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西方近代哲学的转向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近代哲学发生了"意识论转向",当代哲学发生了"语言-符号论转向".现今所谓"认识论转向"其实只是前者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则是"意志论转向".其中,德国古典哲学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德国古典哲学与其说是理性主义的,不如说是意志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国内哲学界紧跟西方哲学最新思潮的脚步已有许多年头了,应该说,这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人拓展视野正面对待西方哲学的一个可喜的现象。然而,当我们回头检视我们从西方哲学那里究竟学到了些什么的时候,也许会发现,除了"紧跟"以外,我们几乎一无所获。我们埋头跟踪西方哲人的思想轨迹亦步亦趋,这种跟踪不需要自己动脑子,只需要有灵敏的嗅觉,我们渐渐从西方哲学中嗅出一股熟悉的味儿来了,并再一次用我们的思想远航证明了  相似文献   

3.
一、日本哲学的特点这里使用的“日本哲学”这个概念,是否能够说明日本“哲学”这个词直到现在究竟有多少特点,是颇为怀疑的。当然,在日本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独自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存在着包含人生观及世界观在内的思想,这是不言而喻的。可是这些只能叫做哲学思想,而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哲学的。如上述哲学是掌握人生观及世界观的概念,而且必须要用科学来表现。为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表示哲学,必须使哲学以某种科学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鲍姆嘉通为美学命名以后 ,美学问题便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今的美学家都非常重视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还特别注意区分德国古典哲学家对美及其相关概念的不同论述。笔者认为 ,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史的突出贡献是奠定了美学基本问题 ,这恰好是学术界所忽略的  相似文献   

5.
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说的影响楼凡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学说和理论。其思想渊流和理论来源极为广泛,广义地说,它包括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有价值的思维成果;而比较狭义地说,则主要是指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19世纪前半叶德国古典哲学和西欧...  相似文献   

6.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前西方哲学发展巅峰的理论形态——德国古典哲学,不但对西方近代传统哲学进行了严肃的反思、批判与继承、拓展,同时其合理内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现代西方哲学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鉴于此,国内学界长期以来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是较深入的,也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勿庸讳言,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其中也存在着理解的偏差、处理方式的简单化等亟待改进的因素。由于德国古典哲学自身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晦涩、艰深及传统识见的约定性影响,要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新进展,其理论难度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7.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概念基本内涵的发展 ,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康德的二元论批判哲学 ;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思辩统一哲学 ;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哲学人类学。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概念基本内涵 ,呈现五种形式 :康德的主体是“纯统觉” ,它是产生我思的“自我意识” ,它是先验的 ,但却是一切经验意识的前提和条件 ,这个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不可分 ;费希特力图证明康德的“先验自我”是独立的精神实体 ;谢林使“自我意识”变为主客体同一的绝对精神实体 ,即绝对精神 ;黑格尔使这个绝对精神具有了内在的矛盾性和过程性 ;费尔巴哈把自我意识理解为感性的、具有类本质的普遍性的人  相似文献   

8.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真理观,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理论来源之一。探讨这个问题,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有益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真理观问题,是和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二是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存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系着是否承认客观真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青年毛泽东与德国近代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毛泽东受到近代德国哲学的影响,主要有“心性”本源论、以“自我”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以理驭行”的实践观。他接受德国近代哲学体现出的新文化运动的某些时代特征:为救亡而选择思想武器;在选择过程中的扬弃;文化选择的多维空间。本文探索了我国先进知识分子曾推崇德国近代哲学的三点原因:近代中国与德国有相似的社会背景;德国近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有契合之处;德国的迅速崛起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振兴中华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明治维新前后,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日本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情况加之日本法制的落后状态促使明治政府移植西方国家先进的法律制度.经过全面、多元、注重本土化的法律移植,法制近代化在日本得以确立,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后世影响颇大.日本近代的法律移植对我国的法制建设亦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基本关系的深刻描述。然而,德国古典哲学是否正如书名所言,以最终走向了“终结”?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在学习这本巨著的最初和最终,都需要对此进行科学理解,否则非但不能全部理解著作的哲学意蕴,更难以解释该著作最基本的几个核心概念。笔者认为,此“终结”之义并非德国古典哲学理论时间层面的“终点”,乃是表示全部旧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的“理论上的失败”,是“知识总汇”哲学模式的“结束”。事实上,整体的具有科学内涵的德国古典哲学并未终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一当美学历史地切进德国古典哲学时,才有了高扬人的主体性的“体系”形态的德国古典哲学,也才有了德国古典哲学中崭新形态的辩证法,即从传统认识论哲学中一种纯逻辑的语言概念的组合方式,质变为一种以人的主观情感为基础的、涵盖人们所面对的一切的解释方式。  相似文献   

