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权隐含尾部风险能够捕捉期权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市场极端情况的判断,是市场不容忽视的一类隐含信息。基于上证50ETF期权,通过深度虚值期权定价公式估计隐含尾部风险,研究其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为了研究其与其他隐含信息间的差异,通过正交化方法构建出隐含尾部风险新息。研究表明,隐含尾部收益因子和隐含尾部损失因子对未来收益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将市场划分为不同发展时期,发现隐含尾部收益新息和隐含尾部损失新息的预测能力会发生变化,其中,看涨期权市场上过度乐观的情绪趋于缓和,看跌期权市场对尾部风险的判断能力有所提高。此外,看跌期权价格更容易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隐含尾部损失所包含的信息更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修辞叙事学视野中的散文研究关注作者及作品与读者间的修辞性交流关系。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叙事目的皆为说服,读者可从中推导出不同的隐含作者,后者说服隐含读者的过程即修辞性叙事的过程。中国古代散文大多采用全知型叙事视角,叙述策略上甚至会不惜捏造事实以强化说服效果。叙事者和受叙者之间缺少面对面交流的读—写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散文隐含作者的多重性。散文研究必须考虑文人官僚的政治斗争需要、写作的特定叙事对象等问题。从修辞叙事学维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便于从作者-作品—读者—语境全方位把握散文和其他文学形式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3.
散文文坛不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散文内容的陈旧和程式化,散文立意缺乏活力和新鲜感。散文立意的创新,既要抓住时代大潮中闪光的浪花,又要捕捉作者自身内心的独特感受,选择角度,深入开拓。  相似文献   

4.
捕捉艺术形象是散文创作和阅读的一个重要问题。散文虽不要求有鲜明、完整的人物形象,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捕捉艺术形象。散文往往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铺洒在自然景象上,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象的记叙、描写来抒发思想感情。在这方面,古人有过不少的论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郁情欲舒,天机随触,每借物引怀以抒之。”他们说的都是一个道理:散文创作往往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杨朔是善于创造这种形象的,他的后期散文总是选择一些很平常的自然景物,如红叶、报春花、鹤首、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新闻标题的"分句隐含",主要考察"评价义"分句隐含标题。认为句法语义上,分句隐含标题可划分为多种形式;语用效果有前后隐含、引人入胜、表意含蓄、语篇连贯、简洁明了、客观评价。最后,从篇章化的手段、不对称、预设与隐含、焦点与信息等方面解释其存在的理据,认为分句隐含把此类标题的焦点或信息"打包"到了标记性词语身上,受众又可依据认知经验把它们"解压"出来并进而解读。  相似文献   

6.
《亚瑟王之死》是15世纪英国唯一一部享有盛誉的散文巨著,是英国散文从中世纪后期发展到当代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一部中古英语亚瑟王浪漫传奇的不朽著作。通过对文中隐含的契约型深层结构的分析,指出马罗礼通过《亚瑟王之死》描绘了中世纪后期世人心目中完美的骑士形象。  相似文献   

7.
预设是以隐含的方式内嵌于句子或语段之中的无须断言的信息或命题.文学作品以精准简练为要旨,力求以最少的文字传达最多的信息,遂有"浓缩的才是精华的"的一说.预设由于其精简已知信息等功能而对文学篇章的浓缩具有突出的作用.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预设在文学篇章中俯拾皆是.从预设的共知性、英汉句式和中国古诗词等三个方面可以揭示并解释预设同文学篇章的浓缩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师陀的散文是孤岛市民生存状态与知识分子曲折心迹的写照.在上海孤岛的特殊语境中,师陀的散文通过特殊的话语方式和叙事策略,对抗战意识进行了隐性表达,形成了“谨慎”的文本风格.师陀的散文以戏谑的笔调书写孤岛的“现代传奇”,以隐含的民族意识作为道德背景来审视“借来的时空”中的寓居者,显示出对孤岛世态的深度把握和对人性的精微洞察.师陀的散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孤岛语境的制约,是典型的孤岛文本.  相似文献   

