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乡贤作为基层政府与农民群体之间的关系纽带,既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参与与监督主体,也是构建文明乡风的倡导者。新乡贤是在传统乡贤优点的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基于现代化的社会情境衍生出来的全新群体。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新乡贤作为乡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新乡贤角色定位模糊、参与和保障机制不健全、村民对新乡贤群体认可度低等问题。文章通过调研综合分析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新乡贤的作用机理,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对策,为该群体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二十四贤”与“汉魏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冲 《社会科学》2012,(6):164-170
十卷本《陶潜集·四八目》所载的魏文帝于汉魏禅代之际彰表"二十四贤"之事,可以认为源自确切的汉末魏晋史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二十四贤"的人选构成来自于东汉后期的"清流"士人群体,既包括了积极参与反外戚、反宦官政治活动的官僚士人,也包括了以隐居不仕表达消极反抗之意的民间处士。曹丕在代汉建魏前夕彰表如是面貌的"二十四贤",显示了曹魏王朝君臣以汉末清流的继承者自居的政治立场,也是着眼于重构王朝秩序的"汉魏革命"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刘良海 《东岳论丛》2019,40(2):182-190
先秦诸子各派学说中都有对尊贤任能思想的强调,而儒家的尊贤思想尤具特色。孔子一方面从前代尊贤思想及实践中汲取养分,同时"尊贤"也是其仁学思想的必然要求,"举贤才"主张开拓出了儒家贤人政治的思想路线,他的私学教育实际就是一种培养贤才的实践;其后经孔门弟子、孟子、荀子的全力弘扬拓展,尊贤任能成为儒家学说的一个核心理念,并一直贯穿在历代儒学发展的历程中,儒家由此形成个性鲜明的贤人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4.
赵秀玲 《河北学刊》2023,(4):167-175
在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长期以来存在的短板,需有切实可靠的办法与措施予以解决。在高度重视新乡贤的今天,应注意为其减负,强化其文化功能,进行赋能与价值再造。这主要包括:加强新乡贤文化建设,让新乡贤成为乡土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引领者、地域文化的传承者与创造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发展者、现代文化的开拓者和发扬者。新乡贤再造还需要处理好开放、创新、优势、人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南宋中后期诗坛是否存在"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否是文学史意义上的所谓"诗派",是江湖诗人群体研究的一个基础的问题.揆诸史实,南宋中后期诗坛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江湖诗派".明确地以江湖为"诗派"且对后世造成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的,是四库馆臣,但即就四库馆臣的立论而言,也是缺乏依据的.南宋江湖诗人群体首先和主要的,不是一个以诗歌为中心和纽带的诗人群体,而首先是一个社会群体;首先和主要的不是一个诗歌创作的现象,而是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6.
新乡贤的特征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性因素。在乡村空心化及精英严重流失的情况下,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亟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作为新时代的一种关系型社会资本,新乡贤是现代乡村社会资本的"人化"凝聚,也是汇集乡村振兴强大合力的重要媒介。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和优势,释放人力资本活力,既是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紧缺问题的需要,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7.
“新乡贤”是指当代乡村社会中有德行、有才能、有威望,热爱乡村并且奉献乡村的贤达人士.在二十年来现实主义题材的乡土小说中,就涌现出了许多书写“新乡贤”的作品.这些作品对“新乡贤”的生成路径、现实困境以及蜕变的可能与轨迹都做了细致的揭示,既有理想的建构、理性的审视,又有冷峻的批判,表现出多元化的创作立场与丰富的叙事面貌.“新乡贤”叙事的意义不仅在于塑造了新的农民形象,而且对于当下乡村发展与文化建设而言,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方哲学史开山祖师泰勒斯被归入"七贤"之列,也就是被认为最有智慧.那么,什么是先贤所认为的"智慧"呢?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在当时还不发达,也不普遍,而且早在他晚年从事哲学研究之前,就已有"智慧"之名,因此普鲁塔克把思辨等同于智慧,这显然是后起的观念.泰勒斯的"智慧"也主要不是体现在他的军事工程学、数学、天文学和经济学(致富术)等方面的贡献,而是跟"七贤"中的其他几位政治家一样,体现在政治上.安身立命的政治智慧,尤其是归在泰勒斯名下的希腊最重要的箴言,"认识你自己",才是"智慧"最初的含义,也是哲学的源头.  相似文献   

