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来德国两年了,一切都在慢慢适应之中。最近有朋友问我,这两年你所经历的德国生活和你来之前想像的有什么不同,我想了一下说,和原来想像之中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德国的公共交通情况。来德国前,我一直以为德国那么发达,人们的出行应该是很方便的。现在却体会到,至少在慕尼黑、柏林,对于  相似文献   

2.
小编信箱     
《21世纪》2005,(11)
想去德国读博的王强:你好,我现在读研,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我想研究生毕业后去德国,但我的德语是零基础,能去读德国的英语教学的学校吗?还有,我需要考雅思还是托福?一般需要达到多少分?小编告诉你:德语零基础就去德国留学有很大难度,因为德国英语授课的学校非常少,也很难保证有此专业。所以,还是建议抓紧时间学好德语,至少600学时。雅思6分,托福587分。但雅思和托福有一项成绩即可。想去日本留学的国际贸易本科生:小编你好!我是国际贸易的本科生,明年6月份毕业。非常神往日本的一桥大学。但是听说一桥大学只接受中国的国家派遣留学生,我想知…  相似文献   

3.
正同事大成从德国进修回来,我们到机场接他。上车后,他突然对我说:"大张,你原来不是农民吗?我觉得你不做农民太可惜了,如果是在德国,你肯定想做个农民。"我白了他一眼,说:"我好不容易离开了农村,再叫我回到农村做农民,我才不高兴呢。"大成听后,不急不慢地说:"如果你在德国,想做个农民还做不到呢。我在德国进修的几个月里,感觉德国农民是最幸福的。"我听后不由得苦笑。我家祖上几代人都是农民,一年四季繁重的农活压得一家人都透不过气来,收入也得不到保障,哪里还谈得上幸福可言?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下狠心凑足钱把我送进城里  相似文献   

4.
薛德美 《社区》2011,(9):56-56
来德国两年了,一切都在慢慢适应之中。最近有朋友问我,这两年你所经历的德国生活和你来之前想像的有什么不同,我想了一下说,和原来想像之中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德国的公共交通情况。  相似文献   

5.
吴晓帆 《21世纪》2007,(2):28-29
5月的倒数第二天正是星期六,我所就读的德雷斯顿歌德学院因为本月的教学任务己完成而处于停课状态,而德国人的宗教节日——圣灵降也即将来临。德国学校的停课,德国当地人称为Pause,而我则根据其音译称之为“抛撒”。既然是时间上的“抛撒”,我就不禁想好好地逛一逛德雷斯顿周边  相似文献   

6.
小编信箱     
《21世纪》2006,(1)
询问德国互惠生的学生:小编你好,我一直都有出国留学的想法,但是巨额的费用和家里的条件却不可能实现我的这个想法。最近我知道有德国互惠生的这条路,但是又怕被那些中介给骗了,所以想得到你们的指导。我的问题如下:德国互惠生是真的如那些中介说的那么好?还是跟有人说的实际是  相似文献   

7.
名人幽默     
郝立军 《可乐》2008,(10):52-52
画不如文一次,大仲马到德国一家餐馆吃饭。他想尝一尝有名的德国蘑菇,但服务员听不懂法语。他灵机一动,在纸上画了一只蘑菇,递给服务员。服务员一看,恍然大悟,飞奔而去。大仲马拈须微笑,自得其乐。他想:我的画虽不如我的文  相似文献   

8.
陈玲 《21世纪》2001,(12):60-61
我是15年前自费去德国留学的。毕业后留在德国工作至今。回想这些年的奋斗历程,真是百感交加。我想告诉正在为出国深造而拼搏的青年人,自费留学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需要勇气和毅力去走。 我是1986年2月去德国的。当时自费留学,在国内只能用人民币换取100美元,出国前为了办理手续,过境签证等再加上火车票,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到了德国,又没有奖学金,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在德国读大学,当时是不需付学费的,每学期只需交几十马克的注册费,需要自己承担的费用是住宿和吃饭。 德国的大学制度,不但与中国的不 同,也与英…  相似文献   

9.
2012年是丁若镛(Chong Yak-Yong,1762-1836)和费希特(J.G.Fichte,1762-1814)诞辰250周年.丁若镛是是实学——韩国18、19世纪朝鲜王朝的一个儒学实践派的最重要的代表;费希特则是德国观念论者,以知识学名世.二人都出生于1762年.有趣的是,他们也在道德哲学方面发展了相似的理论,亦即道德本能的理论. 本文旨在通过丁若镛与费希特的对话勾勒道德本能现象学的基本观念①.第一部分,我想勾勒费希特的道德本能理论;第二部分,我想讨论丁若镛的道德本能理论;第三部分,我想评价他们所发展的道德本能理论;第四部分,我想勾勒道德本能现象学的基本观念;第五部分,作为结论,我想就我未来的研究任务谈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德国实习     
<正>2015年10月,我前往日本东北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研二那年,我成为德国波恩大学的一名交换生。其间,不会德语的我在德国实习了三个月——勇敢走出在德国当交换生时,我的课程比较少,因此有不少可以灵活支配的时间。有一天,我约德国朋友外出游玩,可她说不行,原来她刚在招聘网站上找到一份实习工作,第二天要去实习,需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我之前从没想过在德国实习,但那天与她的对话,就像是突然燃起的小火苗,让我对实习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11.
“老哥哥”住在德国法兰克福附近。1992年,驼着背、扶着拐杖的他第四次到中国旅游,我是那次旅游的领队。旅程行将结束时,他问是否可以把我看作他的小妹妹?我想都没想:可以。从素昧平生到成为兄妹,几年来,他奉出了那许多真诚、宽容和慈爱……  相似文献   

