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影响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建设生态茶园,优化茶叶生长环境;(2)加强茶农使用农药知识技术培训;(3)创新茶产业组织模式;(4)大力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5)建立茶叶绿色生产补贴制度;(6)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茶叶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2.
课题组通过引入茶农个体特征变量和外部环境变量,建立了基于茶叶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和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茶农的年龄、茶叶种植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茶农安全生产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接受茶叶生产安全知识培训和参与茶叶经济合作组织是外部推动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茶农安全生产行为选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将农户茶叶生产行为分成普通茶叶生产行为和安全茶叶生产行为,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茶农个体特征指标、家庭特征因素、认知水平、政府规制因素、参加产业链情况等因素对茶农安全茶叶生产行为的影响,提出扶持茶叶产业链运转、建立健全检测机制、推入市场准入制度等对策,以规范农户安全茶叶生产行为,保障茶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李史仪谢杰辉田富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2-65
从4个维度构建含21个指标的茶农参与绿色生产影响因素测度量表,运用DEMATEL方法对4个维度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影响关系分析,采用ISM方法将茶农参与绿色生产的影响因素划归为不同的层级结构,并通过MICMAC方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依赖性与驱动力来进行属性分类。研究发现:茶农参与绿色生产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6个层级,其中,村干部身份和政府宣传力度是根本因素,政府监管与补贴和农村信息化程度是深层核心因素,茶农绿色认知和茶叶收入是过渡因素,年龄、农户监督、村委会、社区收购商、参与效能感知、参与成本感知、参与效益感知、参与氛围和参与渠道为表层因素。据此提出,应进一步构建茶叶质量管理机制以防范质量安全风险,加大政府宣传力度以提高茶农绿色生产水平,优化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以提升绿色茶园管理效益等,以期推进茶农参与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5.
茶农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福建安溪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安溪县茶农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双对数模型对茶农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茶园面积、茶农家庭总收入、茶叶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以及地区差异对茶农投资行为呈正面影响,而茶农家庭劳动力人数则呈负面影响,茶农的风险意识影响不显著.因此,当前增加茶农收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福建省安溪茶农为例,随机抽取335名茶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robit模型和Multi—logit模型对农户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茶农的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受到诸如年龄、茶叶种植经验、受教育程度以及农业培训等因素的影响,而参加农业培训项目对茶农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因此,加强和改善农业培训项目的供给,提高农业培训项目覆盖面,都将有效强化茶农的农药安全施用行为。 相似文献
7.
对600份《茶叶安全性消费者评价》调查问卷的分析表明,愿意购买安全茶叶的消费者占80.5%,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于安全茶叶的相关信息主要来自电视、报纸等传媒工具及茶叶产品外包装说明.另外,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家庭人口、居住地等都会对其购买意愿产生影响.总体而言,无论消费者从事哪种职业,大都很关注安全茶叶的消费,尤其是家庭人口在两至三人之间的城市人及受教育程度较高、月收入居于中上水平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最为明显.但具体到购买行为,仅受访者个人每月所得和受教育程度两项具有显著性.受访者愿意支付购买绿色茶的每斤价格增额,随每月所得提高一个组别而增加;而受访者愿意支付购买绿色茶的价格增额则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是茶叶种植大省,提高茶业产量和生产技术效率对茶农收入的增长至关重要.采用SFA模型分析法对浙江省不同茶叶种植规模以及对应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茶叶种植规模与技术效率呈"倒U型"关系,说明茶叶生产技术效率随着种植规模的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若不考虑技术无效率的影响,会使平均产出增加14.79%.②不同种植规模下的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差异,中等种植规模的生产技术效率最高.③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种植规模的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不同.小规模中,从事茶叶种植年限、是否加入合作社会对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中等规模中,茶园面积、家庭成员中是否有大学毕业生等会对技术效率产生阻碍作用;大规模中,茶园面积、是否加入合作社等会对技术效率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安溪铁观音茶叶在全国的茶产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也面临众多同质茶类的竞争。以服务质量为视角,以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为目的,利用市场调研的数据检验了其影响的路径系数。结果发现,服务质量会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忠诚,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78,间接影响系数为0.410。服务质量到行为忠诚的双因子模型中介是存在的,其中企业形象占总间接效果的37.8%,而转换成本占总间接效果的62.2%。因此,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要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塑造和提升企业形象,并设置较高的转换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市售几种茶叶中六六六、DDT残留量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二个步骤:(1)提取,纯化;(2)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结果表明:市售茶叶中六六六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而部分茶叶中DDT残留量还高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苹果种植户为案例,从农药认知和施药行为两个维度,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及源自甘肃、陕西、山东、河南4省1 086位苹果种植户数据,考察、分析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及状况。结果表明:苹果种植户农药认知与农药选择、农药施用及废弃物处置之间存在偏差。针对苹果种植户在农药认知、农药施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促进中国苹果产业升级、要素市场规制、农产品市场环境优化,建议政府应该切实注重发挥优质优价的导向效应,强化果农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引导苹果种植户合理施用农药。 相似文献
12.
李晓璇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68-70
贵州茶叶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有:发达国家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国内食品卫生认证标准以及国家商检局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这些技术壁垒使贵州茶叶出口陷入困境。贵州茶叶农药残留达标状况的调查表明:首先要转变营销观念,增强绿色生产意识,创造市场需求;生产上应强化茶叶农药源头管理,科学合理防治病虫害;尽快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内茶叶农残标准建设;建立茶叶出口基地,提高产品质量,走发展品牌的道路,最终实现贵州茶叶产业的振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佐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56-60
采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对目前中国茶叶生产、加工、贸易、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茶叶的内在质量和安全状况有明显好转,但仍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如茶叶中农残、重金属含量、有害微生物、非茶异物和粉尘污染等,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提高茶叶品质的对策应从政府、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四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的意愿和行为分别反映农户的潜在需求与有效需求,影响农户意愿与行为的因素或有不同,因此,农户意愿与行为可能存在差异。基于对玛纳斯、精河和沙湾三个棉花主产县棉农的问卷调查,对新疆棉农参与农业保险意愿和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棉农参与农业保险意愿低于实际参与率,影响其意愿与行为的因素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同时,棉农对于能够同时覆盖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的农业保险产品存在潜在需求。研究认为,在推进棉花保险进程中,要重视棉农参保意愿对农业保险供给的影响,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开发适销对路的农业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15.
刘焕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708-713
自古以来,茶在中华饮食文化中便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而客家人更是讲究喝茶的民系。数百年来,台湾客家人经受了严苛环境的考验,为了生存,不仅养成了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的性格,亦习惯于耕山种茶的产业活动。台湾客家茶文化蕴涵着浓厚的礼俗精神,其内涵常藉由日常生活中的习俗加以呈现。本文旨在探讨台湾客家饮食文化中的茶文化,彰显台湾客家餐饮中的饮茶文化,并进而指陈未来台湾客家茶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红茶茶叶为原料,考察了浸提温度、时间、固液比、pH对茶多酚提取的影响,并对其浸提率进行了研究。结合正交试验,确定了红茶茶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茶经过药用、食用而发展到主要作为饮用,并由饮茶逐渐形成独立的全国性的茶文化。饮茶是我国最初茶叶发现和利用的一个质的飞跃,是茶文化的起源。茶文化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或晚期起源于巴蜀。 相似文献
18.
有机茶的生产已成为目前茶叶市场需求的趋势。本文从产量、成本、价格和利润方面对常规茶和有机茶的生产进行了经济比较,并分析生产有机茶的潜在社会效益。提出了有机茶的生产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茶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