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们很多同学在英语读写方面很好,考试成绩也不错,但一遇到听力和口语就感到头疼。听我的老师说,如果到国外的话,我们中国人的听力和口语问题就更突出了。很多华人到了美国之后,去餐馆吃饭,一些非常简单的用语,比如说"我要点一个菜"这句话,他们都不会说,这时,他们只能用形体和手势来表示,以至于让美国人觉得我们中国人非常幽默。那么,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  相似文献   

2.
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中国文化欠缺型失语症",即在跨文化交际中,作为交际主体,中国人不但在母语文化方面有所欠缺,而且不能用英语顺利表达中国文化。原因如下含义:中外语言学均忽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忽视目的语的文化教学;片面强调目的语文化教学,忽视母语文化教学;片面强调母语及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过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一些英语学习者排斥母语文化;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较为欠缺等。  相似文献   

3.
中英道歉言语行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歉作为言语行为在不同文化中有其不同的规律.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着重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人的道歉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两者的异同之处,并且就道歉言语行为所涉及的文化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位四川“诗人”最近告诉大家说:“美国人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中国人在全世界唯一最好的朋友是美国人。”(《文摘周报》2006年1月27日转天津《老年时报》)“诗人”到底是“诗人”,竟然用了一个回环的修辞格反复强调美国人是中国人的好朋友,足见“美国人”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了。如果“诗人”仅仅对某些“中国人”说,我们由他说去;如果对全体中国人说,那就是强奸民意了。“美国人”是个大概念,其中确有好人,不可一概而论,应作具体分析。那么,“诗人”文中列举的“最好的朋友”是何种“美国人”呢?仅仅是帝国主义时代的美国政府和美国大兵!“…  相似文献   

5.
英语是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手段。英语教育在社会的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将全球不同区域的人联结起来。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英语教学中有关母语/非母语教师的二分法争议日渐激列。在泰国的英语教育中一直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认知:如果一个人具有越接近英语母语者的英语能力,那么其在泰国从事英语教育的交流能力就越是不成问题。本文旨在以当关泰国占主导地位的英语母语者规范和英语教学范式为参照,对传统的非英语母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提出批评,因为这种认知与当今世界交际中的社会语言现实其实是相互矛盾的。本文将从专业身份认同视角,结合当前泰国教育发展大势下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新定位,重新认知非母语英语教师的地位,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认知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英语国际交流能力比培养其英语母语交流能力更为重要这一观点。此外,我们不将提出关注泰国英语教育中的教师身份认同与范式转换等问题建议。这些问题的研究为重新审视非母语英语教师的价值提供了更加多维的视角,其中包括了:教师资历评估视角、学生视角和管理者视角。希望本文的思辩性讨论与分析能对在泰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学范式带来新的审视,以促进人们对教学范式的重新思考,去适应全球国际交流的现实需求,尤其去适应国际交流与英语教育并行发展时代对于英语学习者外语交际能力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校外语教学,由于脱离所学语言的文化环境,因此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单词和语法现象,从而成为令许多学生感到头痛的基础课之一。其实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生动、自然、丰富的文化传统和语源背景,以其作为母语的人们并不感到语言学习的枯燥与困难。在外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介绍与分析,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外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把握所学外语的本质与规律,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 语言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增加了在不同文化环境学习外语的难度。中国人听“老外”讲洋腔洋调的汉语感到很可笑,“老外”听中国人说“洋泾浜”英语也忍俊不禁。一位在厦门大学留学的美国博士听到中国同事称自己目前的工作与别人比较起来还马马虎虎时,对两匹马加两只虎与工作有什么关系百思不得其解。而中国人听到美国人说:“我爱你胜过爱我的狗”,恐怕心里也不大受用。这种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差异,是外语学习中语际错误的重要根源。 在外语教学中,80年代开始兴起交际法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运用不同语言文化差异来加强语言交际能力训练,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天,我穿了一件新T恤。一个中国朋友问我:"你的衣服是新的吗?"我说是。她说:"我不喜欢,不好看。"西方人一般不这么直率地问。如果有人问我,而那个东西我不喜欢,我会寻找一个适当的角度来回答。我也许会说:"要是我的话,就不买,但其实对你来说不错。"我在诚实的同时,还要小心,避免伤害对方。我和一些朋友都注意到,中国人有时并不坦率,有时却直来直去。这让我们西方人感到糊涂。什么时候可以直来直去,什么时候又得拐弯抹角?好像中国人直  相似文献   

8.
三味基督--全球视野中的中华文化与基督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帝独一不二.但道成肉身的基督进入不同时空的社会文化,便有了不同文化对于福音的理解和表达.谢文郁兄说"作为中国人,我们只能在中国式思维的基础上来接受"基督之真理.我想根据社会学的观察来谈这一点.如果把中国人放在全球大视野中来看,20世纪后几十年,中国人对于基督的接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海外很多国家的华人中,认信基督者超过佛教等其他制度化宗教.但是,这些华人基督徒同时有着强烈的中华认同.以北美为例,华人教会有很强的中国人认同,Chinese总出现在教会名字中.但这里的Chinese是什么意思呢?是中文?  相似文献   

