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宗教工作与新疆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新疆,信教群众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宗教与民族、周边环境等问题紧密交织,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新疆稳定发展的全局及新疆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理论层面和历史经验看,宗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突出的两重性;但从实践层面看,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既取决于宗教界的政治立场,更取决于政府政策的取向及管理、引导的水平。促使宗教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遵循党的宗教工作方针,紧密结合新疆实际,稳妥处理当前宗教工作中面临的诸多热点问题,引导宗教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聪明才智,走文化宗教之路,使宗教朝着更加理性、宽容和适应时代进步潮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把宗教看作社会建设的必要元素,这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归属社会文化的范畴,也就当然具备了服务社会建设的工具属性,成为社会建设中可资利用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掘并发挥宗教整合社会的积极作用,可以使我们在法制和制度手段之外拓展出一条引导信教群众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现实的力量聚合体,宗教对人类社会的各项事业都有重要影响。要认识这种影响就必须对宗教力量的基本结构有准确的把握。本文把宗教力量的基本结构解析为内在精神力量和外在社会力量,并分别对构成这两种力量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各个要素的社会影响以及宗教力量在一些特殊社会领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发挥这些作用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宗教文化在我国现代化运动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运动进程随之加快,中国也是如此。宗教文化作为一种对超验层面的神圣事物的信仰,理应随之趋于消亡,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宗教文化不仅没有趋于消亡反而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中凸显出来,并在环境保护、旅游业、构建和谐社会等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契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伟 《天府新论》2007,3(4):20-22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宗教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产生重要影响。宗教教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也有一致性。建立理想社会是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以人为本是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的理念;公平公正,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的社会基石;诚信友爱是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信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认真研究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对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要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需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本文通过分析建设和谐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阐述了构建和谐文化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当代和谐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了构建和谐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因而克服社会各界对宗教文化认识的误区,正确对待宗教文化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宗教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应该并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简要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德州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对如何加强从医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适应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三点建议:①切实按新的医学模式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从更高层次上关注人的健康,抓住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②培养"一专多能"的医务工作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适用的医学人才,抓住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③培养具有革命人道主义和崇高职业道德的医务工作者,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攻克和谐社会建设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奥古斯丁是为基督教进行哲学辩护的第一人,在他的基督教观念或思想中存在一些积极的理性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启示的作用。本文试图以奥古斯丁的幸福就是拥有上帝这一命题为导引,阐明基督教对社会所起的正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现状分析考察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及深层原因,并提出了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谐社会应该说是我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律性探索,表明我党对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作者在科学准确地把握和谐社会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12.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龙福 《江汉论坛》2005,(12):71-7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崇尚价值的社会。积极创造价值、激励人们对价值的追求、确立更高的价值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动力和取向,而衡量社会和谐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应当是人本、功利、公正和道德。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采取积极措施,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3.
孙元 《江汉论坛》2008,(2):79-82
文化不仅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状况,而且以巨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文化创新成为和谐社会创新结构中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理论的热度与满足时代和干部群众的理论需求成正比。新世纪、新阶段,人心思变革、求稳定,人们谋发展、盼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提出,立即在党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共同话题。众多谈论与探讨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与偏见。或以怀疑的心态表露出对构建和谐社会丧失信心,或以超现实的理想主义表达对和谐社会的诉求,或以狭隘乃至片面的眼光来解读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由多种要素有机组成的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非常广,内涵极为丰富,我们应拓宽思维空间,立足于多角度、宽领域、深…  相似文献   

15.
准确把握省情,这是构建福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文章简要阐述了构建福建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意义,着重从福建自身的发展和与全国及周边相关省份的比较这两个向度,对构建福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加强人民调解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法律法规赋予其明确的法律地位,社会实践使它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本文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入手,从夯实基础、创新方法、建立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协调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即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把人作为政策思考逻辑起点的一种社会价值体系,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的权利、尊严、需要、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人的价值。从劳动及社会保障的角度看,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8.
媒介素养教育是国际传播学界和教育界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和实践领域,其生发的根由是媒介生态系统的失衡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本文概括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实施系统化的媒介素质教育的作用,即:维护媒介生态平衡,培养公民能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待媒介内容,并建设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从而维护公民与媒介、社会的协调发展,并探讨了我国实施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面对这一崭新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以崭新的观念去积极面对.我国政府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倡导者、指挥者,在和谐社会的建构中,也将会起着不可替代的领航作用.因此,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和完善我国政府的领导职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已成为我国政府建设的主课题.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包含“两种生产”的“社会生产”原理,是“以人为本”所据的重要原理。两种生产的生产方式的互动,促进了社会发展。其中人的生产是第一性的。教育是人的生产的重要部分,没有教育便没有人类文明的产生和传承。这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事业论。它与“以资为本”的教育产业论有本质区别。建国之初制定的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正确的。我们应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为和谐社会作应有贡献,提出四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