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她们已错过最佳生育年龄,在求子的路上,备受生理、心理的煎熬,有时还不得不踩在法律的"灰线"上。在中国的生育大军里,新添了一群人,她们的身体在走下坡路,生育意愿却分外强烈。已错过最佳受孕年龄的她们,在和生育时钟赛跑,急切地想尽各种招数,只为养一个宝宝。同发达国家一样,中国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近两年在不断推迟,高龄孕产妇直线上升,尤其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生育压力得以释放。在北京市床位数最高的妇产科专科医院——北京妇产医院,2016年迎来近 相似文献
3.
自从造物主亚当与夏娃创造了人类,这个星球经过亿万代繁衍,新陈代谢,生生不息,充满活力。虽然经过天灾、地灾、战争等毁灭人类的灾难,生命,这个永恒的主题仍在不断地延伸……世上,没有什么比自我毁灭再残酷的了。然而,当这个星球进入现代化商品时代、信息时代的同时,一种自我革命正悄悄出现——不育。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4.
北宋时期,产生一部《百家姓》。姓氏的排列依次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姓氏的排列没有照人数的多少,那么,它参照什么规律来排的呢?赵氏名列第一,因为赵匡胤是皇帝。而在当时人数不多的钱氏为何排在第二呢?这是因为人民拥护钱姓国王和平统一中国的决策,人民愿意和平统一祖国。 相似文献
6.
7.
8.
一“×××:你夫×××已向本院起诉,提出与你离婚,限你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来本院应诉,逾期则依法判决”。“×××:你夫×××与你离婚一案,本院已经判决。希你自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来本院领取判决书。特此送达”。以上是近年来常见于《中国法制报》的“法院公告”栏中的内容。它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办事、为人民负责的严谨工作态度,但同时它也反映出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即当前在已婚妇女中存在着出走外流这样一种事实。今年一季度三个月《中国法制报》共登载“法院公告”596份,即已婚男女外流人数共596人,其中已婚妇女外流人数有235人,占公告的已婚男女外流人数的39.4%。从登载的“法院公告”来看,已婚 相似文献
9.
10.
现在提起小龙女,恐怕很多人会说“都快审美疲劳了”,从去年6月起,就不断传出各种版本的“小龙女”人选,一次次“提名”又“否决”.从来就没消停过。周迅的辞演让“小龙女”人选又成了热门话题,投资方再次回到原来的起点,演员也面临重新洗牌。“小龙女”选角像一出悬疑剧,也许到“小龙女”真正浮出水面的一天,大家可能反而会有些失落。金庸老先生说,“杨过的笑是可以误终身的”,这一路被杨过“误”过的“小龙女”实在是多,还不算网站评选的那些MM.不过美女多了也不是坏事,最起码还可以养眼是WE?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旨在检阅我国新闻工作年度业绩,展示'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走转改'活动成果。2017年11月2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8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50件(含10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0件,三等奖143件。 相似文献
13.
14.
15.
城乡居民的生育状况与生育意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实 行20年了,究竟人们对这一生育政策的主观认同情况如何呢?人们心目中包括子女理想性别和人数的生育意愿又是怎样的呢?本文试图在1998年湖北省内进行的三次较大规模调查的数据的基础上描述城乡居民生育水平和生育意愿的现状及其可能的趋势。 一、资料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调查数据资料来源于1998年在湖北省境内进行的三次较大规模有关家庭、生活质量和家庭教育的抽样调查中有关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的调查部分。三次调查均由华中理工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承担,华中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和研…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礼记>认为"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这就是说,婚姻的目的是有序生育,是为了人类的某一群体即家族在肉体与精神两个方面后继有人,绵延不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传宗接代".这是中国古代总的最基本的生育观念.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妇人不能生育,是最大的罪错.本文对宋人的生育观念和在这一观念指导下采取的措施方法,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家庭生育情况作了深入的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未婚生育不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杨某是某公司出纳员,和男友未婚同居,2008年8月怀孕。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孩子出生,杨某和男友都没有进行结婚登记。2009年7月,杨某去公司要求单位支付相关生育待遇。单位经理称杨某从未交过生育保险费,故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同时认为杨某未婚先育,不符合休产假条件,休假期间按事假处理,不支付工资,杨某也不能享受任何与生育相关 相似文献
19.
王崇礼同志在《一个农村的敬老院》一文中(见《社会》1983年第6期)谈到湖北襄阳农村老人不愿进敬老院的三种思想(一是身强力壮,不愿集中;二是顾面子,难见人;三是怕人多嘴杂,搞不好关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我们这个地区农村老人身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但是,农村老人不愿进敬老院还存在着一个更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老人进敬老院怕火葬的思想比较严重,而且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20.
姚全兴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2)
古老而又年轻的胎教,是优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类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国内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为加强现代美学和现代医学的横向联系,把审美的触角伸向孕妇和胎儿的生态环境、精神世界,从审美心理和审美教育角度,研究胎教的原理和特点,在国内首次提出审美胎教的概念和方法。本文指出,审美胎教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符合孕妇妊娠过程和胎儿身心发育的需要,在优生优育优教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也有助于传统胎教的继承和现代胎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