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福全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6):76-80
主要阐述了"和谐与发展"的涵义及其作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现实意义,把"和谐与发展"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谐与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人们评价或判断事物的一种价值尺度,应该具有如下的基本内涵:即,和谐中的发展,发展中的和谐;和谐促进发展,发展促进和谐;和谐依赖发展,发展依赖和谐;发展为了和谐,和谐为了发展。 相似文献
2.
肖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5):101-103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多样化趋向日益明显,本文就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取向出现的新特点,从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内涵入手,对和谐人生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构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陈素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39-40,84
两型社会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遭遇重大"瓶颈"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社会发展目标上,具有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追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层面构建和谐生态价值观是实现两型社会价值诉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唐晓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56-257
和谐医院建设是创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和谐医院建设不是主体的固化,而是表现为发展的过程。在医院和谐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践行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医院发展的目标、环境和成效。基于核心价值观对和谐医院发展进行关注和思考,是在深化医改,实现科学发展基础上对医院建设和发展在更高层面的审视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春玲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402-405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指导和约束。中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使得人们面临文化价值选择的困惑,社会发展也因此缺少正确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事实上,“和谐”就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对“和谐”内涵的反思和建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在对文化价值观进行释义的基础上,反思了文化价值观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建构的基本取向人的和谐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建构的价值选择理性和谐。 相似文献
6.
崇尚和谐精神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必然取向,它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吻合的科学、完整的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师既要在对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挖掘与整合中突出和谐理念,也要注重运用和谐的教育方式来优化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张进蒙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6):35-38,74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对工业文明时代的主导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切反思,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的前提是注意区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对自然价值阐发的两种不同语境,在此基础上深入领悟其内容要义是强调人类作为自然价值的主体,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必须把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统合起来,而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则是对其理论提升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性主导理念的人类中心主义与工具理性主义,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悖论.人类中心主义把人当作一切价值的尺度,催生了功利主义与个人主义信念,过度偏重人的利益和欲求,忽视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使现代化成了主体征服自然、人类宰制世界的强制过程,导致了“人道主义的僭妄”.工具理性主义对人性的片面设定,导致了人性的单一化与功利化,造成人的价值理性的遮蔽与生活意义的失落.这就需要对现代性主导理念的人类中心主义与工具理性主义展开深入批判,以确立起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和谐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梁凤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21-23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其文化渊源和我国亦有相似之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两国在现代化进程当中都遇到了多元价值冲突的问题,尤其是东西方价值冲突问题。为此,新加坡政府在1991年提出了五大共同价值观,它在解决价值冲突、巩固执政党执政地位、促进经济发展、追求社会和谐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亦有这方面的困扰,笔者将从新加坡五大共同价值观的内容着手,以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提出一些有益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杨中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1):140-144
江泽民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以发展为主题,深化了对发展价值的认识,形成了发展价值观思想。江泽民的发展价值观思想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以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价值目标的途径,以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价值目标的关键和核心,以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和创新为实现价值目标的动力,以解决好“三农”问题和国有企业的发展问题为实现发展价值目标的重点,以新“三步走”和“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实现价值目标的战略,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维护社会的稳定为实现发展价值目标的政治保障。对今天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树立和谐理念,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正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40-43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从理念入手,要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和谐人才、生态文化等理念,要始终以和谐的精神、和谐的理念推动学校稳定、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静茹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5)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具体的表现形式,也是当前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是高校深化改革、协调发展的自身需要,是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论述了和谐校园的内涵以及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宏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在全国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比较中西休闲体育的文化传承差异和融合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休闲体育是社会摆脱枯燥单调的生活走向自由生活的一种休闲方式,休闲的本质是和谐;它的和谐价值包括: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价值,具有实现社会政治和谐发展的价值和具有构建和谐精神家团的价值,顺应物质文明、政治文呱以及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一致方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休闲生活方式中实现体育的和谐价值,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钟兴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6):20-22
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和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和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必须通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根本途径,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的社会有机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强调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具有日渐增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调节、自我再生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味着要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不断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充满活力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和内在动力.本文以人的和谐发展为视角,阐述了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应反思与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仁爱为本,尊重他人;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秦抗抗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11-13
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是两个不同概念。社会和谐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达到,而无论政治和谐、还是经济、文化和谐,都应具有终极指向。在多个体或者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和谐仍然需要主导元素的引领。和谐社会最终可能会背离多元,而向动态的和谐体前进。 相似文献
18.
民族和谐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指标。民族和谐建构在民族文化差异基础上,离开了文化差异,和谐本身就不存在。同样,没有和谐社会这一思想前提,民族文化差异则只能生成社会的混乱,也只会阻碍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从民族文化差异到民族和谐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其间最为关键的是情感与理性的调节,惟其如此,文化差异才有可能促进民族和谐,也才会有可能促进民族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