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明思想文化和华夏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金秋季节在上海大学举行。这里所发表的一组文章,是我校出席此次会议的几位代表向大会违交的部分论文,它们从几个侧面探讨了宋明思想文化的有关问题,我们所以将这些论文先期发表,意在引起与会朋友们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历史研究》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193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4日至8日在四川成都召开。该会是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与四川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继2004年7月在宁夏银川成功主办“192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举行的又一次以“年代”为论域的学术讨论会。将“年代”视野引入近代中国的研究视域,是两家单位拟主办的系列学术讨论会的创新设想,其初衷是希望以“年代”替代“事件”作大致的分期,通过探讨较长时段内的历史演变,以利于政治、经济、军…  相似文献   

3.
延边大学渤海史研究室主办的第一次渤海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4月22日至24日在延边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德国、南朝鲜及国内有关研究部门的渤海史专家、学者共三十余人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与会者就渤海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的一些课题进行了探讨和  相似文献   

4.
首届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召开本报讯1995年8月11日至14日,来自美、英、法、德、日等国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在武汉东湖碧波宾馆,举行了首届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设南北文化、长江文化、楚文...  相似文献   

5.
日本东京外大“蒙古史料诸问题”学术讨论会纪要1993年11月26日至27日,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简称东京外大AA研)在该所主持召开了“蒙古史料诸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日本、中国(大陆)、蒙古三国学者,以及日本和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承办的“世界华文媒体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8月20日至25日在兰州和敦煌举行,来自海内外的70多名颇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就世界华文媒体与华夏文明传播的不同话题进行了探讨。 本次大会主席、著名新闻史专家方汉奇教授在为大会作的主题发言中,回顾了自1995年10月“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以来海外炎黄子孙在世界各地取得的重要成就,指出目前海外华人总人数已达3000万,分布在全世界147…  相似文献   

7.
《中国儒学思想史》出版后,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为了推动对中国儒学思想的深入研究,1991年6月13至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史研究室、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文化研究室、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五家单位,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儒学思想讨论会”。出席这次学术讨论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江西、湖南、河北、河南、陕西等地的史学工作者,共70余人。张岱年、白寿彝、杨向奎、石峻、邱汉生、李学勤、辛冠洁等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讨论会。《中国儒学思想史》主编张岂之教授也出席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鲁迅研究学会与宝鸡市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联合,于1993年9月25日至9月27日在宝鸡市召开了“鲁迅与现代文化”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省内各地的专家学者40余人,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也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通过对“鲁迅与现代文化”这一中心议题的深入讨论,及时地交流鲁迅研究成果,以切实的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围绕着永城与秦汉历史文化遗存,秦汉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及秦汉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整体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5日到9日在我校召开.我校校长兼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岂之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 来自西德、加拿大、比利时的9名外国学者和来自北京、天津、郑州、山西、湖南、上海、江西等地23所高等院校及研究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20余篇。  相似文献   

11.
“清代社会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赵晓华1997年8月20日至25日,“清代社会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烟台师范学院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和主办,烟台师范学院承办。来自福建、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北京以及香港、台湾、韩国...  相似文献   

12.
徐复观思想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纪要韦维由武汉大学和台湾东海大学联合举办的“徐复观思想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8月29日至9月2日在武大举行。徐复观先生是湖北省浠水县人,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先后在稀水、武昌、日本求学,30、40年代...  相似文献   

13.
学报赋     
夫学术者,聚文脉,续学统,为天地立心,为国家奠基,为民族植根,为子孙后代万世开太平也。时移势易,中国近现代大学应运而生,薪火相传,革故鼎新。国学与西学交融,科技共人文齐辉。此乃思想之宝库,精神之渊薮;文化之摇篮,文明之大纛也。泱泱乎,千古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浩浩乎,百代神州先哲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下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道路的探索──《市场经济与中国农业:问题与前瞻》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王立诚1995年12月7日至8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行了《市场经济与中国农业:问题与前瞻》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世界银行、美国福特...  相似文献   

15.
学报赋     
夫学术者,聚文脉,续学统,为天地立心,为国家奠基,为民族植根,为子孙后代万世开太平也。时移势易,中国近现代大学应运而生,薪火相传,革故鼎新。同学与西学交融,科技共人文齐辉。此乃思想之宝库。精神之渊薮;文化之摇篮,文明之大纛也。泱泱乎,下古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浩浩乎,百代神州先哲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6.
学报赋     
夫学术者,聚文脉,续学统,为天地立心,为国家奠基,为民族植根,为子孙后代万世开太平也。时移势易,中国近现代大学应运而生,薪火相传,革故鼎新。国学与西学交融,科技共人文齐辉。此乃思想之宝库,精神之渊薮;文化之摇篮,文明之大纛也。泱泱乎,千古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浩浩乎,百代神州先哲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7.
在清代,中国文化出现了一次明显的转向,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研究者力求改变宋明以来崇尚空谈的学术风气,力图重建社会与思想秩序。另一方面,则是中西文明之间所发生的大规模的相遇和互动,这种互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本文旨在证明:异质文化间的有益互动只能建立在彼此深入理解、以平等身份参与的基础之上,各种文化形态都应当历史地反思自身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态度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清代, 中国文化出现了一次明显的转向, 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研究者力求改变宋明以来崇尚空谈的学术风气, 重建社会与思想秩序。另一方面, 则是中西文明之间所发生的大规模的相遇和互动, 这种互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本文旨在证明 :异质文化间的有益互动只能建立在彼此深入理解、以平等身份参与的基础之上, 各种文化形态都应当历史地反思自身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态度选择。  相似文献   

19.
由延边大学东北亚政治所和朝鲜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东北亚朝鲜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自1993年4月15日至17日在延边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各地、朝鲜、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学者、教授共62名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在这次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代表们发表了38篇论文.  相似文献   

20.
在清代, 中国文化出现了一次明显的转向, 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研究者力求改变宋明以来崇尚空谈的学术风气, 重建社会与思想秩序。另一方面, 则是中西文明之间所发生的大规模的相遇和互动, 这种互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本文旨在证明 :异质文化间的有益互动只能建立在彼此深入理解、以平等身份参与的基础之上, 各种文化形态都应当历史地反思自身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态度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