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约翰·伍兹的自然化逻辑理论是当下西方学界的热点议题,由之驱动的逻辑学自然转向是继数学转向和实践转向之后逻辑学的第三次重大变革趋势。实践逻辑是自然化逻辑的理论底基,实践推理与认知经济是其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自然化逻辑吸纳自然化的认识论、心理学以及认知与经验科学的有益成分,对传统主流逻辑观给予批判。批判的目的在于推动逻辑学的自然转向,将推理主体重新纳入逻辑学的研究视野,并将区别于演绎和归纳推理的第三类推理作为自然化逻辑的支柱性概念加以凸显。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来就离不开归纳、演绎和类比这三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思维逻辑方法。然而在西方逻辑发展史上,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建立了演绎逻辑体系之后,又经过了一千多年,才由弗兰西斯·培根把归纳逻辑系统化,使之成为一种认识的“新工具”,而类比逻辑却一直遭受冷落,没有人加以认真的研究并使其形成一个体系,类比方法仅仅被看作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可以不妨一试的权宜之法。人们写出了那么多的逻辑学著作,却没有一本关于类比逻辑的专著。在现代  相似文献   

3.
非形式逻辑的对象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非单调逻辑的产生和发展,人们提出了“究竟什么是逻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形成了逻辑学的两个学派??抽象逻辑学派和具体逻辑学派。抽象派主张逻辑学是研究有效论证的科学,具体派则认为逻辑学是研究好论证的标准的科学。前者把论证的有效性看做是完全从其背景中抽象出来的,是研究基于零主体的人工语言论证的分析与评价,实际上把论证评价标准局限于演绎逻辑或单调逻辑范围之内,并把归纳推理、回溯推理和各种实践推理排斥在逻辑学之外;后者则认为论证评价需要考虑其运用背景或论辩目的,研究的是基于多主体的自然语言论证的分析和评价,涵盖了各种形式实践推理的研究,并把论证评价的标准扩充至了修辞学范围。如何划清逻辑与修辞在论证评价中的作用范围呢?非形式逻辑学家们似乎正在做这项工作。该文在把论证分为作为静态成品的论证和作为动态过程的论证两大类的基础上,把非形式逻辑区分为形式论辩学派和语用论辩学派两大学派,分析了非形式逻辑的理论来源、基本特征和研究对象,探讨了非形式逻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从古典到现代,归纳逻辑之所以远未取得如演绎逻辑一样的辉煌成就,原因之一在于它始终未能摆脱为自身合理性进行辩护的根基性问题。“归纳问题’的产生,既有深刻的逻辑学背景和近代经验论的哲学根源,同时也与休谟个人哲学思想的发展直接相关。自休谟以来,该问题的内涵已经在逻辑学、心理学和哲学等方面得以丰富和完善。探讨该问题,不仅对发展归纳逻辑和整个逻辑学科意义重大,而且还具有深刻的哲学认识论、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等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玉兰 《中南论坛》2007,2(4):86-88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一门学问,而推理是由概念、命题组成的,不懂得命题就不懂得推理。普通逻辑学在研究命题时,主要是从二值逻辑的角度研究命题逻辑形式的逻辑值与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本文着重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逻辑真理的内涵,同时详细论述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区别。为了探求真理必须保证思维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6.
单从逻辑角度探讨推理,可能只注意到其中涉及的命题之间的思维规律;单从对符号性质的界定来看,似乎这只是简单的现象分类.假如把逻辑和符号放在一起进行互动研究,便可发现逻辑的运行是在不同认知层次上进行的.从符号语义结构的视角来探讨逻辑的运行,又可以发现符号语义结构本身的若干规律,表现出认知层次的差异,比如演绎逻辑是第二认知层次向第一认知层次的思维运行,归纳逻辑是第一认知层次向第二认知层次的运行,等等.这样做可以对古典皮尔斯的符号三分说有更好的认识,在分析上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这是纯逻辑学和纯符号学之间跨学科研究的双赢现象.通过简明扼要地分析传统逻辑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并在认知高度对相应的逻辑现象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符号语义结构和性质的再定位,审视形式逻辑和自然逻辑推导这种动态符号学观,还有益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区分传统逻辑和语用逻辑,以便在原有逻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语用推理的细度研究.  相似文献   

