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刻的断裂线──介绍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与非西方矛盾石中中国人介绍西方的思想,大致是1949-1979年这一段时间,只择依中国人价值观判断为负面的东西,而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则只择依中国人价值观判断为正面的东西来介绍了。其实,无论西方也好,中国也好,都...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中美台三边关系[1]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台湾问题的前景和东北亚甚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和平与稳定。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中美关系居主导地位,两岸关系与美台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中美关系的制约。但是另一方面,冷战后,台湾政治的发展正在对中美台关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此外,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都呈现出政治与经济相分离的特征:一方面政治关系动荡不定,甚至停滞倒退;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关系又日益密切。在后冷战时代,影响中美台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美国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3.
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对华技术转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国内一些势力不断借口美国对华技术转让问题大作文章,造谣称中国在过去20年内曾通过中美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窃取美国先进军事技术,危害美国国家安全。这给中美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严重破坏了中美两国首脑互访所创造的发展双边关系的良好势头。本文拟就美国对华技术转让问题进行一历史的回顾,探讨一下8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技术转让的目的、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以及美国国内目前这种鼓噪对发展中美关系的不良影响。一.美国对华技术转让是中美关系发展良好的体现和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进行技术禁运是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4.
中美日三边关系的现状与问题高锷冷战后,中美日之间正在形成一种微妙的三边关系,这种关系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未形成稳固的战略基础,处在不断调整过程之中。日美关系从不平等的主从关系调整为全球性伙伴关系;中美关系由严重恶化转入正常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了为期8天的国事访问。这是自1985年李先念主席访问美国12年来,中国国家元首对美国所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也是冷战结束以后中国.最高领导人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因此,江主席的这次访问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伍时期中央关系正常化的工兴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江主席这次访问美国。同克林顿总统举行正式的会谈,是中美两国间关系进入“第二次正常化”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众所周知,1949年新中国建国后,中国与美国的关系长期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70年代初,中美开始…  相似文献   

6.
张靓芝 《决策与信息》2005,(7):38-38,41
自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双边贸易迅速发展。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1696.3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国,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国,然而.中美贸易纠纷却从未停止过,2004年以前.美国主要采用反倾销措施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自2005年起.美国对华贸易制裁措施又开始注重反补贴措施和保障措施2005年4月以来.美国已对我国3种纺织品自主启动设限调查.  相似文献   

7.
寻求中美日相互安全的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重新审视中美日关系:联盟内和联盟外政治在传统的安全领域,大国的关系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如何处理好中国和美、日、俄及印度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切身利益,更是事关亚太地区,欧亚大陆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在这里,作者将讨论对中国最至关重要但又是最难以处理的三边关系:中美日关系。尽管国家之间越来越意识到合作对各自的好处,但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的合作,[1]特别是能够支撑相互安全的合作始终是困难的。许多时候,国家“在特定场合下达成的合作或妥协”(adhocc…  相似文献   

8.
今后十七年(1994—2010)加速工业化时期的产业发展分析与经济预测郑新立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9—1988年,我国轻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5%,比同期工业增长速度高出近4个百分点,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也从1973年的43....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接二连三地发生,引起了中美两国政界与经济界的不安。然而.由于中美两国贸易存在巨大的互补性和互利性.无论怎样摩擦.都不会破坏双方的利益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燕冬 《领导文萃》2011,(10):111-117
脆弱的中美战略基础? 问题不在于美中关系的标签,而在于美中关系的内涵。两国发展合作关系不是一方施予另一方的恩惠.而是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美中两国的诚意将在诸多问题上受到考验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专属经济区的军事活动问题——以中美海上摩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关于专属经济区的军事活动界定存在一定的缺失,导致他国在沿海国家专属经济区从事相关军事活动时经常发生矛盾和分歧。本文以中美之间在专属经济区的几次摩擦为例,分析专属经济区的军事活动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宋玮  贾周 《领导文萃》2009,(11):55-59
兰德公司是美国最大、最重要的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被誉为世界智囊的开创者,与美国军方的关系密切,有“超级军事学院”之称。它正式成立于1948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圣莫尼卡。  相似文献   

13.
中美日三角关系与中国姿态的选择唐永胜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之后,亚太地区的力量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到下世纪初,新的地区格局将逐渐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对中美日三角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理论界重视的原因。然而不...  相似文献   

14.
阎慧 《经营管理者》2013,(28):131-132
二战后,中美经历了长时期的隔绝。应时事所需,中美着手打破冻结了近20年的坚冰。本文回顾60年代末至1972年中美破冰之旅前两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及前期准备。思考国与国关系发展的关键节点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亚太的战略选择与中美日澳关系──部分国际问题专家与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座谈纪要1996年10月19日,《战略与管理》杂志社组织部分在京国际问题专家与澳大利亚前总理及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高级顾问霍克先生进行座谈。座谈的题目是“美国在亚太的战略选择与...  相似文献   

16.
孙时联 《领导文萃》2010,(16):15-19
本期刊发一组有关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文章,以期引起读者们的关注和思考。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China—U.S.Strategic and EconomicDialogue,简称S&ED)建立在此前“中美战略对话”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两大对话框架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7.
苏保成 《领导文萃》2007,(4):95-100
2006年9月,按照中美双方军事交流的计划,几乎于两国海军在美国圣迭戈进行联合海上搜救演习的同时,我空军指挥学院高级班代表团抵达美国,对美国空军进行考察。笔者作为代表团的一员,近距离、面对面地接触了美国空军,并对其软实力建设情况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8.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同年7月7日,中美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协定规定,为使两国贸易关系建立在非岐视性基础上,缔约双方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包括建立商业和贸易机构、相互对等地保护专利、商标和版权、协商解决双边贸易问题。1980年2月1日,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生效。在这样的形势下,中美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从1979年起,美国超过西德,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1980年中国是美国第24位贸易伙伴。1985年上升为第16位,1988年上升第12位,1992年上升至第7位贸易伙伴。中美贸易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建交前两国经济界人士最乐观的预测和估计。  相似文献   

19.
罗杰 《领导文萃》2009,(21):95-95
[点评者说]一幅成龙式喜剧的经典画面,对襟、盘扣的中国人,还有典型的山姆大叔.中美之间的关系尽在其中,创意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康晓光一.我国农业发展波动的基本特征1949—1992年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往往是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缓慢发展,甚至是衰退的时期;而国民经济缓缦发展的时期,往往是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