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在“以德治国”的思想指导下,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高等教育阶段德育工作应旗帜鲜明地强化其政治功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工作要注重渗透性,从渗透的渠道、渗透者的素质、渗透的过程来分析渗透性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开启德育新资源,拓宽德育渠道,加强德育的实践性。文中还剖析了“个性教育”“创新教育”中包含的丰富的德育内涵,加强道德教育从而也促进“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继提出"三个代表"之后,又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这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指针,也对新时期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教育工作者在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中肩负着神圣使命.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明显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继续呈现出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但与此同时,部分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思想观念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道德行为还存在某些偏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本文就如何贯彻落实"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推进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理论具有双重内涵,即官德建设和民德建设。官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民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和目的。要以德治国,首先要以德治党、以德治官。以德治国能否实现,也主要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对全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育。“德治”和“法治”是治国方略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只有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才能确保社会调节手段的完备和有效。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不久前关于"以德治国"的重要指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本文论述了学校师德建设必须切实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才能造就思想先进、品德高尚、业务过硬、关爱学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千千万万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论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是新的治国方略,它既体现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德治的意蕴,又是毛泽东以来几代国家领导人不懈探索的结晶。从毛泽东首倡的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江泽民的以德治国,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逐渐走向成熟。贯彻这一治国方略,应从以德治党着手。  相似文献   

6.
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造就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站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根据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坚持思想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主导性与层次性紧密结合、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紧密结合,做到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修己的统一,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面向新世纪的治国方略。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以德治国"思想自今天看来最有价值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强调执政者要有德,二是强调治国要以民为本。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以德治国"思想进行经济学分析,能有效地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和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在我国社会发展步入21世纪新的发展时期所制定的重要治国方略,也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认真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要注意区分只有代表进步生产力的法律和道德才能作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依据 ;防止以德代法或以法代德 ;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 ,要以法律为主。要进一步完善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 ,创造良好的法治和德治环境 ,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与高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高校德育在实施以德治国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为实施“以德治国”进行舆论造势 ,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体系开展科学研究。目前高校德育的现状还不能适应“以德治国”的要求 ,还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在抵制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蚀方面还软弱乏力。因此高校德育必须用“以德治国”作指导 ,努力增强它的实效性。要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大力倡导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 ,以及引导学生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等。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是公正 :一方面 ,每个人因其最基本的贡献完全平等———每个人一生下来便都同样是缔结社会的一个股东———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 ,这是“完全平等”的公正原则 ;另一方面 ,每个人因其具体贡献的不平等而应享有相应不平等的非基本权利 ,也就是说 ,人们所享有的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与自己所做出的具体贡献的不平等的比例应该完全平等 ,这是“比例平等”的公正原则。但是 ,公正不是以德治国的最完美原则 ;最完美的原则乃是人道 ,因为人道的根本原则———自由———是自我实现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条件 :个人越自由 ,他的个性发挥得便越充分 ,他的创造潜能便越能得到实现 ,他的自我实现的程度便越高 ,因而社会便越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及其实施要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而公民道德素质又重在养成.公民道德素质养成既是以德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又是以德治国主体自身建设的根本途径,还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公民其他文明素质的内在要求.公民道德素质养成应以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为实施目标,需要家庭、学校、单位及社会合力凝聚,要从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养成抓起,并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尤其要注重道德规范、准则要求的可操作性,注意与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并辅以必要的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4.
人类步入新的千年、新的世纪,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已经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和关键时期,江泽民同志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法治”与“德治”并举的重要思想。“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高等学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我们高校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就是要求高校领导和广大教师正确、全面理解以德治校的现实及深远意义,从根本上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在依法治校的同时,注重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是要强化以德修身、以德服人、以德育人的措施,真正发挥德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倡导并努力培养校园的“官德”和“师德”;就是要优化校园环境,净化德育空间,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文明校风促进大学生德育意识的养成和升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为政以德"是孔子所提出的关于治理国政的基本方针,是儒家政治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鲜明标志.孔子及其儒家认为,"为政以德"是对为政者起码的道德要求,在处理政务、治理国家方面,为政者必须遵从一定的道德准则,并重视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从"为政以德"的基本原则出发,儒家倡导德治、仁政,反对暴政、苛政.在德治与刑罚的关系问题上,儒家主张德主刑辅,认为在治理国政中道德与刑罚虽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德治是根本,刑罚只能是"辅治之法".儒家在政治上不但倡导"德政",而且还主张"以德导民",要求为政者注意社会道德教化,并把道德教化视为治国之本.正确把握孔子及其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对于全面理解孔子及其儒家的政治思想、道德理论以及整个思想体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作为培养新世纪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德育工作正处于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大环境中,如何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破除旧观念,树立“育人为本”新理念,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积极探索和研究德育工作新模式,才能适应时代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而实际上道德与知识是存在二律背反现象的。因此,我们在道德教育中不能把道德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加以传授和灌输。要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增强受教育者的道德体验,使其在实践中逐步丰富自己的道德规范并内化为自我道德需要,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面临着新的形势,遇到了新的课题,必须重视审视高校德育工作,实现德育工作的四个转变,在内容、途径、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适应高校德育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第一部分概述了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必须动用看得见的法治(制)手段,以纠正由"市场失灵"导致的环境问题,但这种强制性的"他律"亦有其缺陷;第二部分论证了环境问题为什么同时又是一个道德问题,以及环境道德的评价和绩效,强调只有配合以道德"自律",德法兼备,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20.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 ,围绕如何治党、治国、有效管理社会这个问题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正确把握道德与法律的内在关系 ,扬弃了我国历史上儒法两家传统的治国理念 ,提出了全新的治国理念——德法兼治。这一科学治国理念不断成为人们的共识 ,并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