲学的旨趣是获取规律,还是一种理性反思批判。文化哲学承认人类社会存在某些共同性、共通性、普遍性、一致性等特征,但是更加注重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差异性、特殊性。文化哲学并不排斥理性及其在把握生活世界中的作用,但是,对理性的理解更为丰富多样。哈贝马斯在总结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维特点时指出,神话中的整体思想、万物归一思想等都是同一性思想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哲学的概念我们的哲学的概念就是追求普遍真理的概念。它并不意味着寻求特殊性,而是意味着认识制约性,它还包含着发挥刨造性。过去一味学习西方哲学,现在决心从自己的生活状况出发,为解决今天的问题,决心对逐渐被遗忘的传统文化、古典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作创造性的解释。哲学的任务取决于哲学家的历史的和社会的生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什么?”是一个基础性问题,“哲学作为哲学”这一重言判断,要从关系中去理解。“哲学”与“科学”都运用概念;但“哲学的概念”是“辩证的概念”,它自身变化发展。“辩证的概念”为“自由的概念”,以“自由概念”建构起来的“哲学大厦”,是“可移动-可变化”的“自由大厦”。概念是“自由”的,亦即概念为“创造”的。“哲学”为创造性的学问。在“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中,某种意义上,“哲学”是一种“没有常规工作”的“科学”,“哲学”只是严格意义上“范式”的科学。在某种“哲学原则-范式”指导下进行的对具体问题的“解题”工作,主要是“科学性”的,而科学家在进行“范式转换-科学革命”工作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做“哲学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哲学人类学     
现代的哲学人类学起源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成为德国哲学有代表性的流派.它和生存哲学、存在主义及现象学同时兴起并吸收了它们的内容,它还同实用主义和认识的社会学有密切联系.从B.格勒图森以来,哲学人类学通常被认为包含了过去一切研究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的哲学,但这样广泛的概念反而模糊了哲学人类学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教科书体系的哲学模式是农业文明的依附性文化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改革开放后,工业文明的主体性精神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向“本真”回归。随着“理论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过渡,文化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跨世纪走向的主导形态。  相似文献   

20.
“文化哲学”的哲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哲学”的哲学定位邹广文将文化研究上升为一种哲学即文化哲学,有赖于确立其理论上的生长点。这种生长点的确立应该体现文化哲学在研究方法、观察视角乃至概念范畴的独特品格。诚然,文化哲学作为一种时代主题,它的最深厚动力来源于人的现实文化生活。但这不能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