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以福建省安溪茶农为例,随机抽取335名茶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robit模型和Multi—logit模型对农户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茶农的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受到诸如年龄、茶叶种植经验、受教育程度以及农业培训等因素的影响,而参加农业培训项目对茶农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因此,加强和改善农业培训项目的供给,提高农业培训项目覆盖面,都将有效强化茶农的农药安全施用行为。  相似文献   

2.
课题组通过引入茶农个体特征变量和外部环境变量,建立了基于茶叶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和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茶农的年龄、茶叶种植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茶农安全生产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接受茶叶生产安全知识培训和参与茶叶经济合作组织是外部推动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茶农安全生产行为选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将农户茶叶生产行为分成普通茶叶生产行为和安全茶叶生产行为,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茶农个体特征指标、家庭特征因素、认知水平、政府规制因素、参加产业链情况等因素对茶农安全茶叶生产行为的影响,提出扶持茶叶产业链运转、建立健全检测机制、推入市场准入制度等对策,以规范农户安全茶叶生产行为,保障茶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影响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建设生态茶园,优化茶叶生长环境;(2)加强茶农使用农药知识技术培训;(3)创新茶产业组织模式;(4)大力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5)建立茶叶绿色生产补贴制度;(6)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茶叶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5.
茶农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福建安溪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安溪县茶农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双对数模型对茶农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茶园面积、茶农家庭总收入、茶叶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以及地区差异对茶农投资行为呈正面影响,而茶农家庭劳动力人数则呈负面影响,茶农的风险意识影响不显著.因此,当前增加茶农收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以茶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对福建省茶叶主产区生态保护支付意愿与额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年龄、受教育年限、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年限是影响茶农支付意愿的显著性因素。(2)茶园的经济效益对农户是否愿意支付起主导作用。(3)茶叶生产质量是茶农关心的首要问题,但茶农对是否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存在矛盾心理。(4)茶农对茶园生态保护意愿支付额度:有一定种植经验和文化程度较高的茶农倾向于每年每公顷支付18000元;文化素质较高且对茶园生态功能、茶叶质量安全具有一定认知的茶农倾向于每年每公顷支付21000元;茶园生态发展的主题定位、经营规模、发展方案等方面较完善的茶农倾向于每年每公顷支付24000元。综合考虑茶园生态保护中茶农的机会成本及支付意愿对制定茶业发展政策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根据344个家庭农场从业人员的调查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对质量安全行为的认知能力不高,但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的保障已引起重视。通过采用ML-Binary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从事农业生产时间、从业人数等因素对家庭农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显著正向性影响。提出了提高农场主的总体素质、推进家庭农场安全生产培训、严格把控农药购入渠道和完善农产品监督体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我国东、中、西部6个省(市)105个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共生合作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农户的互动程度与依赖程度、利益分配方式、安全农产品生产能力、安全农产品生产意识、企业实力、合作伙伴特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环境等七大因素对企业的共生合作行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安全农产品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共生合作行为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不显著。最后,从企业、政府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了重要支撑.以安徽省亳州市蔬菜种植户为例,基于141户蔬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对蔬菜种植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改善农户自身素质、加大对农户知识的普及程度能够显著地规范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在与农户认知相关的因素中,例如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了解程度、农业知识的年培训次数、农产品售后体系的完整性、对过量施肥的看法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的看法等,是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强人才引进策略的实施;改善基层知识普及学习工作方式;完善化肥农药生产标准,建立专业化销售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了重要支撑.以安徽省亳州市蔬菜种植户为例,基于141户蔬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对蔬菜种植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改善农户自身素质、加大对农户知识的普及程度能够显著地规范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在与农户认知相关的因素中,例如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了解程度、农业知识的年培训次数、农产品售后体系的完整性、对过量施肥的看法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的看法等,是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强人才引进策略的实施;改善基层知识普及学习工作方式;完善化肥农药生产标准,建立专业化销售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1.
茶叶安全性消费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600份《茶叶安全性消费者评价》调查问卷的分析表明,愿意购买安全茶叶的消费者占80.5%,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于安全茶叶的相关信息主要来自电视、报纸等传媒工具及茶叶产品外包装说明.另外,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家庭人口、居住地等都会对其购买意愿产生影响.总体而言,无论消费者从事哪种职业,大都很关注安全茶叶的消费,尤其是家庭人口在两至三人之间的城市人及受教育程度较高、月收入居于中上水平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最为明显.但具体到购买行为,仅受访者个人每月所得和受教育程度两项具有显著性.受访者愿意支付购买绿色茶的每斤价格增额,随每月所得提高一个组别而增加;而受访者愿意支付购买绿色茶的价格增额则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良好农业规范在我国茶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当前国际时兴的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产生背景和理念,并在分析GAP与其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关系的基础上,回顾了GAP发展历程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基于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情况,探讨了中国茶叶GAP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研究重点及实施GAP对我国茶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茶起源于中国 ,在人们日常生活、婚姻、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华茶文化。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 ,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茶在中华饮食文化中便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而客家人更是讲究喝茶的民系。数百年来,台湾客家人经受了严苛环境的考验,为了生存,不仅养成了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的性格,亦习惯于耕山种茶的产业活动。台湾客家茶文化蕴涵着浓厚的礼俗精神,其内涵常藉由日常生活中的习俗加以呈现。本文旨在探讨台湾客家饮食文化中的茶文化,彰显台湾客家餐饮中的饮茶文化,并进而指陈未来台湾客家茶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红茶茶叶为原料,考察了浸提温度、时间、固液比、pH对茶多酚提取的影响,并对其浸提率进行了研究。结合正交试验,确定了红茶茶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茶经过药用、食用而发展到主要作为饮用,并由饮茶逐渐形成独立的全国性的茶文化。饮茶是我国最初茶叶发现和利用的一个质的飞跃,是茶文化的起源。茶文化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或晚期起源于巴蜀。  相似文献   

17.
选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等3个指标,对中国和印度两国茶叶出口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当前印度的茶叶出口竞争力强于中国。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茶叶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树立茶叶品牌,规范茶叶出口竞争市场;开拓绿茶的国际市场潜力,加快红茶品种的发展;强化出口茶叶的质量安全,完善茶叶市场交易流通机制,建立统一的茶叶市场拍卖平台,以提高我国茶叶产业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三峡茶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三峡茶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本文试图从宏观上分析三峡茶的历史发生、发展及其未来走向 ,从而为开发三峡茶文化 ,促使三峡地区茶事兴盛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安化茶区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地之一,茶叶远销我国西北、蒙古草原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茶业经营活动中,安化遗留了大量与茶业相关的碑刻资料,客观上反映了清代安化地方政府对茶业的管控情况。从现存碑刻资料看,安化地方政府在茶叶生产、运输、贸易和采办贡茶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试图构建在政府管控下的茶叶市场秩序,以保障茶叶市场的正常运行,这些措施对安化茶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社会动荡、管理者认识和能力缺陷等原因,茶业经营活动仍弊端丛生,违规经营屡禁不止,反映出地方政府在社会大变局背景下基层社会管控能力的削弱与不足。  相似文献   

20.
有机茶的生产已成为目前茶叶市场需求的趋势。本文从产量、成本、价格和利润方面对常规茶和有机茶的生产进行了经济比较,并分析生产有机茶的潜在社会效益。提出了有机茶的生产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茶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