9.
迺贤的<上京纪行>诗描绘了奇异的塞外风光,反映了草原民族独特的风俗人情.而少数民族诗人以汉语来写异域风俗人情的诗,在此前的文学史上实不多见.迺贤不仅是元代的一位少数民族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一位葛逻禄氏诗人,他的<上京纪行>诗,就成为文学史上唯一一组葛逻禄氏诗人所写的反映异域风俗人情的诗,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对毓贤多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如何正确评价毓贤,我认为值得重新考虑。本文拟从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关系及其对毓贤的影响这一角度,对义和团运动时期毓贤的功过加以剖析和辩白。支持义和团并非阴谋欺骗毓贤承认义和团“是自保身家”(《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二辑44页,以下简称《义丛》)的合法团体,采取“抚”的政策。史学界普遍认为这是由于义和拳发展壮大,毓贤无力镇压,乃采取阴谋欺骗利用;有的则认为这是从内部腐蚀和涣散义和团的恶毒策略。历史果真如此吗?东抚任内对义和拳的态度。一八九九年,平原拳教斗争开始时,参加仇教活动的拳民为数不多,地方当局并非无力镇压。署  相似文献   

11.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探析——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新乡贤以其非体制权威嵌入乡村治理过程,并辅助其他治理主体推进乡村善治的行为,具有品行、历史、现实和政策等四个方面的合理性。乡贤参事会是受基层党委政府领导,由新乡贤自愿组成,以热心服务乡村发展为使命,具有乡土性、志愿性、辅助性、民间性的新型社会组织,在实践中已发挥了经济带动、敦风化俗、社会调谐、政治参与等作用,但在现实中仍受认识偏见性、环境欠缺性、组织合规性和实践风险性等四大因素制约。要消除这些制约,须建立激励表彰、"筑巢引凤"、参事运行、监督约束等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11月出版的《中华美德贤文》,是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典范,与广东省的《新三字经》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促进新时期道德建设,有着颇大的现实意义.一、《中华美德贤文》的内容与特色《中华美德贤文》以《增广贤文》为基础,以讲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原则为主,重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理想和境界塑造.它删除了涉及封建迷信、唯心论、宿命论等消极因素.全文立足于现阶段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对某些含封建、落后的思想内容进行改造,还增加了敬业、国格、人格、公平竞争等当今更强调的道德观念.全文约有360句采自《增广贤文》,对传统贤文修改约80句,从其他典籍筛选及新创补的约40余句,达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目的.该书有四大鲜明特色:(1)熔古今美德于一炉.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丰厚文化积累,其中传统美德经过历代先贤的智慧总结,化为琅琅上口的名言俊句:如“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在对古代贤文作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处理的基础上,又吸收大量流传于百姓中的“今时贤言”.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人生能有几回搏、莫让年华付水流”,“守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等.  相似文献   

13.
《旧唐书·玄宗本纪》载:至德元载六月乙未(十二日)凌晨,唐玄宗自京师延秋门出。“辰时,至咸阳望贤驿置顿”。同书《杨国忠传》也提到“咸阳望贤驿”。但查阅唐史方面的其他典籍,皆与《旧唐书》所记有异。例如,《资治通鑑》卷218云:至德元载六月乙未凌晨,唐玄宗自京师仓惶出幸后,“辰时,至咸阳望贤宫”;胡三省注:“咸阳县,在京城西四十里。望贤宫  相似文献   

