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泰特英国美术馆是我在伦敦参观的第一个美术馆,它于1897年由亨利·泰特爵士建立,当时官方的名称为"国立英国艺术美术馆"。时至今日泰特美术馆已发展成为4个美术馆:位于伦敦的泰特英国美术馆和泰特现代美术馆,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和泰特圣艾弗斯美术馆。泰特英国美术馆是泰特美术馆中的其中一馆,主要收藏公元1500年至今的美术品,其中一个展馆专为收藏英国画家威廉·透纳的作品而设立。当我找到泰特英国馆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传统的希腊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英语教育市场非常巨大,但利润却并不高。"我母亲曾经是一名工程师,但她现在却只是一个家庭妇女。我不喜欢她的工作。我想要成为一名设计师。我喜欢新的想法。"这些话并不出一名英国或美国孩子说的,而是出自一个来自中国南部深  相似文献   

3.
《新天地》2012,(7):11
英国文豪萧伯纳是个瘦子,这是尽人皆知的。一天,他遇到一个有钱的胖资本家,资本家讥笑着对萧伯纳说:"萧伯纳先生,看到您,我确实知道世界还存在闹饥荒的现象。"萧伯纳也笑着回答:"而我一见到您,便知道世界闹饥荒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陈甲妮 《社区》2012,(9):59
"当我看到这一切时,我简直快疯了。最近我在路上开车,看到我前面的车辆,竟有人从车窗里向外扔出一个麦当劳的大纸袋。3分钟后,一个空酸奶盒从车里飞出来,又过了1分钟,勺子飞出窗外……天呐,难道他认为这么做是对的吗?"这是记者从英国当地网络论坛上看到的一则留言。英国高速公路管理局数据曾显示,英国一年向车窗外扔的垃圾可以装满70万个垃圾袋。  相似文献   

5.
在晚清中国人眼里,英国不再是夷模鬼样的异国形象,相反成了"乌托邦"理想国。文章通过比较早期驻英使臣郭嵩焘和薛福成在其出使日记中对英国形象的塑造及其对英国和本国关系的摆放,论述了晚清去"夷"化后的英国形象。郭嵩焘笔下的英国成了一个处处胜过本国的典型的"乌托邦"异国形象,而薛福成则把其亲见的英国塑造成一个能够与历史上的中国媲美的"乌托邦"形象,以此方式尽可能地保存和维护了关于本国的神话。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国人的家庭进入了淘汰旧家电和家具的时代。大量的废旧家电如何处理,英国的一个社区回收服务项目引起了我们的关注。2005年12月1日我来到英国南威尔士加的夫市,参观一个循环再生项目——Track-2000。它是英国著名的社会企业。当我第一次来到这个企业的外面时,我看到了  相似文献   

7.
《可乐》2007,(10)
中国朋友谈起外国男人时总会说:"英国男人很绅士,法国男人很浪漫。"我很抱歉地说,这不总是真的。在英国,拔牙的诊所比卖牙  相似文献   

8.
《老友》2003,(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由于战场态势犬牙交错,战线极不稳定,情况瞬息万变, 造成了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复杂局面,因而发生了多起浑水摸鱼,令人笑掉牙的小插曲。吃了豹子胆的英国宪兵1941年末,寒风卷着黄沙,大地一片蒙蒙。利比亚沙漠坦克隆隆,枪声四起,硝烟弥漫。英国第8军军长蒙哥马利发起的"十字军行动"与德国"沙漠之狐"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正在这里展开着你追我逐、颇具规模的坦克战。一天深夜,一名在交通岗值勤的英国宪兵正满  相似文献   

9.
《可乐》2006,(12)
我有一个朋友,当他发现好友的来电、来信变少了,不会像有些人那样,埋怨朋友,相反,他会不住地责备自己:"啊,最近我忘了向好友问候啦!"他的话,让我想起生前一直以人缘好出名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有一次,他到英国访问,记者问他:"总统先生,你是用什么方法,让所  相似文献   