9.
道德在历史与文学中占有独特地位,散文因其碎片性与抒情性更是将其放大。因道德尺度与历史前行方向并非总是一致,写作者的态度便尤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散文便充分体现了创作者道德观作为标准的退场与突围,这其中隐含着个人主体对物质至上的时代环境的抗争,但也潜存着值得警惕的道德理想主义或道德虚无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0.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注重观察,及时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发现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了解孩子当下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帮助孩子发现与探究,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书评二种     
震荡于人与自然之间──读贾宝泉《当时明月今在否》当代散文曾受到十分尖锐的讥评,有人甚至断言:“新时期最落后、最保守、最令人失望的就是散文。”“落后、保守、令人失望”的表现之一,是散文题材的狭窄和雷同。狭窄和雷同又集中表现在散文对所谓大海明月、童年故乡一类内容的大量重复上。为了扭转散文题材狭窄的格局,为了给当代散文注入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新机,一些论者呼吁散文强化都市意识,“捕捉提炼和表达现代工业、现代城市之美”,“表达和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各种生活形象、文化心态、感情意绪”,以拓展散文的思想容积和审…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用户需求信息的深层挖掘问题,分析了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过程中用户需求明显信息和隐含信息两种体现方式,其中明显信息包括用户的注册及定制信息和反馈服务信息;隐含信息是指在Web访问记录中用户的隐藏需求信息。根据不同体现方式的用户需求信息,提出了数据库统计、Web数据挖掘、反馈互动评价三种深层挖掘用户需求信息的方法,其中以挖掘实例重点介绍了Web数据挖掘方法,并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为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建立一个综合有效的用户需求信息挖掘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左传》与先秦诸子散文进行了比较,认为《左传》对史实的记述具有事件完整、情节连贯、细节生动的特点,尤其在捕捉和刻画人物个性特征方面更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比喻性"N1的N2"定中结构的甄别与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喻性"N1的N2"定中结构在现代诗歌、散文中大量涌现,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但以往的研究对其关注不够,并在认定该结构时有不够准确的情况.本文通过语料调查增补了大量新鲜例句;对非比喻性"N1的N2"定中结构进行了排除;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谓词隐含理论,通过还原该结构的谓词,提出了认定该类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如何再现原文的审美效果是散文翻译中一个关键点,是评价散文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旨在将从形式与内容、文化信息的传递、及情感移植三方面讨论散文翻译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原文中的隐含信息。译者可能明示隐含的意义,也可能对等翻译,但如不考虑原文和译文语境的话,这两种策略都存在风险。关联理论揭示,成功的翻译关键在于原文和译文具有解释相似性,翻译的最高标准是达到受众期望于译者所传达的语境效果,而不是符合具体的翻译范式。本文根据关联理论的启示探讨了翻译隐含信息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散文是当代女性角色内涵演变的形象阐释,是女性社会地位得以改善的真实写照,是当代女性精神内涵的表露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作者个性的释放是其创作的鲜明标志。她们的创作不是对某一观念的刻意表现或刻意反叛,而是由生活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自然引发出思想意识的变化和创作观念的变化,隐含着社会变革和历史前进的印辙。因此,女性散文是通过女性的视角从另一个层面完成了对社会形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春秋笔法"具有重要的叙事学价值,对后世的文学叙事影响深远。它通过对"不可叙述事件"的巧妙叙述来传达春秋大义。"不可叙述事件"分为不必叙述的事件、不应叙述的事件和不愿叙述的事件。"春秋笔法"的具体叙事策略为:第一,不必叙述、不应叙述的事件构成事件选择上的隐含法则,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就在显性文本中制造了矛盾,而这矛盾之处就成为蕴含意旨之处;第二,对于不愿叙述的事件,采取的叙述方式是削去和曲笔两种,后者又分为故意省略信息进行不充分报道和故意歪曲信息进行误报两类。"春秋笔法"的本质可概括为叙述之外有叙述,也即"隐含的叙述"。明清小说评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泛使用"春秋笔法"的,具体内涵包括:隐含的叙述比外显的叙述更丰富;隐含的叙述否定外显的叙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散文大国”,散文传统源远流长。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振兴了散文黄金时代的雄风;崛起的唐宋散文,使散文更富有文学意昧和艺术品格,散文地位空前提高;明清小品,翻涌起古典散文长河又一个浪头;“五四”时期,散文又一次空前鼎盛起来,汇纳百川,丰富多样,散文作家灿如群星,散文佳作,令人目不暇接。散文在中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品人散文是散文史上值得关注的存在.其文学世界里的主人公群体主要是由"热爱"与"天真"两类文化性格组成,从中充分传达出作者一种"印象"和"直觉"的品人观.这是汪氏"援道入儒、外道内儒"的立人理想的体现,和传统"儒道互补"的内涵不同,从中隐含了其对诉诸西方资源改造国民的反思与拒绝,并包涵了其寻根思想之精义,具有一定文学思想史的考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