14.
高万芹 《兰州学刊》2023,(5):133-146
基于全国四个不同地区的田野调查,进行典型个案解剖与类型比较,以“团结结构—资源禀赋”为分析维度,对新乡贤振兴乡村模式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的结构状态塑造了新乡贤的四种行动类型,即公益行动、道义行动、形式行动、经营行动。只有在强团结/弱资源和强团结/强资源结构下,新乡贤的行动才表现出公共性和公益性的一面,不会出现排斥弱势农民群体的现象。研究进一步辨析了新乡贤的内涵,拓展了新乡贤振兴乡村的作用机制分析,亦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家有贤夫     
陈浩 《家庭科技》2014,(3):13-13
正自从专职写作,家里的大小事儿多半都交由老公打理。每天,他早早地起床送孩子上学,然后赶去上班,下班路上顺道从菜市场买菜回家。这样"学校、公司、菜市、家里"四点一线的生活雷打不动,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从没听他抱怨过半句,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夫。母亲的生日快到了,我打电话问她需要什么,没想到她笑呵呵地说:"你不是打钱给我了吗?还要买什么东西。"原来老公偷偷地帮我汇了钱,一时间很感动。娘家人的生日,老公记得比我还清楚,除了母亲、小妹、奶奶,他还记得外婆和舅舅的生日,总会适时提醒我给他们打电话、买礼物。前阵子流行穿羊毛裤,漂亮又暖和,我买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贫困治理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过渡.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不是两个对立的问题,而是具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性.相对贫困的内部群体并非单一的,也存在自身经济状况具有难以提升顽固性的相对的"绝对贫困"群体,各类贫困群体之间相互作用.治理相对贫困需要对其本质进行分析,在继续强化物质保障的前提下,从教育支持、利益维护、心理完善等层面提出治理相对贫困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7.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群体,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组织形式,政府是管理国家的机器.国家本来就是国民自己的组织,政府本来就是服务于国民的,但是当国家被皇帝用武力占为己有后就成了他的王朝,政府也就变成了皇帝的朝廷.改朝换代只是江山易主、政府换届,而不是国家灭亡.社会分层是自然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为划分的社会层次也并非只有按财产划分的阶级一种,形成国家不等于进入阶级社会.文化是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存在的形态,文明只是文化的精致形态."国家形成"不等于"文明起源",国家的起源的途径是多元的,文明的形态也是千变万化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国家起源与演进的序列和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进程,都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8.
何植民  蔡静 《学术界》2022,(7):134-14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新乡贤作为一种新型治理力量在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中助力乡村治理焕发新活力,在推进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基于嵌入式治理的分析视角,新乡贤通过资本、政治、文化三维嵌入逻辑来重塑乡村治理格局,从而有效赋能乡村振兴。然而,在嵌入式格局中,多元力量动态博弈的掣肘使得新乡贤与乡村治理场域之间存在某些“脱嵌”风险,“悬浮化”状态的新乡贤在实践过程中容易陷入行动困境、主体困境和合作困境。基于嵌入式治理逻辑和“脱嵌”现实困境,可以尝试从协同共生单元、维系共生关系、形成共生意识和形塑共生场域四个层面整体性构建“乡村治理共生系统”的新发展图景,实现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从“嵌入”到“融入”的转型。通过新乡贤与乡村治理场域的融合共生,不断提升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形成新乡贤赋能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竹林七贤”中其他五贤对竹林精神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林七贤”中其他五贤对竹林精神的贡献●罗筠筠阮籍、嵇康是魏晋时“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们写下了较多的诗文、著作,不仅在当时的影响较大,且后人对他们的研究也比较多。从系统研究的观点看,其他五贤(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作为“竹林七贤”的成员,...  相似文献   

20.
北宋以文治国,文官身份的士人具有空前绝后的地位。较之于魏晋隋唐的门阀士族,北宋士人大多出身庶族,经由科举考试跻身仕途。因此,出于维护、发展自己政治理想的需要,普遍有好贤荐才的特征,欧阳修在这方面是一个典范。不仅通过个人发现、推荐贤才,而且通过诸多政策影响,培养更多的人才。欧阳修一生荐才无数,而且推荐的人才如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人成为此后北宋政坛的主宰者,尤为重要的是,这些人大多继承了他的政治人格。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欧阳修的"好贤"对于北宋此后的政治走向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