13.
德国古典哲学历来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这不仅因为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来源之一,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它自身包含的深邃缜密的理性分析以及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人文主义精神等等,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近年来,围绕着这块园地虽然出版了不少著作,但真正全面而客观地从总体上介绍、评价德国古典哲学从而可以充  相似文献   

14.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本主义 ,首先 ,根据“本”的不同含义可以划分为动力论或因果论的人本主义与目的论或价值论的人本主义两种类型 ;其次 ,根据人本主义的对立面可以将它划分为与神本主义相对的人本主义和与自然主义相对的人本主义两种类型 ;最后 ,根据古典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可以将人本主义划分为感性的人本主义和理性的人本主义两种类型。对人本主义作上述划分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5.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四位哲学大师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马克思说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这也适合于以上其他三个哲学家。德国哲学家们在理论上接受了法国革命的影响,在行动上又抛弃了法国革命的实践,只在头脑中用思辨的形式进行哲学革命,德国社会这种复杂状况构成了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产生的基础,构成了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赖以旋转的中心——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的对立,以抽象的思维运动深刻地反映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历史辩证法。这是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一般历史条件。但是也有特殊性:康德哲学反映了软弱的刚诞生的市民阶层的政治立场,以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的二元论为特征,把自由主义实践归结为永远可求但不可及的彼岸世界。从费希特到黑格尔的哲学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革命热情,以在精神领域中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特征。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十七世纪唯理论形而上学体系,从整体上抛弃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法,在其思辨哲学中,贯彻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自由平等原则。它是十七世纪唯理论形而上学前进中的复辟,把人类认识推进了一大步;它把唯心主义和辩证法两种本质上不相容的东西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形成了独特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发展过程。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的对立和斗争构成了这段哲学史发展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代我国出版了恩格斯的名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第一个中译本,至今半个世纪。就书名的翻译而言,“终结”一词过去有译成“末日”的,后来通用“终结”。近年来有人提出改译为“结果”、“出路”为好,还有译成“结局”的。表  相似文献   

17.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进步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这本来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已有定论的问题。但是,在对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否定一切的片面观点,至今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发表以后,虽然有个别同志发表文章涉及到这个问题,(参看《光明日报》1977年5月31日,汝信:《对德国古典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启蒙性质的论述,分别考察了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法哲学和政治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着重说明了康德政治哲学中实践、经验的、实用的特征,费希特关于民族自由的法则和人类自由精神的论述,以及黑格尔辩证的法权体系.  相似文献   

19.
德国古典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旧哲学的完成,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理论.它经历了由康德开始、经费希特和谢林,最后由黑格尔完成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思想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之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审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演进,对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进行历史性探源,进而厘清诸位思想家的哲学观点的生成与发展脉络,为更好地批判性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理论成果,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其逻辑性与科学性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为在新时期更好地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成果,正确地阐明、指导和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三段论为基本模型的形式逻辑推理被指认存在着两项弊端,一是默认大前提中的知识内容先天为真,二是默认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形式先天为真.在通常的见解中,人们习惯于分别指出这两者的存在,但并不探讨两者的内在联系,仿佛它们是漠不相关的两个方面.与这种看法相反,我们强调将两项弊端看作同一弊端——脱离内容而进行推理的弊端——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德国古典哲学逻辑学改造的根本线索.近代哲学创始人与德国古典哲学家进行外延逻辑批判的路径既有差异,又是进入这一线索的钥匙:培根和笛卡尔“绕过”对形式逻辑同一律的反省,单纯进行形式推理大前提批判;从康德到黑格尔则“围绕”形式逻辑同一律,通过引入推理前提内容的产生及真理性考察来实现对两项弊端的共同批判.具体来说,康德的批判途径是在传统逻辑与先验逻辑之间“划界”,费希特和谢林是以“自我=自我”扬弃“A=A”,黑格尔是以“具体的同一”扬弃“抽象的同一”.培、笛二人与德国哲学家的最终目的一致,即为科学奠基,说明和寻找知识的创生源泉;路径则是不同的,只有后者才更为准确地达到了目的地,进而为马克思《资本论》的创作奠定了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