10.
16世纪60年代,加尔文教传入英国,英国便出现了一个新教—"清教"。清教主张发财致富,是承受神恩的"神圣"使命。清教徒积极从事工商业活动,完成了典型的英国式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最终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达成了妥协,清教与国教也达成了同样性质的妥协协议。从此,英国进入资本主义稳定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随手关门     
《可乐》2007,(10)
英国前首相劳伦·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每走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都关上吗?"朋友很纳闷。"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这是必须做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看病     
我90年底前往中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工作。客居英国三年多,英国的医疗制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英国是一个医疗保障制度相当健全的国家。所有在英国境内的人士,不论肤色、年龄和国籍,都无条件地享受免费医疗服务。医院拥有世界一流的医疗设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话说,赚钱去美国,居住到英国。意思是,美国商业发达,是挣钱的好去处。而说到宜居国家,英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景怡人,是享受生活的好地方。人在伦敦,我立即就深刻地感受到英国人对于环境的爱护之心,让我对英国人的"微环保"生活,大加推崇。英国的垃圾箱共有4种。颜色不同,易于辨认。所以,虽然每个箱子上都写着相应的说明,但其实不看也无所谓,只要一看颜色,就知道哪个箱子是  相似文献   

14.
新闻制造者     
获奖多丽丝·莱辛年近88岁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以《金色笔记》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这一奖项有史以来最年长的一位得主。莱辛的作品一向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虽然常常被冠以"女权主义作家"头衔,但是她却公开表示对这一思潮表示厌恶。获奖后的莱辛表示:"我此前已经获得所有的奖,每一个该死的奖,所以我很高兴能最终实现大满贯。"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我们公司和英国一家钢铁公司有一个合作项目,我作为中方的技术人员到英国去工作了两年,算是打洋工,这段经历增长了我的见识。刚来英国不久,我就发现在伦敦的地铁里、公共汽车上、街道边、酒吧里随处都可以看到手捧着书的英国人。英国人喜爱读书是世界有名的,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我发现大多数英国人也许会对电视台、广播电台所讲的东西抱点怀疑的态度,但一致认为书里讲的东西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往往是深信不疑。一次我到同事克勒家作客,克勒的夫人曼琳女士非常贤惠,看她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我也过去帮她煮土豆。煮了一会土豆,我看见锅  相似文献   

16.
一个英国记者读了钱锺书先生的小说《围城》后顿生敬佩之情,提出要见钱锺书。钱锺书不想见她。那么,怎么拒绝呢?当然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说:"我不想见你,你请回吧。"钱先生要这么说了,还是钱先生吗?他告诉对方:"你觉得鸡蛋  相似文献   

17.
【英国《卫报》6月19日文章】题:英国院校力图吸引外国学子。英国首相布莱尔昨天宣布要"重塑"英国院校形象,这是一项5年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再吸引7.5万名外国学生到英国求学,并使英国的教育收入达到每年7亿英镑。在同美国和其它英语国家竞争的一揽子计划中,布莱尔许诺要简化外国学生入境手续并使他们更容易参加勤工俭学。英国目前在国际教育市场中占有17%的份额。布莱尔说,他希望在2005年时把英国的市场份额提高到25%。他说:"接受英国教育是通往一流生活的门票。我希望看到全世界更多的人从英国的教育中受益。"  相似文献   

18.
大学《公共关系》教材上,往往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英、美两国各有一家皮鞋厂,都想在太平洋的一个岛屿开辟新的市场,于是各自向该岛派出一名推销员。两个推销员到达后的第二天,各自给本厂发出一份电报。英国推销员的电报称:"本岛无人穿鞋,我于明日乘首班飞机回来。"美国推销员的电报则称:"好极了,该岛无人穿鞋,是一个潜力甚大的市场。我将驻在此地。" 同样的现实,两人判断截然相反。可见调查中和调查后的思考、分析方法是多么重要。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调查研究人员,其思维方式从总体来说  相似文献   

19.
认识爱喜很是偶然,那时我在拍一个时装剧,是那个剧的编剧,按说交了稿子就应该没有我的事了,一集付我一万块,二十集拍完,我就能用这些钱去趟英国,英国一直是我喜欢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资讯     
创业没有秘诀关于创业,第一个进入英国富豪榜的华人叶焕荣戏称:"要是真有秘诀,我就秘传给我的后代了,不过确实没有。"叶焕荣最爱听新闻和读历史书,认为这可以"不断学习和思考"。叶焕荣说,勤劳二字讲的是"力",但只知道卖力是不够的,人类的发明创造都是为了省力,用脑才会进步。做生意靠的不是理论,是实践。做生意不在钱多,而在会用钱。《世界经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