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公平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现实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存有的收入的不公平、机会的不公平和受保护的不公平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峻挑战。维护社会公平,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强调政府的依法行政和科学行政。  相似文献   

2.
注重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必须树立"四个公平"的科学的公平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加强制度建设,以此来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高淑芬 《理论界》2007,(2):32-33
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公平既意味着机会平等(过程平等),也意味着结果平等。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贯彻社会公平的价值原则.社会公平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和主要内容.要正确区分公平、平等、正义等相关概念的不同含义,准确理解社会公平对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特殊意义,真正把建设和实现社会公平变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才能使社会公平有物质基础,而公平反过来会保证社会健康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人的基本物质利益无法得到满足,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最终根源。当前在我国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诸如就业问题严重,下岗失业人  相似文献   

6.
公平是政府出资初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公平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本文借鉴世界银行对我国初等教育公平程度的研究方法,考察目前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结果表明,东部高收入地区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但支出利益的受损者并非是最低收入地区,而是中部的次低收入地区和中间收入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初等教育差距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推进初等教育均衡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教育不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与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分配公平机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配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的现状。为使最大多数人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公平分配机制,应成为我国当今时代最重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铁娥 《理论界》2006,(6):24-26
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构筑和谐社会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只有逐步推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徐庆官  陈艳 《理论界》2007,(10):139-140
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当前推进教育公平的措施途径为:一要加大财政投入,使人民群众共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二要进一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义务教育入手,从起点抓起。三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四要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造就大批杰出人才。五要培养大批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财富占有不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其中涉及自然资源占有、使用不公、分配不公等现象),指出产生不公的原因,提出解决社会财富占有不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都具有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在现实中,两者都具有相对性。即使是相对的,社会公正与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社会公正问题的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揭示了社会公正的现实道路,不断发展是在构建过程中解决公正问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13.
社会利益关系的法律控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控制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正式形式,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最重要手段。利益调节是法律控制的社会基础。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法律控制是整合与协调利益关系的最恰当的选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公正的理论讨论大致形成了三种理论模式。在我国,作为和谐社会建构的首要价值原则,社会公正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公正一直没有在人们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得到完整且真正的体现。因此如何遏制社会不公正现象,维护社会公正,进而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建构,已成为我们当今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控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法社会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谐社会首先应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是和有效的社会控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而,重视并加强对社会控制的概念、手段、途径和方式等相关理论的研究,阐释社会控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和意义等,为建立完备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社会管理,防范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安全,改变目前社会的弱控制状态提供理论指导,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社会质量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及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路径.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社会建设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障碍展开深入研究,并进行理论创新.社会质量理论作为国际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可以为中国的社会政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该理论倡导社会团结理念,也涉及社会经济保障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这对于缓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快速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并设立相关的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共享,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为重点,转变救助观念,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综合性的由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同时,为了促进社会救助事业健康发展,还要尽快出台<社会救助法>,并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法律对社会冲突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东平 《齐鲁学刊》2006,(2):146-148
现实社会是冲突与和谐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并不是不存在冲突,而是社会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中国目前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各种社会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在立法上,建立一种服务于最大多数人利益整合的制度,实现对利益的分配、保障和协调;在司法上,做到阻止非法利益、平衡合法利益、容许法外利益,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