12.
正在德国地图上,布伦瑞克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在参观了布伦瑞克附近的圣安德烈教堂和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城之后,应朋友之邀,我准备乘火车前往德国的另一个城市汉堡游玩。布伦瑞克车站不大,大厅中摆放着十几台自动售票机。我看了看时间,为时尚早,就想体验一下在德国排队买票的感觉。到了售票厅,眼前的一幕一下子把我惊呆了:虽然开着五六个售票窗口,但是只有一个长长的队伍。哪个窗口空了,队伍最前面的旅客就自动靠过去。我明白了,这样排队的好处是,早来的一定会先买上票。在国内则不同了,因为每个窗口前都有排队的,有的时  相似文献   

13.
来德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一直想写点东西来记录此行的点点滴滴。德国——这个西方世界中耀眼的国度,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劲的经济实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对于我这个来自东方旅行者来说,这里的一切都充满着新鲜而又好奇。现在就让我当一回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异域国度的激情和浪漫气息。  相似文献   

14.
生日卡片     
《可乐》2007,(10)
一年秋天,母亲生日,我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好多年过去了,母亲到德国探望在那儿教书的父亲。临行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整个家族的重要文件,要妥善保存。一  相似文献   

15.
信捷 《山西老年》2014,(9):41-41
走进德国,和很多游人一样,到德国必看柏林墙,那是一段历史,如今已成了一道风景;走一走菩提树下的大街,会体味到上个世纪初德国大都市老街的繁华;在胜利女神像前,不由得想到一战时,拿破仑不远万里地从普鲁士把这座铜像运到法国,可是战后,德国坚定不移地索要女神像,并将她置放于勃兰登堡门之上,从此这座建筑物在德国人的心中分量就相当于法国的凯旋门;当然冬天里玉龙般的阿尔卑斯山脉更是令人神往……可是很多人到德国忽略了舌尖上的享受。我特别想说说在德国的吃。  相似文献   

16.
师哥师姐     
毛晓东我是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原化工工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 1995年毕业至今,一直工作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曾赴德国培训,后升为工厂成本专职。许多人喜欢请别人看手相,想从他人之口预知自己的命运。而命运也确实在手中,但主宰命运的是自己!  相似文献   

17.
啊,阳光     
德国,一个遥远的欧洲国家,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那儿的人, 蓝眼睛,黄头发;那儿的房子,尖尖的顶子,漂亮的装饰,就像一个童话王国。9月13日,我踏上了这片令人憧憬的土地。走出机场,映人眼帘的是满天的繁星,亮晶晶的星星像无数颗钻石镶嵌在黑天鹅绒般的夜空中。它们是来迎接我的吗?我想是的。也许它们还顶示着第二天的阳光灿烂吧。  相似文献   

18.
法兰克福、巴黎、威尼斯、罗马、卢赛恩,这一个个如同画中的城市,让我沉醉,让这个新年与众不同。 这个春节,我打破常规,想体验一把到国外过年的感觉。思绪这番刚定,那边就收拾好行装,买了飞往德国法兰克福的国际航班机票,就这样,开始了我的欧洲之行。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2004,(6)
生活篇:我于2000年11月14日与北京某中介签订了去德国自费留学的合同。合同约定我交费后,可以保证我到德国两所学校(德国LCC语言学校及莱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我先后分两次向该公司德国部交了15000元人民币的中介费,并于2001年1月底将个人的全部资料送交该公司德国部负责人吕××手中,随后按照吕××的指示把学费及自保金等共计20520马克汇入他指定的境外账户。3月底,我第一次被安排进了德国使馆,使馆就以“材料不齐”为由,将我退了出来,原因是上面提到的2万马克汇到了一家德国公司,德国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是“赵教授”,而这个赵教授并…  相似文献   

20.
于丹 《可乐》2008,(5):43-43
1845年,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兄弟俩,来到纽约谋生。兄弟俩商量如何才能够活下去。哥哥有一技之长,做的泡菜非常好。弟弟年纪小,什么都不会。哥哥说:"我们外乡人在纽约这个都市太难生存了,我想去加利福尼亚,可以种菜,继续做泡菜。"弟弟想,反正我也没有手艺,索性留在纽约,白天打工,晚上求学。他学习的是地质学和冶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