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社火:在陕西,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的通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这种艺术和秦腔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来源于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狮子的故乡并非在中国 ,但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宝库中 ,狮子的题材却比比皆是 ,儒妇皆知。我国的狮子艺术大体分宫庭的、宗教的、民间的三大类  相似文献   

3.
一艺术求真应该按照美的规律造型本文如题目所示,主要是考察历史文学真实与作家艺术审美的关系问题。为有助于问题的深入展开,我们拟先对历史文学求真为什么要按照美的规律造型进行必要的论证。历史文学求真所以要按照美的规律造型,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因为历史文学之真属于认识的范畴,概念内涵中带有真实、真理之意,如果不纳入审美机制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同化处理,那真实物象就不能上升为真实审美物象,所谓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就无法实现,也不可能具有艺术审美的价值。我们曾经说过,从生活(历史)与艺术关系看,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不相同而可相通”,相通是它们彼此结合的前提。但前提毕竟只是前提,要将它化为可能的现实,那就要借助审美中介环节,通过以美写真谋求实现.历史与艺术终究是性质不同的、矛盾着的两个事物,只有按照美的原则进行调节处理,这一对矛盾才能从两极对立的状态下蜕化出来,富有意味地耦合在一起。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说:“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7,(8):183-187
带钩是中国古代服饰的一种构件,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影响不同一般,特别是对齐国历史的影响更是非同寻常,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枚带钩改写了整部齐国的历史。关于齐国带钩起源问题众说纷纭,据文献记载,至迟在春秋早期齐国贵族阶层已经使用带钩。齐国带钩,由于受齐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影响,在造型和装饰上以变化丰富、形式多样、重实用求美观为显著特色,求新善变、不拘一格的造型与装饰风格体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战国时期,齐国带钩造型和装饰艺术风格表现尤为突出,地域特色更为鲜明。大量出土的齐国带钩,是对司马迁"齐冠带衣履天下"论断的最好明证。齐国带钩艺术是齐国服饰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服饰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民族拉弦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其发展的速度却比仅有四百余年历史的小提琴艺术缓慢多了,其原因之一就是民族拉弦乐器的造型、规格、曲谱、教材、教学等方面没有实现标准化。这不仅阻碍了这些乐器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也使得它们不可能成为广泛通用的乐器,所以民族拉弦乐器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是乐器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在南级一带的冰寒地方,人迹罕见,草木难生。但近年来却出现许多高18米至40多米的巨型冰雕在冰海中漂浮。冰雕的造型以动物为主,有雄鹰、狮子、飞鱼、天鹅和海豚等,其中狮子最多,最大的一组狮群冰雕高约45米,共有五头狮子:一头母狮和四头小狮。母狮匍伏在地上,四头幼狮神态各异,有的在吸  相似文献   

7.
傣族地区存在狮图腾崇拜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从理论上说,傣族没有形成狮图腾崇拜的条件;从实际情况来看,傣族狮崇拜也不具备图腾崇拜的表现和特征,傣族历史上留下来的与狮子有关的雕刻、传说以及现代人们文身的狮子图案都不是图腾崇拜的遗迹。傣族对狮子的了解来自佛教,傣族的狮崇拜主要在佛教崇狮习俗的影响下形成,是一种灵物崇拜。  相似文献   

8.
我国艺术界近年来出现了一种颇为引人注目的新理论,即“意象艺术”论。认为中国传统美术是“意象艺术”,其思维方式为“意象思维”,其造型原则是“意象造型”,中国来的美术也是“意象艺术”。本文认为:任何有价值的艺术形象的创造,都不是对客观对象原封不动的、机械的、纯客观的再现和模仿,而是经过艺术家的能动反映和实际的加工、改造及创造。在这种艺术反映、创造的过程中,审美意象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美术可以采用“意象造型”原则,但不能说“意象造型”就是表达中国人物画乃至整个中国美术特征的概念,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及在艺术形象物化过程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因素,在这许多因素中,意象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本文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在艺术创造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狮子鼓是流行在河洛地区的民间乐舞,其发展深受河洛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20世纪中期以前,当地狮子鼓队曾达几百家,之后迅速减少,目前只剩少数鼓队还在活动。狮子鼓的表演由鼓乐、武术、狮舞三部分构成。其中,鼓乐在表演中起着指挥的作用,武术、狮舞是表演的核心。狮子鼓融武术、杂技、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极受群众喜爱。狮子鼓在体现文化多样性、丰富民众精神生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对于河洛狮子鼓的保护应该从生态环境的优化入手,不断提高表演水平,积极探索现代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陶瓷艺术集形式、材质、造型等审美元素之大成,既具民族文化神韵也蕴含了现代多元文化要素.与此同时,陶瓷艺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演变发展,不断吸收各种精华,形成了具有哲学、艺术、美学意蕴的艺术品.本文以景德镇陶瓷为例,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要素以及独特审美价值的阐述,进一步分析陶瓷艺术所蕴含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1.
燕昱 《甘肃社会科学》2012,(2):251-253,258
陇东皮影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朵奇葩,其造型特征主要源于陕西皮影.陇东皮影在环县、庆阳、平凉、华亭等地区普及面很广,是当地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人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电视、电影、网络文化等新的艺术形式对皮影艺术冲击很大,皮影艺术传承与发展面临危机.对陇东皮影造型艺术的传承、造型特点进行研究,探索其保护和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画竹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一个画题,曾产生许多大家和佳作。但历来对画竹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述却很少。李仲元同志近年来留心于此,通过对历代画迹、画史、画论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分析研究,撰写了《论竹主题画的源流》一文。文章考证了唐代竹画的产生和成就;论述了宋代两种流派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分析了元代之后文人墨竹画大盛的社会条件、历史背景。肯定了它的成就及思想高度,还指出了它的时代局限性和艺术上的消极影响。并论述了以书法入画、以诗配画等时代特点。这是一篇探讨我国绘画发展史的文章,作者试图通过对历史上某一绘画题材的研究,深入认识画题、技法、流派的产生发展决定于社会和历史条件,揭示了历史上社会思潮对绘画的影响。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本文引征较丰,每有卓见,值得一读。作者李仲元,1933年生,沈阳故宫博物馆研究人员。专攻艺术史研究,著有《中国狮子造型源流初探》、《清代雕刻简述》、《盛京定更钟考》等。  相似文献   