7.
归纳问题是归纳逻辑中的根基性问题,其内涵通常被分析为心理学、逻辑学和哲学三个方面。面对归纳疑难,休谟通过排除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提出了心理主义解决路径。对该路径应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客观评价。归纳问题依然存在,对它的深入研究推动着归纳逻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文艺复兴到黑格尔时代,由于社会历史、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发展的局限、逻辑本质认识上的不明确等内在原因,逻辑学在形式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曲折.培根倡导归纳法,试图用科学方法论取代演绎逻辑的地位,其结果,一方面发展了归纳方法,另一方面,也模糊了人们对逻辑学的认识.黑格尔则把逻辑的内涵不正确地扩大,认为逻辑学不仅要研究形式而且还要研究内容,这是对逻辑学认识的一种倒退.然而,他的意外的却又极其重大、影响深远的贡献是发展了辩证法,这在人类认识演变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一切科学研究都遵循两条途径:由认识个别到认识一般,再由认识一般进到认识个别。在个别中发现一般的推理形式、思维方法是归纳;在一般中发现个别的推理形式、思维方法是演绎。归纳与演绎的实质表明,它们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是两个方向相反的认识方法,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归纳与演绎在认识过程中的相互补充是它们统一的表现。为什么归纳和演绎都需要对方补充而又能满足对方需要补充的要求呢?归纳与演绎作为两种推理形式,两种思维方法,都有自己特殊的职能,都有自己起作用的特定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需要别  相似文献   

10.
试论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一切科学研究都遵循两条途径:由认识个别到认识一般,再由认识一般进到认识个别。在个别中发现一般的推理形式、思维方法是归纳;在一般中发现个别的推理形式、思维方法是演绎。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发现逻辑受制于描述性的传统研究路径,经历衰落和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之下,计算知识论为科学发现逻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规范性研究框架。该框架不仅为科学发现逻辑做了系统性辩护,而且围绕发现问题的可解性做了许多规范性讨论。虽然其有关具体规范性的研究距离现实的科学发现仍然较远,但这一路径对未来发现逻辑研究走向的启发意义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2.
“学”在《论语》中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除此以外,“学”还在逻辑上延展为认识论和伦理学、天道论范畴,最终服务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从而使《论语》表现出一定的文本逻辑合理性。分析“学”在《论语》中的逻辑地位有助于全面阐发《论语》的内在逻辑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近代以来占主导地位的逻辑分析思维在 2 0世纪科技发展中显露出某些局限性 ,人们正在重新关注中国传统科技思维在 2 1世纪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三个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科技思维在 2 1世纪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必须重视中西科技文化的比较研究与交流 ,重视科技教育的相应改革以及科学思想方法的普及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送法下乡》一书的考察,可以看出苏力先生理论立场的摇摆不定,其理论前提是一种理论理性的知识观。这种知识观乃是历史法学派在当代中国的一种变型形式,是苏力先生受波斯纳影响之结果。由于苏力先生对此欠缺自觉,他所主张的"本土资源"或者他所界定的"地方性知识观"最终必然因为此一理论前提而无法得到清楚的界定,并且最终违背了他所主张的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哲学为科学奠基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自古希腊哲学以来,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一直起着为科学奠基的作用。但是,随着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各门具体科学从形而上学的母体中脱离出来而导致哲学虚无化,心理主义逐渐成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反心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斗争在认识论领域内几乎始终相伴而行,康德就站在反心理主义的立场,试图重建形而上学。但是康德对心理主义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心理主义发展的势头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近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对心理主义批判的工作由胡塞尔完成,他论证逻辑学的基础不是心理主义,致力于构建一门纯粹逻辑学,重构了哲学对科学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宪法认识论是人们对于宪法现象的认知视角、评判逻辑和思维方式的总称。自近代以来,受科学认识论的支配,求真主义成为宪法认识论的唯一诉求。伴随着回归生活世界的时代呼唤,科学认识论主宰宪法认识世界的时代宣告瓦解,回归于人的生活世界,在认识论上实现从物本主义到人本主义、从理论逻辑到实践逻辑、从一元独立到多元并存的三重转变也因此成为当代宪法学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主客同一的逻辑本体论是黑格尔逻辑方法的基础。黑格尔站在主客同一的绝对知识的高度,把逻辑学归结到本体论,把历史(哲学史)归结到逻辑,从而实现了认识论、逻辑学、本体论的统一。黑格尔的逻辑方法在今天人们的理论思维中,仍然发挥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唯物辩证法在现代中国的传入,形成了辩证逻辑学科.中国现代学者视形式逻辑为形而上学,视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为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是对形式逻辑的扬弃.马佩先生对此观念的超越体现在:承认传统逻辑的合法性,把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都作为逻辑学研究对象;努力使辩证逻辑从唯物辩证法中独立出来,探讨辩证逻辑的思维、思维形式和思维形式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主题是揭示叔本华如何使一个不可能的自然意志论成为可能。在简要地评析了他所提出的哲学—逻辑学以及语言学的证明或证据之后,重点研究了他对中国哲学尤其是朱熹哲学的援引,并借助他与朱熹的遭逢比较了中西哲学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的同与异。其中对国内哲学家冯友兰、李泽厚等关于宋明理学的某些说法提出了商榷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