9.
人类各民族之间存有某些共同的思维特征,但因自的母语和社会文化背景各异而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程序,中国人和英美人的母语迥异,因而在思维方式上必然表现出明显差异: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英语人长于抽象思维,母语在二者不同思维方式中的成因作用十分显见。  相似文献   

10.
不忘中国话     
儿子被西雅图基因研究所聘为研究科学家举家去了美国。前些时候儿子从美国打电话给我们,小孙女婧婧争着与我们讲话,她用英语向我们问好,祝我们身体健康。其实我懂英语,有意装作听不懂,要她用中文再讲一遍。并对她说爷爷奶奶很想她,问她什么时候回中国,婧婧说等她过两年上小学放暑假时一定来看我们。我说到时候恐怕你已不会说中国话了。谁知,她却像个小大人似的说,我是中国人,我和爸爸妈妈的祖国是中国,我不会忘记中国话。我连连夸她是好孩子。 10年前,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旅居美国几十年的老华侨,他祖籍江苏响水,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曾说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说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接受一种文化。"将全球通用的英语作为母语的美国,就拥有了一种先天的优势。二十世纪前半叶,美国通过积极的对外英语教学,有效实施了大国公关。  相似文献   

12.
老夫老妻,爱在何方?这是老伴住院时,在病房给我出的题目。我说:"人老了有什么爱可说,有什么爱可写?"老伴说:"咱们走在一起快十年了,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物价上涨,其涨价记忆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姜昆的那一声:"听说副食品要涨价了。"而这次在看到鸡蛋和猪肉都涨价后,有些人开玩笑说"要不咱们也囤点酱油"。1988年之价格闯关在今天看来,经济学界在1987年的某些提法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其中的典型语句包括  相似文献   

14.
博客心情     
《21世纪》2009,(2):36-37
我在美国的报警经历 说到911三个数字,中国人自然会联想到恐怖事件,脑海中浮现出纽约世贸中心被飞机撞毁的情形。但是,如果和美国人提起911,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紧急救助电话号码”——类似于咱们中国的110报警电话。我猜想,恐怖分子之所以选择在9月11日这一天重创美国,是否有意让美国911安全应急系统难堪?  相似文献   

15.
妈妈老了     
素柳 《老友》2013,(8):42-43
上周末,妈妈来电话:"我想问你个事儿,咱们这安装自来水管呢。你说咱们装不装啊?"我说:"装吧,也没多少钱,你和爸爸两个人一天比一天年纪大了,有自来水就方便多了。""那就安装?"妈妈似乎还不敢肯定,我果断地说:"安装吧!"妈妈又说:"这次安装自来水的花销,政府出大部分,个人倒是花不了多少,装就装吧。"  相似文献   

16.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相似文献   

17.
双语教学是由"bilingual teaching"翻译而来。它指的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一般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双语教学的宗旨是:将学生的外语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训练,逐渐接近母语的表达与应用水平,使双语能共存、共享、共用。因此,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双语教学就是学科英语教学和英语学科教学的多元化整合。素质教育背景下  相似文献   

18.
正前段时间,网上爆出来自美国《吉米鸡毛秀》节目的一段视频——"美国儿童讨论债务危机,扬言杀光中国人"。跟帖几乎是一边倒的"义正词严":什么"只有干掉中国人就不用还钱了,这就是老美教育后人的逻辑"啦;什么"美国从内心就把中国当成敌人,不把中国搞垮美国人就是不舒服"啦;什么"美国小孩子从小就这样教育,足见美国上下的狼子野心"啦……必须先申明一点,我绝不认为这样的评论就一无是处,也不想再絮叨美国的民主、人权的双重性以及美国人的霸权心态等。不妨先一起来回顾一下那段视频对话:美国欠了中国很多钱,1.3万亿美元,我们怎么才能还上这笔钱?我们绕到地球那一边去,把中国人都干掉。干掉所有中国人?这是个很有趣的点子……你来说。建一堵高墙,这样中国人就没法  相似文献   

19.
正坐在我面前的Susie Bates,是一个在北京工作和生活了32年的英国人,我曾笑着跟她说:"您比我这个中国人在中国待的时间都长。"Susie是那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跟你打成一片的人,也就是我们平日里说的"自来熟",拥有这种性格的人做HR是再合适不过了。Susie目前是埃培智市场咨询集团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负责集团下面6个公司的人员管理,她对自己的这份工作有着言不尽的  相似文献   

20.
文娱生活     
《老友》2008,(7):52-53
吹牛一个美国人,一个日本人和一个法国人碰面了。他们都爱吹牛,美国人说:"有一次,我钓到了一条鱼,有小船那么大。"法国人说:"那算什么呀,我有一次钓到了一条鲸鱼。"日本人不屑一顾地说:"我们日本人平时钓鱼都是用鲸鱼做鱼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