13.
刘静 《学术界》2015,(2):171-177
意象是我国独特的审美范畴,体现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傩面具强烈的意象美特征,传递着大众质朴的情感及信仰的演绎轨迹,积淀了从远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信息。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结构、传统的人文思想、独特的宗族文化是傩面具的精神本源。傩面具以五色为主的意象色彩反映了传统的五色价值观,具有明显的伦理与道德痕迹;在造型上傩面具根据意象的需要注重概括取舍,对所刻划的形象进行大胆想象与夸张,傩面具隐藏着博大精深的历史内容和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4.
在西北少数民族治功纷送的民间文学创作中,史诗作品以民族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传奇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以奇特的文学造型手段塑造了各民族历史上有着赫赫战功的民族英雄群像,艺术地再现了民族历史的丰富内涵,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文学样式.作为一种集体创作的艺术,史诗在长期的传唱、吟诵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越来越精美,越来越成熟,其中不少作品已发展成民族早期艺术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试图从审美的角度,对西北少数民族史诗作一分析。一崇高、雄壮的英雄主义精神是西北少数民族史诗的基调。…  相似文献   

15.
纵观各个历史时期的齐国青铜器,无论是不拘一格的造型艺术,还是丰富多变的装饰艺术,都充分体现了齐国青铜艺术的成就,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青铜器,其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出土的齐国青铜器,以广泛的题材内容、不拘一格的造型观念、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以及兼容并包的文化观,为后世了解齐国青铜器的发展历史与艺术风格,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丰富多彩的齐国青铜艺术,作为中华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丰富和发展我国青铜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内蒙古考古专业人员在乌盟境内的元集宁路遗址发现、清理了一个窖藏的元代丝织品.这批珍贵文物现藏内蒙古博物馆.这批丝织品在编织工艺和装饰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历代的传统技艺,同时表现出了元代特有的艺术风格.为研究我国元代丝织业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资料.这批珍品,不仅工艺高超、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而且在全国博物馆的同类藏品中也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7.
近代思想文化语境中的醒狮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睡狮而醒狮,是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勃兴期民族精神的一个文学象征,其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汇融合,而由中国知识分子想象虚构历史生成物。它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狮子形象,也有别于一般西方的狮子形象,它既是启蒙者又是觉醒者,既具有以武力为基础的强大统治力,又有威而不猛的温和威慑力。  相似文献   

18.
作者探讨了云南民族民间装饰中的仿生造型装饰艺术的特征、规律以及文化含义,力图从中挖掘出更多以往为我们所忽视的艺术与文化内蕴,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云南民族历史与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狮子与野牛     
曹源 《快乐青春》2014,(8):37-38
一头饥饿的狮子发现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野牛,狮子塌腰沉背,借助青草的掩护,悄悄地向野牛靠近。狮子离野牛越来越近,野牛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仍悠然地啃着青草。狮子进入了捕捉范围,跃身而起,箭一般射向野牛群。野牛惊慌奔逃,狮子紧追着一头还未成年的野牛,野牛拼命奔跑着。每当狮子要追上时,它便拐个弯,这样就和狮子拉开一段距离。可没多久,野牛就体力不支了,狮子和野牛的距离在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20.
岩画是古代先民在岩石上绘制或刻划的图画。我国岩画根据分布的不同地域,可以划分为北方、西南、东南三个系统。北方系统主要有内蒙古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青海刚察岩画、甘肃黑山岩画和宁夏贺兰山岩画;西南系统主要有广西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贵州开阳岩画;东南系统主要有江苏连云港岩画、福建仙字潭岩画。岩画的制作年代或可早到石器时代,或可晚至近代,不过其分布多在偏远于文明的地区,从其造型特征也可以看出,在文化形态上岩画是属于原始文化的。由于岩画制作时间上的巨大差距,(一些岩画的制作年代尚难确定)以及分布的相对分散和同地区岩画时间序列上的模糊性,我们很难依据目前发现的资料完整地揭示出岩画艺术发展历史的脉胳,本文只能在总体上对岩画的艺术特征作一些略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